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植物分子药田 (加)王爱明,(加)马生武 主编;安胜军 等 译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加)王爱明,(加)马生武 主编;安胜军 等 译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加)王爱明,(加)马生武 主编;安胜军 等 译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字数:397000.0
    • 页数:22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49075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植物分子药田

    作  者:(加)王爱明,(加)马生武 主编;安胜军 等 译 著
    定  价:98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225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49075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植物分子药田:现状与展望》就植物分子药田这门生命科学新兴学科的学科原理、近期新研究方法,学科发展瓶颈以及学科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该书共计十二章,分别讨论了植物分子药田目前的总体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利用稳定的转基因植物进行治疗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细胞悬浮培养、叶绿体、瞬时表达和病毒介体等,用来生产蛋白的植物叶片及其富有潜力的叶片替代品--植物种子和藻类等,植物提取药用蛋白和工业蛋白,作为分子药田基本环节的下游处理和公众安全顾虑的消除等。

    作者简介

    王爱明,博士(国籍:加拿大)王爱明博士于1999年获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学博士学位。随后的四年中,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植物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专注于小麦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2003年,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的加拿大农业部南方作物保护和食品研究中心做高级研究员。同年,被任命为西安大略大学生物系兼职教授。王爱明博士的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技术、分子病毒.植物互作关系、开发新型抗病毒策略,以及分子药田领域中植物病毒的潜在应用。

