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永远的清华园 宗璞,熊秉明 编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宗璞,熊秉明 编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宗璞,熊秉明 编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9-01
    • 字数:453000
    • 页数:41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16610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永远的清华园

    作  者:宗璞,熊秉明 编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1日
    页  数:414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1166109
    主编推荐

    《永远的清华园》各文传主都是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目前鼎鼎大名的人物,如王国维、陈寅恪、梅贻琦、蒋廷黻等等;各文的作者,现在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享誉于世,如杨振宁、宗璞、熊秉明、王元化等。
        《永远的清华园》配上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地图、档案、手迹等(除了作者们提供的之外,还有些图片来自清华校史馆、清华档案馆),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历史;尤其是本书腰封,展开后是1927年清华园全图,极具收藏价值。书名为著名学者、教育家顾毓琇亲笔题写。

    内容简介

    《永远的清华园》汇集了清华子弟对其父辈的回忆文章。文章的主角,包括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冯友兰、梅贻琦、罗家伦、叶企孙、陈岱孙、蒋廷黻、潘光旦、闻一多、朱自清等35位鼎鼎有名的学者与教授。是他们,共同奠定了近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的根基。也正是他们,使得20世纪上半叶的清华所以为清华。
    他们的子女、本书的作者们--杨振宁、邓稼先、王元化、冯锺璞(宗璞)、熊秉明等--成长于荷影蝉声的水木清华,成年后相继在各自的领域建立了杰出功绩。他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回忆老清华和"五四"后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父辈的精神就在回忆里得到圣洁的升华。这一群后来者使清华园精神永续,所以为"永远的清华园"。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有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著名作家。
    熊秉明(1922—2002),有名数学家熊庆来之子,旅法画家、雕塑家。
    侯宇燕,1973年生,作家、文化学人。

    精彩内容

        近来有出版社约我写有关“曾闪烁在学界的繁星,已经作古的清华学者”的回忆文章。家父曾在清华工作过,我就忝列门墙算个清华子弟吧,似有责任与义务写写家父的活动。奈时隔多年记忆已淡漠,有的事情发生在我出生之前,是听说的,我当尽量仔细回忆,查找资料力争确切。
         也许有的人还记得,1928―1930年间在清华园乙所里住着一位身材颀长、性情温和、常常叼个大烟斗、有儒者风度的山东人,他就是家父杨振声。
         杨振声,字今甫,1890年11月24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水城镇。他善良耿直、平易近人,他热爱祖国、光明磊落,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明,他思想开明、同情革命,这可能跟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他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蓬莱水城,曾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将null

    目录
    序一(张岱年)
    序二(宗璞)
    王国维在清华园(王登明)
    重返清华园日记(王元化)
    父亲和我——忆先父马约翰先生(马启勋)
    永在心头的温暖(马谙伦)
    墨香依旧——怀念先父张子高教授(张滂)
    天南地北坐春风——怀念先父梅贻琦校长(梅祖彦)
    先父陈寅恪失明的过程(陈流求、陈美延)
    关于我的父亲——杨振声(杨起)
    清华——父亲(虞佩曹)
    回忆父亲邓以蛰(邓稼先)
    毕生创新的赵元任先生(赵新那)
    我父亲的音乐生活(赵如兰)
    父亲之风(熊秉明)
    父亲熊庆来先生的一些往事(熊秉衡)
    父亲冯友兰先生收集的兵器(冯鍾辽)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宗璞)
    父亲和我(杨振宁)
    父亲的回忆(杨振汉)
    "好像初出笼的包子"一一记李济二进清华园(李光谟)
    李济与《仁友会史略》(李光谟)
    晚风习习忆亲情——怀念父亲吴有训(吴再生)
    父亲曹靖华的清华岁月(曹彭龄)
    父亲罗家伦在清华(罗久芳)
    北院七号——忆叔父叶企孙(叶铭汉)
    人格的升华——父亲朱自清在清华(朱乔森)
    融入山川的怀念——忆父亲冯景兰先生(冯娃芸)
    岁月难磨慈父情(闻立雕)
    养育与熏陶——父亲引导我走向艺术之路(闻立鹏)
    回忆父亲潘光旦先生(潘乃穆)
    清华园往事——忆父亲俞平伯先生(俞润民)
    世纪同龄人——忆大舅陈岱孙(唐斯复)
    回忆父亲钱端升二三事(钱仲兴)
    清华经历竟疑梦——追忆父亲浦薛风教授(浦丽琳)
    回亿父亲毕树棠(毕可松)
    生活从这里开始——忆我儿时清华园(唐绍明)
    忆父亲,忆儿时(吴清可)
    “教育原来在清华”——追忆我的父亲吴文藻(吴冰)
    情系清华——忆父亲周培源先生(周如苹)
    魂牵梦绕忆清华——忆父亲浦江清先生(浦汉明)
    清华园印象(李 岫)
    亲切的回忆——纪念我的父亲余瑞璜教授(余理华)
    务实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忆父亲赵访熊先生(赵南元)

    附:
    《永远的清华园》约稿信(宗璞、熊秉明)
    读者来信撷芬——美籍华人汪复强先生的信
    清华的风与清华的根——重读《永远的清华园》(侯宇燕)
    重版后记(侯宇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