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乡村治理 从自治到善治 邓大才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邓大才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邓大才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9-01
    • 字数:326000
    • 页数:30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5005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乡村治理 从自治到善治

    作  者:邓大才 著
    定  价:11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01日
    页  数:30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5005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上篇研究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中篇考察基层治理单元的创设逻辑,下篇探索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转型。作者认为,村民自治要有效实现,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有了自治的基础,还需要有适当的自治形式;有了自治的形式,还需要有规则和程序;有了规则和程序,还需要有自治的能力和执行力度。本书从村民自治的条件—形式、自治的规则—程序、自治的能力—执行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上篇 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形式
    章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
    一 利益相关是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二 村民自治源于利益相关的产权演变
    三 以利益相关为核心探索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二章 利益相关: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动力基础
    一 利益相关是居民自治的基本动力
    二 利益相关决定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 以相关利益为核心探索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三章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研究
    一 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经济基础
    二 地域相近: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空间基础
    三 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心理基础
    四 规模适度: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组织基础
    五 群众自愿: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主体基础
    六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 规则—程序型自治: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治理效应
    一 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二 立规则:构建有效自治的基础
    三 建程序:构建有效自治的框架
    四 规则—程序型自治:决定因素与基本类型
    第五章 利益、制度与有效自治:一种尝试的解释框架
    一 文献梳理和问题意识
    二 利益对应:有效自治实现的关联机制
    三 制度供给:有效自治实现的保障机制
    四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链式参与”: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递次保障
    一 参与意愿
    二 参与能力
    三 参与条件
    四 参与制度
    五 参与保障
    六 基本结论和深入讨论
    第七章 规则型自治:迈向2.0版本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一 文献梳理与提出问题
    二 规则自治中的规则与程序
    三 以规则为核心的村民自治
    四 规则型自治的产生与有效实现
    第八章 程序性自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规则基础
    一 议事、改革、交易的程序与类型
    二 规则性程序中村民自治及类型
    三 程序性自治的决定因素及有效自治
    中篇 基层治理单元的创设逻辑
    第九章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
    一 治理基本单元的研究进展
    二 基层自治基本单元的理论建构
    三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历史演进
    四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新选择
    五 基本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第十章 多单位治理:基层治理单元的演化与创设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理论假设
    二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单元的变迁
    三 多单位治理:中国农村基层单元的裂变
    四 进一步讨论和结论
    第十一章 复合政治:自然单元与行政单元的治理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意识
    二 自然型基本单元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三 行政型基本单元的形成及治理功能
    四 基本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第十二章 均衡行政与自治:中国农村基本建制单元选择逻辑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意识
    二 扩大治理单元:湖南的选择与逻辑
    三 缩小自治单元,重定片区功能:清远的选择与逻辑
    四 调整治理单元:日本并村与自治
    五 结论与深度讨论
    第十三章 “合并浪潮”:农村基本建制单元重组与民主争议
    一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的“合并浪潮”
    二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的“合并道路”
    三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合并的原因与民主争议
    四 发达国家农村基本建制单元“合并浪潮”的启示
    下篇 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转型
    第十四章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传统及新的尝试
    一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范式
    二 范式下的不同视角
    三 一种新的尝试:社会化范式和视角
    第十五章 分权式治理何以形成
    一 文献与问题意识
    二 分权治理:六个案例
    三 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四 基本结论
    第十六章 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
    一 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二 自治、法治、德治的关系
    三 走向善治的组合类型
    四 走向善治的多维路径
    第十七章 治理的类型:从“良序”到“善治”
    一 善治的定义及类型
    二 “良好的秩序”:道德与规制建构的治理类型
    三 “基本型善治”:良序与参与建构的治理类型
    四 “改进型善治”:成本与稳定性建构的治理类型
    五 几个基本的结论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下移、回归、拓展:村民自治的转型发展
    附录二 巨变乡村该如何治理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