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互联网大厂晋升指南:从P5到P9的升级攻略 李运华 电子工业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李运华著 | 李运华编 | 李运华译 | 李运华绘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运华著| 李运华编| 李运华译| 李运华绘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 版次:null
    • 页数:356
    • 开本:其他
    • ISBN:9787121441059
    • 版权提供: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运华
    • 著:李运华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18.00
    • ISBN:9787121441059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3-01
    • 页数:356
    • 外部编号:11725971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第1部分 晋升体系

    第1章 职级体系:你意识到级别鸿沟了吗

    1.1 跨越式职级

    1.2 阶梯式职级

    第2章 晋升流程:你需要通过多少“关卡”才能晋升

    2.1 提名阶段

    2.2 预审阶段

    2.3 评审阶段

    2.4 复审阶段

    2.5 审批阶段

    2.6 沟通阶段

    第3章 晋升原则: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晋升

    3.1 主动原则:主动做事

    3.2 成长原则:不断挖掘成长点

    3.3 价值原则:学习为公司产出价值的技能

    第4章 晋升逻辑:别人如何判断你有没有达到晋升标准

    4.1 一些看似客观的常见做法

    4.2 第一条逻辑:提前做下一级别的事

    4.3 第二条逻辑:做好当前级别的事

    4.4 通用的晋升步骤

    第5章 COMD能力模型:如何把抽象的能力要求具体化

    5.1 公司统一的能力描述:抽象

    5.2 领域定制的能力解读:比较具体

    5.3 COMD能力模型:4种复杂度+3个维度

    5.4 COMD能力模型与抽象描述的对比

    5.5 如何应用COMD能力模型

    第6章 职级档次:你现在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6.1 P5/P6:专业工匠

    6.2 P7/P8:乐团指挥

    6.3 P9/P10:电影导演

    6.4 这些类比有什么用

    第2部分 职级详解

    第7章 P5提升攻略:如何快速从学生转变为“打工人”

    7.1 职级详解导学

    7.2 P5:从学生到“打工人”

    7.3 技术:重点积累基础技术

    7.4 业务:熟悉业务的处理逻辑

    7.5 管理: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项目流程

    第8章 P6提升攻略:如何成为独立自主的“项目能手”

    8.1 技术:掌握团队用到的技术“套路”

    8.2 业务:掌握所有功能并深度理解处理逻辑

    8.3 管理:推进项目中的子任务

    第9章 P7提升攻略:如何成为让人信服的“团队专家”

    9.1 技术:精通团队相关技术

    9.2 业务:关注业务整体

    9.3 管理:管理10人以内的小团队

    第10章 P8提升攻略:如何成为有影响力的“领域专家”

    10.1 从团队专家到领域专家

    ……

    第3部分 面评技巧

    第4部分 学习方法

    第5部分 做事方法

    第6部分 专项提升

    番外篇

    李运华,阿里前资深技术专家(P9),16年软件设计开发经验,曾就职于华为、UC、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带领多个研发团队,承担架构设计、架构重构、技术团队管理、技术培训等职责,先后负责过阿里游戏异地多活、飞鸽消息队列、交易平台解耦、蚂蚁国际澳门钱包等项目,对于高性能、高可用、业务架构、系统解耦等有丰富的经验。著有《编程的逻辑:如何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复杂业务需求》《从零开始学架构》2本图书,极客时间专栏《从0开始学架构》《大厂晋升指南》作者,极客时间《架构实战营》视频课讲师。

