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复合面条干燥技术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著 |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编 |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译 |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著|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编|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译| 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06000
    • 页数:190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403919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
    • 著:任广跃,黄略略,尤晓颜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122403919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9-01
    • 页数:190
    • 外部编号:1145263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篇 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成型及其干燥特性
    第1章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概述2
    1.1马铃薯及小麦2
    1.2 干燥技术简介5

    第2章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7
    2.1概述7
    2.2材料与设备8
    2.2.1材料与试剂8
    2.2.2仪器与设备8
    2.3试验方法8
    2.3.1马铃薯全粉的制备8
    2.3.2面条制作工艺8
    2.3.3试验设计9
    2.3.4煮制特性的测定9
    2.3.5质地剖面分析9
    2.3.6微观结构测定10
    2.3.7水分的测定10
    2.3.8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感官评定10
    2.3.9数据处理10
    2.4结果与分析11
    2.4.1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煮制特性的影响11
    2.4.2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的TPA的影响11
    2.4.3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12
    2.4.4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水分分布的影响14
    2.4.5模糊数学法评价不同含量马铃薯全粉复合面条15
    2.5本章小结17

    第3章不同粒度马铃薯全粉对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18
    3.1概述18
    3.2材料与设备19
    3.2.1材料与试剂19
    3.2.2仪器与设备19
    3.3试验方法19
    3.3.1试验设计19
    3.3.2煮制特性的测定19
    3.3.3TPA的测定19
    3.3.4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测定20
    3.3.5微观结构的测定20
    3.3.6干基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测定20
    3.3.7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测定20
    3.3.8数据处理21
    3.4结果与分析21
    3.4.1不同粒度马铃薯全粉对复合面条煮制特性的影响21
    3.4.2不同粒度马铃薯全粉对复合面条TPA的影响22
    3.4.3不同粒度马铃薯全粉复合面条的孔隙率23
    3.4.4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25
    3.4.5不同粒度马铃薯全粉对面条干燥特性的影响25
    3.5本章小结27

    第4章基于变异系数法对不同干燥方法马铃薯全粉复合面条品质的评价28
    4.1概述28
    4.2材料与设备29
    4.2.1材料与试剂29
    4.2.2仪器与设备29
    4.3试验方法29
    4.3.1试验设计29
    4.3.2干基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测定30
    4.3.3煮制特性的测定30
    4.3.4白度的测定30
    4.3.5TPA的测定30
    4.3.6剪切力的测定30
    4.3.7微观结构测定30
    4.3.8干燥能耗的测定30
    4.3.9吸湿性的测定30
    4.3.10变异系数法31
    4.3.11数据处理31
    4.4结果与分析31
    4.4.1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干燥特性的影响31
    4.4.2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煮制特性的影响32
    4.4.3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白度的影响33
    4.4.4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TPA的影响34
    4.4.5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剪切的影响34
    4.4.6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35
    4.4.7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干燥能耗的影响36
    4.4.8干燥方式对复合面条吸湿性的影响36
    4.4.9不同干燥方式下复合面条品质的综合评分37
    4.5本章小结39

    第5章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的研究40
    5.1概述40
    5.2材料与设备40
    5.2.1材料与试剂40
    5.2.2仪器与设备40
    5.3试验方法41
    5.3.1试验设计41
    5.3.2干基含水率及干燥速率的测定41
    5.3.3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测定41
    5.3.4活化能的测定41
    5.3.5薄层干燥模型的选择42
    5.4结果与分析42
    5.4.1不同温度对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热泵干燥特性的影响42
    5.4.2不同风速对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热泵干燥特性的影响43
    5.4.3干燥模型的选择44
    5.4.4Midilli模型的求解与验证47
    5.4.5干燥模型的验证48
    5.4.6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确定48
    5.5本章小结49
    本篇参考文献50

    第二篇 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成型及其干燥特性
    第6章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概述56
    6.1马铃薯及燕麦56
    6.2干燥技术简介58

    第7章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60
    7.1概述60
    7.2材料与设备61
    7.2.1材料与试剂61
    7.2.2仪器与设备61
    7.3试验方法61
    7.3.1马铃薯淀粉的提取61
    7.3.2小麦蛋白的提取62
    7.3.3热力学特性的测定62
    7.3.4黏度特性的测定62
    7.3.5扫描电镜的测定62
    7.3.6数据处理62
    7.4结果与分析63
    7.4.1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热力学作用分析63
    7.4.2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黏度特性分析63
    7.4.3马铃薯淀粉-小麦蛋白共混体系微观结构特性65
    7.5本章小结66

    第8章燕麦添加对马铃薯复合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67
    8.1概述67
    8.2材料与设备67
    8.2.1材料与试剂67
    8.2.2仪器与设备68
    8.3试验方法68
    8.3.1面条配方试验设计68
    8.3.2面条生产工艺流程68
    8.3.3面条生产工艺要点68
    8.3.4质构特性测定69
    8.3.5微观结构的测定69
    8.3.6干燥特性的测定69
    8.3.7感官特性的测定70
    8.3.8数据处理71
    8.4结果与分析71
    8.4.1燕麦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71
    8.4.2燕麦添加量对复合面条结构特性的影响73
    8.4.3燕麦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干燥特性的影响75
    8.4.4燕麦粉添加量对复合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76
    8.5本章小结78

