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材料力学实验实训教程/刘丽红 刘丽红 著作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丽红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丽红著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0-26
    • 字数:210000.000
    • 页数:130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538060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材料力学实验实训教程/刘丽红

    作  者:刘丽红 著作
    定  价:25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页  数:130
    装  帧:简装
    ISBN:9787115380609
    主编推荐

    1,作者长期从事教学实验靠前线,副主编教材12部,参编4部。所编写教材知识详尽,内容系统,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深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如(1)《大学计算机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9.副主编.(2)《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9.副主编.(3)《Visual Basic程序设教材计实训与习题》,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9.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副主编.

    2,本书编写很有思路及特色:对材料力学的基本实验实训,选择开放性实验进行分析和整理,实验实训设备和测试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内容简介

    材料力学实验实训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建类专业学生推荐的基本能力训练,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本书内容分为5章:靠前章为绪论;第2章为基本实验实训,主要是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实验;第3章为选择、开放性实验实训,共安排了21个实验内容,包括条件比例极限的测定、冲击实验、硬度实验、振动实验、疲劳实验等。第5章附有章实验实训报告,在实际的教学和使用中可以作为参考。
    本书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也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等土建类专业材料力学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还可供从事材料性质研究及工程测试的技术人员参考和使用。

    作者简介

    刘丽红,1976年8月出生,男,实验师,山西大学土木工程工学硕士,党员,多年来一直在力学实验室从事实验室试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筑施工技术等。所讲授的课程有《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施工技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内容简介
    1.3  实验时注意事项
    1.3.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3.2  进行实验
    1.3.3  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2章  基本实验实训
    2.1实验实训一  试验机操作练习
    2.1.1试验机的一般介绍
    2.1.2  WE-10型液压摆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2.1.3扭力试验机
    2.1.4  试验机操作练习
    2.2  实验实训二 材料在轴向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检测
    2.2.1  实验实训目的
    2.2.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2.3  试件
    2.2.4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2.5实验实训步骤
    2.3  实验实训三 材料在轴向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检测
    2.3.1实验实训目的
    2.3.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3.3试件
    2.3.4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3.5实验实训步骤
    2.3.6实验实训结果处理
    2.4  实验实训四 切变模量G的测定
    2.4.1  实验目的
    2.4.2  实验原理
    2.4.3  实验设备和量具
    2.4.4  实验步骤
    2.5  实验实训五 材料在扭转时的力学性能检测
    2.5.1  实验实训目的
    2.5.2  实验实训设备及工具
    2.5.3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5.4  试件制备
    2.5.5  实验实训步骤
    2.6实验实训六  简支梁纯弯曲部分正应力测定
    2.6.1实验实训目的
    2.6.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6.3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6.4实验实训步骤
    2.7  实验实训七 简支梁纯弯曲部分挠度测定
    2.7.1  实验实训目的
    2.7.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7.3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7.4  实验实训步骤
    2.8  实验实训八 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2.8.1  实验实训目的
    2.8.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8.3  实验实训原理及方法
    2.8.4  实验实训步骤
    2.8.5  试验结果的处理
    2.9  实验实训九 细长压杆稳定性的测定
    2.9.1  实验实训目的
    2.9.2  实验实训的设备与工具
    2.9.3  实验原理与方法
    2.9.4  试验方法与步骤
    2.9.5  注意事项
    2.9.6  预习要求
    2.10  实验实训十 主应力实验
    2.10.1  实验目的
    2.10.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2.10.3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2.10.4  实验实训步骤
    2.10.5  实验实训结果处理
    2.10.6  实验实训注意事项
    第3章选择、开放性实验实训
    3.1  实验实训一 条件比例极限的测定
    3.1.1  实验实训目的
    3.1.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1.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1.4  实验实训步骤
    3.1.5  试验实训结果处理
    3.2  实验实训二 条件屈服应力σ0.2的测定
    3.2.1  实验实训目的
    3.2.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2.3  实验实训原理及装置
    3.2.4  实验实训步骤
    3.2.5  试验实训结果与处理
    3.3  实验实训三 冲击试验
    3.3.1实验实训目的
    3.3.2  实验实训设备
    3.3.3  实验概述
    3.3.4  实验实训原理
    3.3.5  实验实训步骤
    3.3.6  实验实训预习要求
    3.3.7  实验报告
    3.4  实验实训四 硬度试验
    3.4.1  实验实训目的
    3.4.2  实验实训设备
    3.4.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4.4  实验实训步骤
    3.4.5  试验实训结果的处理
    3.5  实验实训五 振动试验
    3.5.1  实验实训目的
    3.5.2  实验实训设备
    3.5.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5.4  实验实训步骤
    3.5.5  实验结果的处理
    3.5.6  实验注意事项
    3.6  实验实训六 疲劳试验
    3.6.1  实验实训目的
    3.6.2  实验概述
    3.6.3  实验实训设备
    3.6.4  试件
