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2版) 韩茂莉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韩茂莉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茂莉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数:405000
    • 页数:36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33820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第2版)

    作  者:韩茂莉 著
    定  价:69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页  数:360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1338209
    主编推荐

    1.作者为侯仁之弟子,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2008年获评国家精品课,2019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一流课程。 2.学科交叉,内容丰富:涉及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涵盖中国历史地理核心问题,呈现中国历史发展大脉络。 3.深厚读者基础:作者在喜马拉雅、智慧树、慕课都有广受欢迎的历史地理课程,读者粉丝众多。首版销量超12万。 4.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论述流畅,娓娓道来,配有数十幅贴合内容的插图,更直观有趣。

    内容简介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韩茂莉,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地理。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2008年获评国家精品课,2019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一流课程。 代表作品:出版《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 绪论
    ——昨天、前天的地理

    第二讲 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说起
    一 史前时期聚落的环境选择
    二 聚落环境选择与人类生产方式
    三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持续使用时间与环境容量

    第三讲 从“中国”到中国
    ——地理视角下的历代疆域变迁
    一 “中国”的含义及其空间变化
    二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及其地理基础
    三 清代晚期的疆界条约与疆域变迁
    四 关于疆域问题的余论

    第四讲 冷暖时空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植被的地理分布
    一 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干湿之变
    二 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变化与重要农业生产界限

    第五讲 民生与大地
    ——历史农业地理背景下的人类活动
    一 历史时期人类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
    二 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

    第六讲 复栽与插秧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北方移民的技术贡献
    一 从易田制到土地连作
    ——江南土地利用率第一次提升
    二 从水稻秧播到稻麦两熟制
    ——江南土地利用率第二次提升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环境选择与南移时间

    第七讲 大河大江
    ——江河湖泊演变与人类活动
    一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变迁
    二 关于历史时期黄河水患原因的探讨
    三 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水道变迁
    四 长江中下游湖泊变迁

    第八讲 移动的牧场
    ——畜牧业的地理空间与草原游牧方式
    一 非农业民族的地理分布与经济生活方式
    二 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与游牧业诞生
    三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
    四 各有分地与游牧区域

    第九讲 政治的空间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
    一 分封制与政治空间管理
    二 郡县制与地方行政管理

    第十讲 空间的政治
    ——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一 “随山川形便”行政区边界
    二 “犬牙交错”行政区边界
    三 “随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划界原则对当代的影响

    第十一讲 千古足音
    ——华北、内蒙古、东北三大区域的道路系统
    一 太行山东麓道路与重要战例
    二 华北平原通向内蒙古的道路与重要战例
    三 燕山山脉与华北通向东北的道路
    四 黄河中下游地区陆路交通

    第十二讲 蜀道通西南,丝路达西北
    ——西北、西南道路交通
    一 “关中”的得名与道路系统
    二 川陕交通道路走向与重要战例
    三 西南地区交通道路与民族经济文化
    四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第十三讲 舟楫千里
    ——运河与水路交通影响下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一 运河的开凿与主要运河的流向
    二 天然河道的利用

    第十四讲 根本之地与四战之地
    ——地理形势与古代战略空间的演变
    一 从西向东的政治空间与战略进程
    二 从北向南的人口流动与军事交锋
    三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战事与长城的地理学意义

    第十五讲 都邑春秋
    ——城市地域空间格局与都城内部结构
    一 城市产生、发展的地理过程
    二 中国古代城市地域空间格局
    三 中国早期城市形态与重要古都平面布局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