    第9章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性质表征79
    9.1概述79
    9.2材料与设备79
    9.2.1材料与试剂79
    9.2.2仪器与设备80
    9.3试验方法80
    9.3.1试验设计80
    9.3.2晶体结构分析80
    9.3.3红外光谱分析80
    9.3.4TPA质构特性的测定80
    9.3.5蒸煮特性测定81
    9.3.6氨基酸分析81
    9.3.7数据处理81
    9.4结果与分析81
    9.4.1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淀粉晶型结构分析81
    9.4.2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红外光谱分析82
    9.4.3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TPA质构特性分析83
    9.4.4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煮制特性分析84
    9.4.5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氨基酸分析85
    9.5本章小结85

    第10章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工艺86
    10.1概述86
    10.2材料与设备87
    10.2.1材料与试剂87
    10.2.2仪器与设备87
    10.3试验方法87
    10.3.1复合面条生产工艺要点87
    10.3.2热泵-热风联合干燥单因素试验87
    10.3.3响应面优化试验88
    10.4指标测定88
    10.4.1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测定88
    10.4.2干燥能耗的测定88
    10.4.3煮制损失率测定88
    10.4.4感官特性测定89
    10.4.5综合评分的测定89
    10.5结果与分析89
    10.5.1不同热泵温度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特性的影响89
    10.5.2不同转换点含水率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特性的影响90
    10.5.3不同热风温度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特性的影响91
    10.5.4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92
    10.5.5响应分析及结果优化93
    10.5.6响应面优化结果的验证93
    10.6本章小结95

    第11章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热泵-热风联合干燥水分迁移规律分析96
    11.1概述96
    11.2材料与设备97
    11.2.1材料与试剂97
    11.2.2仪器与设备97
    11.3试验方法97
    11.3.1试验设计97
    11.3.2干基含水率的测定97
    11.3.3干燥速率的测定97
    11.3.4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测定98
    11.3.5干燥曲线的数学表征98
    11.3.6水分分布的测定99
    11.3.7微观结构的测定99
    11.3.8数据处理与分析99
    11.4结果与分析99
    11.4.1热泵温度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的影响99
    11.4.2转换点水分含量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的影响100
    11.4.3热风温度对复合面条联合干燥的影响101
    11.4.4复合面条干燥模型的拟合102
    11.4.5复合面条干燥模型的验证102
    11.4.6不同干燥条件下复合面条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103
    11.4.7复合面条热泵-热风联合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变化103
    11.4.8复合面条联合干燥过程中各相态水的变化规律105
    11.4.9复合面条干燥过程中核磁成像106
    11.4.10复合面条联合干燥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107
    11.5本章小结108
    本篇参考文献108

    第三篇 红薯叶-小麦复合面条成型及其干燥特性
    第12章红薯叶-小麦复合面条概述115
    12.1红薯叶概述115
    12.2复合面条概述116
    12.3复合面条干燥技术117

    第13章预处理对红薯叶干燥特性的影响119
    13.1概述119
    13.2材料与设备119
    13.2.1材料与试剂119
    13.2.2仪器与设备120
    13.3试验方法120
    13.3.1烫漂工艺要点120
    13.3.2超声预处理工艺要点121
    13.3.3色泽的测定121
    13.3.4叶绿素的测定121
    13.3.5复水率的测定122
    13.3.6干基含水率测定122
    13.3.7微观结构测定122
    13.3.8能耗测定122
    13.3.9数据处理123
    13.4结果与分析123
    13.4.1烫漂工艺对红薯叶干燥的影响123
    13.4.2超声预处理工艺对红薯叶干燥的影响127
    13.4.3红薯叶微观结构分析130
    13.4.4能耗分析130
    13.5本章小结131

    第14章红薯叶联合干燥制粉的品质分析132
    14.1概述132
    14.2材料与设备133
    14.2.1材料与试剂133
    14.2.2仪器与设备133
    14.3试验方法133
    14.3.1红薯叶制粉工艺要点133
    14.3.2联合干燥单因素试验133
    14.3.3响应面优化试验134
    14.4指标测定134
    14.4.1红薯叶粉水分的测定134
    14.4.2红薯叶粉单位能耗的测定135
    14.4.3红薯叶粉叶绿素的测定135
    14.4.4红薯叶粉色差的测定135
    14.4.5红薯叶粉吸湿性的测定135
    14.4.6综合评分的测定135
    14.4.7数据处理136
    14.5结果与分析136
    14.5.1热泵干燥温度对红薯叶粉品质的影响136
    14.5.2热风干燥温度对红薯叶粉品质的影响137
    14.5.3转换点含水率对红薯叶粉品质的影响140
    14.5.4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与分析141
    14.5.5工艺参数优化与验证145
    14.6本章小结145