    18年,我在极客时间开了一门课——从0开始学架构,分享了自己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积累得到的一套完整的架构设计方,来帮助读者提升架构设计的能力。 为什么架构设计能力这么重要呢?因为它是技术人员晋升到别岗位的能力,后来我也在QCon等场合分享了架构师如何成长等内容。不出意外,除了架构师本身的能力提升,我还被问到了很多关于职场晋升的问题。常见的典型问题有这些: (1) 我平时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专门提升自己,也不知道应该优先提升什么能力。由于平时准备不充分,心里没底,所以算有晋升机会,我也不敢申请,怕在大家面前丢脸,怎么办? (2) 身边跟我差不多甚不如我的同事都晋升了,而我还在原地踏步。我不知道晋升这个“游戏”到底要怎么玩,这背后是不是有所谓的“潜规则”? (3) 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胸有成竹地去参加晋升答辩,却感觉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而且我的PPT做得像流水账或者大杂烩,讲PPT像在念课文,面对评委的问题经常大脑短路,怎么办? (4) 我信心满满地完成了晋升答辩,评委却判定我还没达到要求。我很迷茫,不知道下一个级别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怎么做才能打动评委呢? 关于晋升,我有发言权 这些问题让我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在软件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先后职于华为、UC、、蚂蚁金服等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那是都具备完善的晋升体系。 在这些公司工作的过程中,你们遇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我也都遇到过,很多团队成员也跟我咨询甚“吐槽”过。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和思考晋升,再加上有很多实践的机会,所以我逐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晋升经验。 如果把晋升比作足球运动,那么可以说我同时具备“球员 教练 裁判”的经验。 首先,我做过“球员”。我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逐步晋升到了阿里的P9,而且我所有的晋升都是一次通过的,所以我的晋升技巧是经过实践验证的。 其次,我也做过“教练”。我地指导了很多团队成员从P6升到P7、从P7升到P8,所以我能够地了解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在晋升时遇到的困惑和挑战,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晋升方。 第三,我还做过“裁判”。我从15年开始担任晋升评委,负责过P6、P7和P8三个级别的晋升评审,先后评审过几十个晋升候选人,合作过的评委也有几十个,分别来自、、优酷、飞猪等业务部门。这让我拥有了更多元的视角,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整个晋升体系的理解。 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晋升会这么难,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对晋升充满了疑问。 因为从本质上说,晋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却从来没有人系统地介绍过它,更不用说深入地阐述它了。 算是成熟的大公司,它们虽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流程,但大部分都只是对晋升规则的说明,而且其中充斥了大量抽象和模糊的内容。这些文件对于指导员工晋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导致大部分人对晋升存在一知半解的模糊理解,甚错误的理解。 重新理解晋升 如果你真的想顺利地升职加薪,得从现在开始,重新系统地理解晋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你需要重新理解晋升规则。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晋升规则,你只从网上或者别人口中听过一些描述,那么我会带你重新地了解晋升的运作机制。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已经有了一些晋升的规章制度,我会让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章制度背后的“潜规则”。在职场晋升的过程中,仅靠规章制度中明文写出来的内容,有些事你根本解释不了,比如: (1) 公司规定,申请晋升的员工绩效必须达到“良好”或者“”。现在有两个员工绩效都是“良好”,为什么一个可以申请晋升,另一个却不可以呢? (2) 公司规定,工作满3年才能晋升P7。为什么一个工作5年的员工还没有得到晋升,而另一个工作3年的员工却晋升了呢? 再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答辩的时候,评委都是他认识的,而我答辩的时候,评委都是我不认识的?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感到委屈或者困惑,甚怀疑是不是有“幕后潜规则”。 没错,确实有潜规则,但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钱权交易”“暗箱操作”这种把戏,而是在晋升规章制度背后,有很多需要人来把控的规则。这些规则虽然无法用白纸黑字明确地写出来,但依然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会教你理解和学会一些“套路”,这样你的操作空间会大得多。 其次,你需要重新理解职级要求。 当一项能力无法用明确的、可衡量的标准去评估的时候,会出现“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很不幸的是,职级能力要求属于这种情况。 有些公司虽然把级别分得很细,每个级别还有专属的Title(头衔),比如“技术专家”“技术专家”,但是所谓的“”体现在哪里,谁能说得清楚呢? 放眼望去,我们只能在各种文档中看到一大堆模棱两可的描述,比如“熟练”“精通”“系统”“创造”“前瞻”“复杂”“”“深入”“深刻”等。 针对一个职级,到底要求什么能力,要求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的理解和你的主管不一致,那么你可能连提名晋升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的理解与评委不一致,那么你的晋升仍然会以失败告终。 