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传承:认知与宗教人类学的探索 杨德睿 著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德睿 著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7-0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德睿 著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7-0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7-01
    • 页数:353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16154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传承:认知与宗教人类学的探索

    作  者:杨德睿 著 著
    定  价:49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01日
    页  数:353
    装  帧:简装
    ISBN:978710016154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认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传承的一番尝试。本书的立论基础,源于法国人类学家Dan Sperber在新演化论(Neoevolutionsim)和社会生物(Sociobiology)的启发下提出、倡导的“文化传承(Cultural Transmission)研究”,主张“传承”是解释文化的演化与现状的核心范畴,并进而提出“表征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模型来将其操作化。这也是中文世界里靠前本用这一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宗教现象的人类学著作。依据“表征的流行病学”模型,本书的靠前部分“传承的制度与经济环境”是很贴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一个部分,由四篇探讨道教学院这种现代学校教育模式(modern schooling)的论文构成。本书的第二部分“传承的媒介”讨论文化在特定语境中采取的表征形式和传输形式。第三部分“传承的信息单元”null

    作者简介

    杨德睿,1967年生于台湾地区地区台北,1993年获台大政治学硕士,199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2003年获英国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博士,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学术兴趣主要在于宗教人类学,旁及政治、经济、教育与认知的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地点分布于台湾地区地区、上海与新加坡,近期的研究课题集中在华人宗教,特别是与道教有关的民间宗教的研究。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传承的环境
    章 当代中国道士培训教程的特征与意义
    一、传统道士教程及其知识论
    二、现代道教学院教育
    三、分析与结论
    第二章 现代学校教育与时间意识的革命:以道教学院为例
    一、何谓时间意识?
    二、传统道教的泛灵论时间意识
    三、当代道士的时间意识的改变
    四、结论
    第三章 当代道教宫观经济的转型
    一、背景:上海市的道教及其从业人员
    二、出发点:公共部门经济学
    三、打破大锅饭
    四、效法散居道士转向市场经济
    五、“香头”的礼物经济和贡赋经济
    六、摹仿香头的做法
    七、学习成为仙官:通往一种独特的综合
    八、结论
    第四章 口语、影像与新媒体时代的道教传习
    一、缘起:道学院学生风格的变化
    二、新风格的习得
    三、口语文化与认同感
    四、新媒体时代宗教:创新抑或复古
    传承的媒介
    第五章 仪式音乐与道教的传习:一种认知人类学的观点
    一、现象:音乐被视为道士入门的首要学习科目
    二、虚构的经济理性解释
    三、音乐作为道士身份的标识
    四、科仪音乐作为道法入门的桥梁
    五、结论
    第六章 华北乡居民众的宗教偏好:对河北蠡县弘阳教三派的比较研究
    一、前言:课题和理论视角
    二、背景:弘阳教简介
    三、进入田野:目前蠡县的弘阳教
    四、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放生:在市场和公园间上演的佛法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选定
    二、放生法门的历史建构
    三、今日南京的放生
    四、放生法门何以殊胜:训练、“利益”或“感应”
    五、结论
    传承的信息
    第八章 事、功、斗:河北无极县某村的“迷信”的理论意涵
    一、平坦、均质的地理与社会景观
    二、作为异质性空间的“俗民宗教”或“迷信”
    三、总结和讨论
    第九章 在家、回家:冀南民俗宗教对存在意义的追寻
    一、无极县S村:分化张力与道德危机
    二、保家:香门的存在主义
    三、是乔木还是蓬草
    四、蠡县南部的混元门
    五、结论
    第十章 从超验到通俗:弘阳教诉求主题变迁的研究
    一、弘阳教简史
    二、离散与回归:弘阳教论说的基本图示
    三、内卷化和异化
    四、隐没和延续
    五、结论
    第十一章 “血湖”研究刍议
    一、“血湖”的前世:从“目连救母”到“血盆”
    二、“血湖”的诞生
    三、“血湖”的发展
    第十二章 邪恶的母亲:苏州上方山太姆崇拜研究
    一、序论:女神崇拜的两面性
    二、太姆崇拜的源起
    三、太姆的正统化工程及其失败
    四、上方山太姆的民间形象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