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 自然、社会与技术 (英)莱纳·格伦德曼 著 刘晓军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英]莱纳·格伦德曼 著著 | | 刘晓军 译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4-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英]莱纳·格伦德曼 著著| 刘晓军 译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4-09-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24152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 自然、社会与技术

    作  者:(英)莱纳·格伦德曼 著 刘晓军 译
    定  价:7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4年09月01日
    页  数:49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241526
    主编推荐

    莱纳·格伦德曼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和变革思想是理解工业社会及其生态问题的有力武器。他挑战了一种普遍的成见: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对环境造成了威胁。他认为朝向某种方向的技术而非所有的技术导致了环境的退化,只有在不断控制自然的过程中才能有效避免自然或社会带来的“奴役效应”。他对建立一种既促进生产力又维护健康环境的良性发展做出了理论阐述和展望。

    内容简介

    随着在当代世界的不断扩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简单化理解为一种欧美或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相应地,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当代中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等伞形概念就为我们分析迅速进展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话语语境或视域。
    生态马克思主义已超越地域,成为全球性的思潮,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关键的话语环境。这一流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极具影响力,其核心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中被提出:环境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人类尝试控制自然,而在于控制能力不足。这一观点在9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中极具创新性的论断,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马克思的“控制”概念基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旨在实现现实利益,并非简单的奴役。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应遵循自然法则,通过控制自然来避免自然的“奴役效应”,而共产主义社会代表了人类控制null

    作者简介

    莱纳·格伦德曼(Reiner Grundmann),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教授,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是“控制自然必要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生态问题的讨论开辟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路径。

    精彩内容

    目录
    马克思著作缩写表
    序言
    1现象,主张与诠释
    1.1现象
    1.2生态主张和方法
    1.3导致生态问题的原因
    1.3.1技术
    1.3.2非意向的结果
    1.3.3工业事故
    1.3.4经济增长
    1.3.5市场、外部性与公地悲剧
    1.3.6囚徒困境
    1.4小结
    2 生态学、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
    2.1如何将马克思与生态问题相联系
    2.2马克思进行批判的动力
    2.3三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