    马生武,博士(国籍:加拿大)马生武博士在天津南开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硕士学位之后,于1988年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获得细菌遗传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在加拿大农业部伦敦中心接受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方面的研究训练。目前,马生武博士不仅是罗森健康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及西安大略大学生物系和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植物分子药田:概述
    1.1引言
    1.2植物表达系统概述
    1.2.1转基因植物
    1.2.2叶绿体转化的植物
    1.2.3瞬时表达
    1.2.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1.3增加植物中外源蛋白累积的策略
    1.3.1提高转录水平
    1.3.2提高翻译水平
    1.3.3亚细胞定位
    1.3.4融合蛋白表达策略
    1.4从植物中回收重组蛋白的技术和策略
    1.4.1亲和融合为基础的蛋白质纯化
    1.4.2非亲和为基础的蛋白质纯化
    1.4.3高水平表达和纯化植物生产蛋白质的新方法——大豆凝集素融合系统
    1.5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的疫苗诱导口服耐受治疗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
    2.1引言
    2.2口服耐受及其对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潜力
    2.3转基因植物表达的疫苗作为口服耐受诱导的一种新型策略
    2.4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糖尿病相关自身抗原治疗1型糖尿病
    2.4.1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谷氨酸脱羧酶(GAD)并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4.2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胰岛素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5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关节炎相关抗原治疗关节炎
    2.5.1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II型胶原肽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5.2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sp)65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6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过敏原通过口服耐受治疗过敏性疾病
    2.6.1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全长抗原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6.2利用转基因水稻表达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表位蛋白通过黏膜给药途径诱导口服耐受
    2.7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白介素-10通过口服给药途径治疗炎性肠道疾病(IBD)
    2.8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
    3.1引言
    3.2利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重组蛋白
    3.2.1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重组蛋白的特性
    3.2.2建立转基因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
    3.2.3转基因本氏烟草细胞悬浮培养
    3.3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重组蛋白的优化
    3.3.1宿主系统
    3.3.2基因转化方法
    3.3.3基因表达系统
    3.3.4重组蛋白的稳定性
    3.3.5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3.4.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技术进步
    3.4.1生物反应器系统
    3.4.2生物反应器操作参量
    3.4.3生物反应器的过程优化
    3.4.4扩展参量
    3.5商业化现状
    3.6未来应用前景
    3.7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叶绿体生产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
    4.1引言
    4.2叶绿体表达疫苗抗原
    4.2.1细菌抗原
    4.2.2病毒抗原
    4.2.3原生动物抗原
    4.2.4自身抗原
    4.2.5兽用药的发展
    4.3利用叶绿体表达疫苗抗原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5章用于分子药田的种子表达系统
    5.1引言
    5.2低成本高效益并且更安全的重组蛋白生产系统的需求
    5.3通过改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稳定积累来提高种子生产重组蛋白的产量
    5.3.1通过转录因子的共表达或者化学品刺激开启基因转录的诱导系统
    5.3.2改变种子“蛋白质组平衡”以提高重组蛋白水平
    5.3.3提高转录稳定性、加强翻译和共翻译过程及从基因到蛋白质调控路径的协同作用
    5.3.4利用亚细胞定位和其他翻译后策略提高种子内重组蛋白的稳定积累
    5.4控制种子中重组蛋白的Ⅳ.糖基化
    5.4.1高甘露糖末端人糖蛋白的生产
    5.4.2“人源化”(复合型)N-聚糖重组蛋白的生产
    5.5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藻类:分子药田中高等植物系统的替代品
    6.1藻类及其分类
    6.2微藻生物技术方法
    6.2.1基因转化
    6.2.2筛选标记、报道基因和启动子
    6.2.3密码子使用和基因结构
    6.2.4转录后的基因调控
    6.2.5培养
    6.3微藻中表达的重组蛋白
    6.3.1衣藻内表达的蛋白质
    6.3.2在其他微藻中表达的重组蛋白
    6.3.3藻类作为异源表达系统的优势
    6.4藻类用于分子药田的未来和展望
    6.4.1重组蛋白
    6.4.2微藻中生产的其他产品
    参考文献
    第7章疫苗和治疗性抗体在植物中的生产
    7.1引言
    7.2重点产品——为什么是抗体和疫苗?
    7.2.1植物中生产的抗体
    7.2.2植物中生产的候选疫苗
    7.3生产技术的近期新进展
    7.3.1产量优选化及其回收优化
    7.3.2植物聚糖的应对策略
    7.3.3下游加工工艺和生产规范
    7.4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植物中工业蛋白的生产
    8.1引言
    8.2酶个案研究
    8.2.1淀粉酶
    8.2.2木聚糖酶
    8.2.3氧化/还原酶
    8.2.4纤维素酶
    8.3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农杆菌渗入法瞬时表达系统及其在分子药田中的应用
    9.1引言
    9.2植物表达系统
    9.2.1农杆菌渗入法
    9.2.2病毒表达
    9.2.3基因沉默和抑制
    9.2.4针管注射法与真空渗入法
    9.3在分子农业中的应用
    9.3.1疫苗
    9.3.2抗体
    9.3.3利用融合提高积累和纯化效率
    9.4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分子药田中植物病毒介导的表达
    10.1引言
    10.2DNA病毒介导表达
    10.2.1花椰菜花叶病毒
    10.2.2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
    10.3RNA病毒介导表达
    10.3.1烟草花叶病毒(TMV)
    10.3.2豇豆花叶病毒(CPMV)
    10.3.3马铃薯X病毒(PVX)
    10.3.4马铃薯Y病毒属
    10.4病毒介导的抗体表达
    10.5病毒介导的疫苗表达
    10.5.1预防性疫苗
    10.5.2治疗性疫苗
    10.6由病毒介导具有其他功能的重组蛋白表达
    10.7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转基因植物系统的下游加工:蛋白质回收和纯化策略
    11.1引言
    11.1.1种子系统
    11.1.2叶片系统
    11.1.3生物反应器系统
    11.2下游加工
    11.2.1分离
    11.2.2提取方法
    11.2.3固液分离
    11.2.4预处理和调节
    11.2.5纯化
    11.3工艺经济
    11.4结论
    参考文献
    第12章转基因植物分子药田的生物安全
    12.1引言
    12.2生物安全和风险评估方法
    12.3转基因农业植物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的要素
    12.4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相互影响
    12.4.1宿主植物的特性
    12.4.2防护和约束措施
    12.4.3其他风险管理措施
    12.5观察和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