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创伤的帝国——受害者状况调查 (法)迪迪埃·法桑,(法)理查德·李森特 著 刘文玲 译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法]迪迪埃·法桑[法]理查德·李森特著 | | 刘文玲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迪迪埃·法桑[法]理查德·李森特著| 刘文玲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465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219433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创伤的帝国——受害者状况调查

    作  者:(法)迪迪埃·法桑,(法)理查德·李森特 著 刘文玲 译
    定  价:75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页  数:480
    装  帧:精装
    ISBN:9787100219433
    主编推荐

    在人类学社会学领域,针对不幸之人的研究有一门叫“受害者学”(victimologie,又称被害人学)的学科,它是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学界首先兴起的。这门学科所研究的不幸之人群体仅限于“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者”。因此,从一开始,它就与法律结合起来,是法律领域中的一个分支。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作为“受害者”的群体,远不止于此。这就是法国学者迪迪埃•法桑和理查德•李森特曼在《创伤的帝国》这本书中要考察的对象。

    内容简介

    本书倾向一种叙事风格,通过对媒体上的新闻事件、公共讨论等的记录以及文献的研究,对“创伤”进行一项人类学的考察。研究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认识的假设:即“受害”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和事实,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心理以及政治建构的过程。这涉及了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再塑过程中,个体与社会、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等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创伤同时还是一套语言体系,是人对非人性事件的一种见证、再描述和抗争。 本书从两条线索切入,一条是知识考古,对让-马丁•沙可、皮埃尔•让内以及弗洛伊德等人对于创伤的理论批判,以及美国911之后的“后创伤主义”的演变以及在法国的本土化。一条是把各种实证作为研究和讨论对象,包括20世纪60年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精神健康,以及法国图卢兹2001年化工厂爆炸、巴以冲突、难民等不同的议程中各种行动者的表述,以及精神病科和心理医生等学科的介入进行研究。并认为创伤和苦难经历了后创伤主义后,已经使得null

    作者简介

    迪迪埃•法桑(Didier Fassin),法国有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同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出版著作有《田野调查策略》《法国社会新边界》《生命――批判准则》等。理查德•李森特曼(Richard Rechtman),法国有名人类学家、精神病学专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主体性人类学和当代精神病人类学,出版著作有《生存者》《种族灭绝者的日常生活》等。刘文玲,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传播。译著有《田野调查策略》《追/寻法兰西》《一起迈向世界的共同法》等。

    精彩内容

    目录
    序言 创伤的时代
    导论 事件的新话语
    第一部分 从一种真相到另一种真相
    第一章 双重脉络
    辩论的意义
    精神创伤的起始
    劳动法
    第二章 漫长的追查
    怯懦还是死亡
    治疗强硬化
    战后
    法国历史
    第三章 招供
    战争精神分析法
    获利的疾病
    主动受害者
    幸存者的问题
    第四章 终结猜疑
    首先是妇女和儿童
    对事件的认可
    最后的证人
    罪犯的人性
    第二部分 补偿政策
    第五章 精神病受害者学
    受害者权益
    精神病学的抵制
    模糊的起源
    相对自主性
    第六章 图卢兹
    精神创伤诉求
    急诊问题
    不平等性和排斥
    安慰和弥补
    第三部分 见证政策
    第七章 人道主义精神病学
    一个开端,两段叙事
    源头是人道主义
    站在战争边缘
    人道主义的边界
    第八章 巴勒斯坦
    见证的必要性
    苦难专栏
    受害者等值性
    无历史的历史
    第四部分 证明政策
    第九章 流放精神创伤学
    移民,介于土著人和外国人之间
    避难所的临床治疗
    范式的变化
    身体检验证明
    第十章 避难
    难民的非法性
    征象识别
    书写真相
    话语的意义
    结论  精神创伤的道德结构
    参考文献
    专名索引
    术语索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