    第15章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特性的影响147
    15.1概述147
    15.2材料与设备148
    15.2.1材料与试剂148
    15.2.2仪器与设备148
    15.3试验方法148
    15.3.1红薯叶复合面条制作工艺148
    15.3.2干燥特性的测定149
    15.3.3煮制时间的测定149
    15.3.4熟断条率的测定150
    15.3.5煮制损失率测定150
    15.3.6质构特性的测定150
    15.3.7感官特性标准151
    15.3.8面条色泽测定151
    15.3.9微观结构151
    15.3.10数据处理151
    15.4结果与分析152
    15.4.1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干燥特性的影响152
    15.4.2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153
    15.4.3红薯叶复合面条煮制特性的影响155
    15.4.4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感官特性的影响156
    15.4.5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色泽的影响157
    15.4.6红薯叶粉添加量对红薯叶复合面条微观结构的影响158
    15.5本章小结160

    第16章红薯叶复合面条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特性及水分迁移分析161
    16.1概述161
    16.2材料与设备161
    16.2.1材料与试剂161
    16.2.2仪器与设备162
    16.3试验方法162
    16.3.1红薯叶复合面条工艺要点162
    16.3.2单因素试验设定162
    16.3.3响应面优化试验163
    16.4指标测定163
    16.4.1红薯叶复合面条单位能耗的测定163
    16.4.2红薯叶复合面条干基含水率的测定163
    16.4.3红薯叶复合面条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测定163
    16.4.4红薯叶复合面条煮制吸水率的测定164
    16.4.5红薯叶复合面条煮制损失率的测定165
    16.4.6综合评分的测定165
    16.4.7红薯叶复合面条干燥模型的选择165
    16.4.8红薯叶复合面条水分分布的测定166
    16.4.9数据处理166
    16.5结果与分析166
    16.5.1热泵干燥温度对红薯叶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166
    16.5.2转换点含水率对红薯叶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167
    16.5.3热风干燥温度对红薯叶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168
    16.5.4响应面优化设计与分析169
    16.5.5响应面优化与验证171
    16.5.6干燥模型的选择及验证172
    16.5.7红薯叶复合面条的水分分布173
    16.6本章小结175

    第17章红薯叶复合面条营养特性的分析176
    17.1概述176
    17.2材料与设备176
    17.2.1材料与试剂176
    17.2.2仪器与设备177
    17.3试验方法177
    17.3.1红薯叶面条工艺要点177
    17.3.2糊化特性的测定177
    17.3.3质构特性的测定177
    17.3.4微观结构的测定177
    17.3.5叶绿素的测定178
    17.3.6黄酮的测定178
    17.3.7总酚的测定178
    17.3.8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179
    17.3.9总抗氧化能力测定179
    17.3.10数据的处理180
    17.4结果与分析180
    17.4.1红薯叶复合面条黏度特性分析180
    17.4.2红薯叶复合面条质构特性分析181
    17.4.3红薯叶复合面条的微观结构分析182
    17.4.4红薯叶复合面条营养特性分析182
    17.4.5红薯叶复合面条总抗氧化的测定183
    17.5本章小结185
    本篇参考文献185

    任广跃,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冻干果品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负责人、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特聘教授。
    近5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互联网 ”、“创青春”国赛二等奖各1项(指导教师)、“挑战杯”国赛三等奖2项(指导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 EI收录5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教材6部。

    面条起源于中国,一直是我国的主食之一。将马铃薯粉和红薯叶粉等辅助粉加入到面粉之中,可以提高传统面条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扩展马铃薯的主粮化发展。本书基于多项原创性成果,介绍了多种复合面条的配方与口感等的关系,得出推介的含量和工艺条件,对相关生产有很好的指导。

    干制复合面条是以谷物或豆类的粉为主,以薯粉、果蔬粉、功能粉等为辅,经和面、压片、切条、干燥等工序而成型,因其原料面粉中配以不同物性参数的配料,致使其鲜湿面条的质热传递特性发生了改变,传统干制工艺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面条特性的需求。本书分别选取了马铃薯-小麦复合面条、马铃薯-燕麦复合面条、红薯叶-小麦复合面条,对其复合面条的成型机制及干燥特性进行论述,并通过热风-热泵联合干燥技术来处理鲜湿复合面条,与传统干燥技术相比时间缩短约1/3,能耗节约近1/4,达到低碳保质之效果。研究结果以期为马铃薯、甘薯等薯类进行主粮化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我国主食产品的膳食结构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发展思路。本书适宜从事食品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面条起源于中国,一直是我国的主食之一。将马铃薯粉和红薯叶粉等辅助粉加入到面粉之中,可以提高传统面条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含量,同时可以大大扩展马铃薯的主粮化发展。本书基于多项原创性成果,介绍了多种复合面条的配方与口感等的关系,得出推介的含量和工艺条件,对相关生产有很好的指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