    3.6.5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3.6.6  实验实训步骤
    3.6.7  试验结果的处理
    3.6.8  实验注意事项
    3.7  实验实训七 等强度梁正应力测定
    3.7.1  实验实训目的
    3.7.2  实验实训的设备与工具
    3.7.3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3.7.4  实验实训步骤
    3.7.5  实验实训结果处理
    3.8  实验实训八 电阻应变片敏感系数标定
    3.8.1  实验实训目的
    3.8.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8.3  实验实训原理与方法
    3.8.4  实验实训步骤
    3.8.5  实验实训结果的处理
    3.9  实验实训九 拉弯组合时内力素的测定
    3.9.1实验实训目的
    3.9.2  实验实训设备
    3.9.3  实验实训原理和装置
    3.9.4  实验实训步骤
    3.9.5  实验实训结果的处理
    3.10  实验实训十 扭弯组合时内力素的测定
    3.10.1  实验实训目的
    3.10.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10.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10.4  实训实验步骤
    3.10.5  实验结果的处理
    3.11  实验实训十一 剪切试验
    3.11.1  实验实训目的
    3.11.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11.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11.4  实验实训步骤
    3.11.5  试验结果的处理
    3.12  实验实训十二 电阻应变仪操作练习
    3.12.1  实验实训目的
    3.12.2  实验实训设备与工具
    3.12.3  实验实训原理及装置
    3.12.4  实验实训步骤
    3.12.5  实验注意事项
    3.13  实验实训十三 脆性涂层实验
    3.13.1  实验实训目的
    3.13.2  实验实训设备
    3.13.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13.4  实验实训步骤
    3.13.5  实验结果的处理
    3.13.6  注意事项
    3.14  实验实训十四 电测综合性实验
    3.14.1  实验实训目的
    3.14.2  实验概述
    3.14.3  实验实训基本原理
    3.14.4  实验步骤
    3.14.5  注意事项
    3.15  实验实训十五 表面残余应力测定实验
    3.15.1  实验实训目的
    3.15.2  实验实训设备
    3.15.3  实验实训原理
    3.15.4  实验实训步骤
    3.15.5  本试验的注意事项:
    3.15.6  预习要求
    3.15.7  实验报告
    3.16  实验实训十六 光弹性法测应力集中系数
    3.16.1  实验实训目的
    3.16.2  实验实训设备
    3.16.3  实验实训原理
    3.16.4  实验实训步骤
    3.17  实验实训十七 弹塑性应力与电测法的综合实验
    3.17.1  实验实训目的
    3.17.2  实验实训设备
    3.17.3  实验概述
    3.17.4  实验实训步骤
    3.17.5  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3.17.6  本实验的预习要求
    3.18  实验实训十八 组合实验台的综合实验
    3.18.1  实验目的
    3.18.2  实验实训设备
    3.18.3  实验概述
    3.18.4  多功能实验台的功能
    3.18.5  实验项目的说明
    3.18.6  实验实训步骤
    3.18.7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18.8  实验报告
    3.18.9  本实验的预习要求
    3.19  实验实训十九 真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3.19.1  实验实训目的
    3.19.2  实验实训设备及工具
    3.19.3  实验实训原理与装置
    3.19.4  实验实训步骤
    3.19.5  实验结果处理
    3.20  实验实训二十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1c测定
    3.19.1  实验实训目的
    3.19.2  实验实训设备
    3.19.3  实验原理
    3.19.4  实验实训步骤
    3.19.5  试验结果的处理
    3.21  实验实训二十一 光弹性的演示实验
    3.21.1  实验目的
    3.21.2  实验设备
    3.21.3  实验原理与装置
    3.21.4  实验步骤
    第4章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4.1  统计分析的相关概念
    4.1.1  偶然因素与随机变量
    4.1.2  母体、个体和子样
    4.1.3  真值与平均值,中值
    4.1.4  标准差与方差
    4.1.5  正态频率函数
    4.1.6  直线拟合
    4.2  误差的分类
    4.2.1  系统误差
    4.2.2  偶然误差
    4.2.3  过失误差
    4.2.4  相对误差的估计
    4.2.5  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
    4.3  测定量误差的表示法
    4.3.1  误差的分布规律
    4.3.2  误差的表示方法
    4.3.3  应用举例
    4.3.4  间接测定误差
    4.4  实验数据的处理
    4.4.1  有效数据
    4.4.2  数值修约规则
    4.4.3  进舍规则 —— 四舍六入五成双法则(Ⅰ单位修约)
    4.4.4  0.5及0.2单位修约
    4.4.5  最终测量结果修约
    4.5  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
    4.5.1  单位和量纲
    4.5.2  量纲分析
    4.5.3  相似理论
    第5章  实验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一  材料在轴向拉伸时力学性能检测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实验实训二  材料在轴向压缩时力学性能检测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实验实训三  金属扭转实验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仪器和工具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四、实验实训步骤
    五、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六、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七、实验实训结果的讨论和思考
    实验实训四  剪切模量G的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仪器和设备
    三、试件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
    五、实验实训步骤
    六、加载方案
    七、原始数据及其处理
    八、误差分析
    九、思考题
    十、实验实训后,试提出感想和建议
    实验实训五  简支梁纯弯曲部分正应力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四、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五、实验实训后,试提出感想和建议
    实验实训六  简支梁纯弯曲部分挠度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四、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五、实验实训后,试提出感想和建议
    实验实训六  简支梁纯弯曲部分挠度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四、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五、实验实训后,试提出感想和建议
    实验实训七  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五、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六、实验实训后,试提出感想和建议
    实验实训八  细长压杆稳定性测定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设备和工具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实训数据记录及其处理
    五、实验实训结果分析
    六、讨论,心得
    实验实训九  主应力实验
    一、实验实训目的
    二、实验实训仪器和装置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