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金寿山温病学讲稿 李其忠 整理 著作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其忠 整理著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其忠 整理著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0-08-01
    • 字数:156.00千字
    • 页数:18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713124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卫生出版社

    金寿山温病学讲稿

    作  者:李其忠 整理 著作
    定  价:28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页  数:18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713124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讲稿是金老在上海市首届中医研究班的讲课录音,并参考吴敦序老师的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本讲稿广征博采,脉络分明,上溯《内经》、《伤寒》,下贯明清各家,间参他个人心得,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切以实用。

    作者简介

        金寿山(1912~1983) 浙江绍兴人。中医内科专家。早年随父学医,17岁在私塾执教,课余深研医著。民国25年(1936年)移居上海,在慈善团体坐堂施诊。抗日战争期间,曾去桂林、昆明行医。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居上海,应聘在中国医学院讲授《金匮》、《伤寒论》等课程。1956年秋,入上海中医学院,历任伤寒温病教研组主任、中医学基础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兼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及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金氏善治伤寒热症和内科杂病,能博采诸家之长,不拘一格,运用益气升阳法治疗上气不足眩晕诸症有独到经验,198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成计算机诊疗程序。null

    精彩内容

        自《内经》成书至隋唐的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证、因、脉、治等方面已有诸多记载。如《素问?热论》就是论述热病传变及证治的专篇。《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此说成为后世伏气温病*早的理论根据。《内经》中还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记载。所谓藏精者,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指人体,也指天地(自然界)。冬令应寒而万物收藏,若冬令反温则万物不藏,至春病温者必多,此乃天之不藏精也。这种解释,就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无道理。这一原文,也是历代医家强调温病注重滋阴之法的理论依据。
        《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可见《内经》时期伤寒与温病是有联系的。但是,就狭义而言,汉唐以前已有医家认为伤寒与温病有所不同,如《难经》指出null

    目录
    第一讲  温病学发展概况
      一、萌芽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对热病“三论”的评价
    第二讲  温病学中的三大争论
      一、伤寒与温病之争
      二、伏邪与新感之争
      三、温病与温(瘟)疫之争
    第三讲  温病辨治识微
      一、卫气营血辨证述要
      二、卫气营血证治识要
        (一)卫分证与太阳病的证治异同
        (二)邪入气分治有轻重之分
        (三)对邪留三焦与邪在少阳的看法
        (四)里结阳明的治法
        (五)营、血证治三法
        (六)气血两燔治当剂大药重
        (七)邪人心包不同证型的鉴别与治疗
        (八)痉厥动风之虚实辨治
        (九)温病滋阴的治则治法
        (十)有别于温热的湿温证治大要
        (十一)温病可以应用温阳之法
      三、温病证治举隅
        (一)风温
        (二)湿温
        结语
    第四讲  《素问·热论》阐释
    第五讲  《温热论》阐释
      一、温病大纲
      二、逆传入营
      三、流连气分
      四、邪留三焦
      五、里结阳明
      六、卫气营血看法
      七、论湿邪
      八、察舌
        (一)白苔
        (二)黄苔
        (三)绛舌
        (四)紫舌
        (五)淡红舌
        (六)黑苔
      九、验齿
      十、辨斑疹
      十一、辨白痦
      十二、论妇人温病
      小结
    第六讲  《温病条辨》阐释
      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上焦篇小结
      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湿温(附:疟、痢、疸、痹)
        中焦篇小结
      下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下焦篇小结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