所以,你既要从模糊的描述中解读出明确的要求,也要保证自己的理解能得到主管和评委的认可。我会给你提供一个兼容很评估模型,让你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后,你需要重新理解能力提升。 一次的晋升,仅靠学“套路”、背要求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说,升到更别的前提,是你的能力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我想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对于具体要提升什么能力,不同的能力分别应该如何提升,你可能并不清楚,甚还有错误的理解。如果方法不对,算努力也看不到效果,例如: (1) 你很努力,做事很认真,安排给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虽然主管欣赏你的工作态度,也认可你的做事结果,但觉得你没有达到能够晋升的程度。 (2) 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报培训班或者线上课程,但是学到的知识记不住,能用上的更少了。 (3) 你学了很多,觉得自己已经“精通”某些技能,但在晋升答辩的时候,评委随便一问,你答不上来,整个答辩过程中你被“虐”得体无完肤。你感觉自己知道的内容,评委都没怎么问,他们问到的都是你没准备过的。 事实上,晋升所要求的能力,括专业的技能水平,比如设计开发、测试、线上保障等能力;括广义的做事能力,比如汇报、复盘、协作等能力。你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同时,因为工作本身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不能只靠“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劲,还得靠“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结的学习和做事的方法,传授的是这股巧劲儿,让你工作和“充电”两不误。 本书是如何设计的 本书讲解了一套完整的晋升方,涵盖了晋升这一系统工程的各个领域,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书共6部分,组成了“理解晋升→准备晋升→参与晋升→获得晋升”这个完整的晋升链条。这6部分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整体设计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 正确理解了“晋升体系”,你才能做出符合自己的晋升规划。 有了晋升规划后,你要明确目标级别的“职级详解”,采取的“做事方法”获取业绩结果,采取的“学习方法”和“专项提升”技巧提升能力,才有机会申请晋升。 申请晋升后,你得通过“晋升技巧”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评委的认可,终晋级。 具体内容如下。 第1部分是晋升体系。 这部分介绍职业等级体系和晋升的流程、原则、逻辑,然后结合结的D能力模型,带你看透不同级别的要求。学完这一部分,你能理解公司的晋升是如何运作的,什么样的人可以晋升,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晋升。 第2部分是职级详解。 这部分会结合D能力模型,详细地解读从P5到P9每个级别的具体能力要求,以及每个级别晋升的关键点和技巧。学完这一部分,你能“对号入座”,根据自己的级别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划,采取更有效的行动来提升晋升的效率。 第3部分是面评技巧。 这部分针对面评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分享了很多实战技巧括如何写PPT、如何讲PPT、如何回应答辩问题等。学完这一部分,你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4部分是学习方法。 这部结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涵盖时间管理、任务拆解、技术提升等多个维度,其中有不少我个人的理念和技巧。学完这一部分,你不但可以地提升能力,而且可以让自己的技能兼具深度、宽度和广度,更容易在晋升答辩的时候打动评委。 第5部分是做事方法。 这部分系统结了经过大量实践验证的做事方法,涵盖端到端的做事流程括定目标、执行结、汇报和复盘等环节。学完这一部分,你既能够在平时拿到更好的绩效,又能够在答辩的时候充分展现你的做事水平。 第6部分是专项提升。 随着级别的提升,理解业务和管理团队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而技术人员恰好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我把自己在业务和管理两大领域的技能和经验积累提炼成了快速入门的套路。学完这一部分,你能更有效地掌握不同级别所需的业务理解能力,以及50人以内团队的管理技巧。 如何阅读本书 在看我讲解本书设计思路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一直想问一个问题:本书很多内容是你的经验和思考,对我来说都是的,甚和我以前了解到的是相悖的,我可以一次吃透这些职场晋升的知识与套路吗? 确实,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还要为你交付一套学方法。 步,先完整地读一遍本书,对晋升形成整体的认知。 于每一节的细节,算没有理解和记住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每个等级大概的含义是什么,关键的学习方法和做事方法有哪些即可。 步,根据自己当前的情况,按图索骥寻找对应的章节深入学习并实践。 比如,你现在处于P6级别,可以研究P7级别的要求和技巧,而P8和P9级别的内容则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如果你马上要准备晋升材料和答辩了,那么可以学晋升技巧,比如如何写PPT。 第三步,当你有了的实践经验之后,再来重新学章节,做到“知行合一”。 你可以看一下曾经的理解是否有遗漏或偏差,或者看一下本书的内容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样你可以将我输出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变成你自己的技能。 虽然我们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你只要坚持下去,结合书中的经验和技巧,后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李运华

    从P5到P9的升职秘籍 实用的职场晋升技巧 19个工作和学习方法 完整的职场晋升路线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