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经典与意义 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 刘丰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丰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丰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12-01
    • 字数:356000
    • 页数:38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271076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典与意义 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

    作  者:刘丰 著
    定  价:13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页  数:38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271076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在早期儒学的研究中,如何在吸收、借鉴新发现简帛资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已有文献在战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对于战国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书以礼为切入点,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礼记》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价值,将其放在孔子之后,尤其是孔孟之间、孟荀之间的思想史发展过程中,以《礼记》为主要资料来进一步分析、落实早期儒家的分化与发展,同时以礼为沟通思想、经典与社会的桥梁,来深化礼学思想以及早期儒学史的研究,并由此探讨哲学与历史、哲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哲学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礼记》与早期思想史的研究

    第一节 古文《记》与刘向整理的古文《礼记》

    第二节 刘向古文《礼记》与二戴《礼记》之关系

    第三节 《礼记》的分类

    第四节 《大戴礼记》的分类

    第五节 《礼记》与早期儒学史的研究

    第一章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展开

    第一节 “无体之礼”:先秦礼学思想的发展与转向

    一 礼与“无体之礼”

    二 “无体之礼”与礼学思想的转向

    三 从《孔子闲居》看战国时期儒学的分化

    第二节 从《儒行》到《儒效》:先秦儒学的发展与转折

    一 《儒行》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二 《儒行》的学派归属

    三 《儒行》与战国时期儒学主流思想的冲突

    四 《荀子》的政治哲学转向

    第三节 《礼记·经解》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 “六经”合称的形成及其在儒学发展中的意义

    二 《经解》的思想渊源及其与荀子学派的关系

    三 《经解》首章的结构

    四 《经解》中的“六经”次序及其意义

    五 《经解》篇的整体结构

    第四节 《礼记·乡饮酒义》的方位图式及其思想史意义

    一 《礼记·乡饮酒义》的学术意义

    二 《乡饮酒义》的方位安排及其意义

    三 从《乡饮酒义》看礼学与易学的结合

    四 《礼记·乡饮酒义》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章 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

    第一节 “为民父母”与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

    一 先秦儒家“为民父母”的思想渊源与演变

    二 “为民父母”与礼治思想

    三 “为民父母”与亲亲尊尊的整合

    四 余论

    第二节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在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意义

    一 周公“摄政称王”的相关史料分析

    二 北宋儒学发展中的周公“摄政称王”

    三 周公“摄政称王”的政治哲学意义

    第三节 战国时期儒家的变礼思想——以国家政权转移的理论为中心

    一 禅让

    二 革命

    三 王鲁

    四 选举

    五 余论

    第三章 早期儒家历史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制造“三代”——儒家“三代”历史观的形成*代命运

    一 儒家“三代”史观的形成

    二 “三代”的模式化及其内在机制

    三 “三代”与历史循环论

    四 “三代”史观*代命运

    第二节 《礼记·礼运》与战国时期儒家历史哲学的建构

    一 战国时代儒学所面临的挑战

    二 从礼的起源与功能看礼的普遍性

    三 礼的普遍性——“大同”之世也有礼

    四 “大同—小康”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别

    第三节 早期儒家的历史思想与历史哲学——以战国时期的“文质”论为中心

    一 “文质”论的产生及其含义

    二 “五德”说与“三统”说

    三 “文质”论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礼与战国社会的整合

    第一节 《周礼》的成书与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

    一 战国时期统一思潮的勃兴与天子礼的制定

    二 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演进看《周礼》的成书

    三 从战国时期儒家所设计的王礼看《周礼》当中王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天秩论与社会秩序模式及整合

    一 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统一的方式

    二 等级的分途与社会成员的流动

    三 礼论对等级秩序的维护

    四 礼与社会秩序的整合

    第三节 “乐统同”及其社会功能

    一 礼乐与“中和”

    二 乐的等级与秩序

    三 乐与社会秩序的整合

    结语: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