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华花贴 (澳)冯柳娴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9787549113781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澳)冯柳娴著著 | (澳)冯柳娴著编 | (澳)冯柳娴著译 | (澳)冯柳娴著绘
    •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澳)冯柳娴著著| (澳)冯柳娴著编| (澳)冯柳娴著译| (澳)冯柳娴著绘
    •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60000
    • 页数:160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49113781
    • 版权提供: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澳)冯柳娴著
    • 著:(澳)冯柳娴著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印次:1
    • 定价:50.00
    • ISBN:9787549113781
    •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6-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12-01
    • 页数:160
    • 外部编号:887570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入门基础篇  /001
     
    何谓中华花贴  /002
    中华花贴的六法论  /012
    工具、辅料的准备  /016
    花材的准备  /019
    创作的基本步骤  /030
     
    第二章 运用技巧篇  /047
     
    应用现有的花材直接构图  /048
    巧用花材,塑造各种艺术形象  /063
     
    第三章 自主创作篇  /087
     
    用花材创作不同题材的作品  /088
    非花材料的配合运用  /126
     
    附录  /138
     
    附录一:作品  /139
    附录二:中华花贴
    成长大事记   /146
     
    后记  /148

    冯柳娴,生于194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在中国工作期间,一直从事宣传及美术工艺设计,是资历工艺美术师。退休后于1997年移民澳洲。2001年开始用花材进行创作,2013年成为墨尔本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大墨尔本的多个城市及中国广州等城市举办个人花贴展览,作品被命名为“中华花贴”。


    红楼遗梦惹情思,酿就百花别样诗。
    陈叶参差生意满,落英俯仰返花枝。
    三春杨柳堆烟景,九夏芙蓉华露滋。
    何意青春成永驻,画师妙手剪裁时。
     
          这是我欣赏冯柳娴老师的花贴作品后,难抑欣喜激动之情,奉赠她的一首小诗。花贴作品集天地之灵秀,汇艺术家之才情,展现了一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它们画面精简,特点鲜明,意境优美。清新的画面蕴含着浓郁的诗情,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生命活力。
          冯老师开始创作花贴作品,是始于看到夹在《红楼梦》书页中的干花,有感于林黛玉的惜花、葬花,想到能否赋予落花落叶新的生命。她果然做到了这一点:一幅幅作品充满生机,生动的意象活泼地跃然眼前,将人们导入优美的意境之中。于是,干花干叶有了第二次生命——艺术的生命。
           花贴是“干花贴画”的简称。这个名称说明用干花贴成的作品是富于艺术性的“画”,而不是简单的压干了的“花”。花贴的生命活力来源于艺术创造,冯老师自觉遵守中国画的传统,认真借鉴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不求机械的写实,而是创作出介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意象,使作品呈现意境,获得灵魂。
          冯老师的花贴作品,如同一幅幅以形传神、神采飞扬的中国画。巧妙运用花材,精心构思,意匠经营的结果是奇妙的。作品形色的真切,得之于天然,真是丹青难画啊!
           欣赏花贴作品,我不禁想起郑板桥的联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冯老师的花贴作品,特点正是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以简洁的构图、少量的花材,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创新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格调和风貌,作品才能具有感人的魅力,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冯老师的花贴作品,题材丰富,力求利用花材的特点,别开生面的构图,使人眼目一亮,反复玩味,陶醉其中。她的作品包含了众多的中国元素,显示了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正因为与一般的压花不同,与国外的压花更是大异其趣,有媒体建议在“花贴”之前冠上“中华”二字,以突出其民族特色。我认为名实相当,是很恰当的。
           冯老师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展览、讲座,与艺术院校的师生座谈、交流,还应爱好者们的要求建立博客,介绍花贴创作的经验。在澳大利亚,她的作品已进入主流社会,受到广泛赞誉。现在,她把经验、体会汇集为书稿,首先想到在自己的祖国出版,把“中华花贴”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面世,宣告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的诞生。这种艺术样式经历了缔造的艰辛、探索的经久历程,现在已经理论化、条理化了。瓜熟蒂落,此之谓也。
                                                                                                         ——郭鑫铨(作者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


     





         冯柳娴作品,很多都坚持使用干花固有的颜色、肌理成画,无论风景、人物,均栩栩如生,令这些材质有了“第二次新生命”。
                                                                                                              ——《羊城晚报》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入门基础篇、运用技巧篇和自主创作篇。

           *部分介绍了创作花贴作品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怎样采集花材,进行整理,压干和构图粘贴以及如何装裱和保护作品。解说清晰简洁,图文并茂,力求让读者看懂学会。

          第二部分介绍花材的运用技巧。花贴以花材固有的形状、色彩和纹理为艺术语言,表现事物的美好形象,创造美妙的意境。它不能像绘画那样追求写实,却可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适当夸张,舍弃细节,凭有限的材料塑造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创造生动空灵的意境。由于操作性强,读者可以依例制作,迅速掌握有关技巧。
           第三部分,作者列举自己创作的不同题材的作品,逐一就立意、构思、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设和花材的具体运用,做了详尽的说明。换言之,告诉读者作品好在哪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作者帮助花贴爱好者跨过门槛,又引导他们登堂入室。书中列举的大量作品图片,既可供观赏,又可让人模仿、借鉴。对作品的解说,既有审美的分析,又有方法的介绍,具体真切,极富启发性。 ldJ???O 8?K ?创作花贴作品,是始于看到夹在《红楼梦》书页中的干花,有感于林黛玉的惜花、葬花,想到能否赋予落花落叶新的生命。她果然做到了这一点:一幅幅作品充满生机,生动的意象活泼地跃然眼前,将人们导入优美的意境之中。于是,干花干叶有了第二次生命——艺术的生命。


            本书是一本关于以花为画的书,是作者15年花贴创作的体会,它从美术创作角度,对各类花材的形状、颜色、纹理及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加以分析,以具体作品在创作时的思考过程为例子,介绍创作的技巧。通过入门基础篇、花材运用技巧篇、自主创作篇三个章节,带领初学者从零开始,认识花贴,学习创作技巧,逐步进阶到艺术层面。它旨在引起广大读者兴趣,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门新的艺术创作中,利用闲暇时间,借鉴书中介绍的方法动手尝试。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的敏感度,进而能自主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发掘新的运用技巧,引进新技术。尽量利用废旧物料,化腐朽为神奇。作品能从小手工、小趣味向独立视觉艺术方向靠拢。

          相信这本以花为画的书,能为读者开启一段美的新旅程。它有别于传统教程,使用别致的装帧设计,既是实用教材又充满文艺气息,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中华花贴》是一本关于以花为画的书,是作者冯柳娴15年花贴创作的体会,它从美术创作角度,对各类花材的形状、颜色、纹理及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加以分析,以具体作品在创作时的思考过程为例子,介绍创作的技巧。通过入门基础篇、花材运用技巧篇、自主创作篇三个章节,带领初学者从零开始,认识花贴,学习创作技巧,逐步进阶到艺术层面。它旨在引起广大读者兴趣,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门新的艺术创作中,利用闲暇时间,借鉴书中介绍的方法动手尝试。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的敏感度,进而能自主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发掘新的运用技巧,引进新技术。尽量利用废旧物料,化腐朽为神奇。作品能从小手工、小趣味向独立视觉艺术方向靠拢。
    相信这本以花为画的书,能为读者开启一段美的新旅程。它有别于传统教程,使用别致的装帧设计,既是实用教材又充满文艺气息,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