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华图像文化史 韩丛耀 主编;张翀 著 艺术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韩丛耀 主编;张翀 著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丛耀 主编;张翀 著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6-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字数:450千字
    • 页数:36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790486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中华图像文化史

    作  者:韩丛耀 主编;张翀 著
    定  价:198
    出 版 社: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36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790486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华图像文化史·先秦卷》以“史”为经,以“图”为纬,调动考古学、美术学、文献学、图像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多视角、多方面地对先秦图像做出立体解读,透视先秦时期丰富的图像含义。
    先秦卷从夏、商、周时期的社会背景入手,借助相关文献、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图、文互证的模式,从先秦时期的图像总貌及其生产、传播、符号解码几大方面展开讨论,进而更加详细、深入地探究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器物上图像的意义、影响与发展。

    作者简介

    张翀:张翀,长于秦,客于京。幼承庭训,临池不辍。壮而从学,入西北大学考古门。以青铜器金文之学获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事早期美术史及金石书法研究,偶涉丹青铁笔。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在读博士。著有学术专著三部,另有古物书画艺文随笔十数篇。
    韩丛耀:南京大学历史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图像传播学者。曾获得第四届中华很好出版物奖,重量教学成果二奖,两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优选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奖),三次获得省部级很好社科成果奖。“中国影像史”丛书、“中华图像文化史”丛书主编。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夏、商、周图像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夏、商国家的确立
    一、铸鼎象物――国家形成的图像表达
    二、文字强权下的弱势――文字的图像意味
    第二节 以殷墟为代表的商代晚期风尚
    一、殷墟之前的商代图像
    二、三层满花铜器的图像内涵
    第三节 商周之间的复古
    一、武成之间的图像文化
    二、殷人后裔的器作传承
    第四节 昭穆时期西周本体文化的确立
    一、郁郁乎文哉――周人图像文化
    二、岐周、宗周、成周的“三周”文化成熟独立
    第五节 春秋清新生活风
    第六节 战国争雄的功利之心
    小结
    第二章 先秦图像总貌论述
    第一节 “礼制中的美术”的实质
    一、图像文化的礼制
    二、微乎其微的美术色彩
    第二节 图像应用领域与类型
    一、从工艺品至公共场所,再至陵墓空间的三级场域
    二、铜器的造型与图案
    三、金文的图像文字及其铜镜图案、漆画、陶器纹饰
    第三节 先秦图像的形式构成
    一、铜器上的图像演进
    二、玉器的图案
    第四节 图像的历史传承、脉络与演化
    一、图案从陶木器过渡至铜器
    二、铜器图像的反作用
    三、漆器图像的类书画表达
    小结
    第三章 先秦时期图像生产的场域
    第一节 先秦图像生产场域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先秦图像生产的社会环境
    一、先秦图像的地域影响及人员
    二、先秦图像的色彩选择
    第三节 先秦图像材料与绘制器具
    一、铜、玉的来源
    二、另娄的绘笔
    第四节 先秦图像工艺与技法
    一、青铜图像的模件――模范
    二、陶范烧制的温度及其冶铸
    三、其他
    小结
    第四章 先秦图像传播场域
    第一节 先秦图像创作观念的传承与转变
    一、图像文化中的殷代遗族
    二、殷周不同作风对图像的偏好
    第二节 先秦图像传播与流通的社会环境
    一、京畿与地方方国的图像互动
    二、楚文化的图像蔓延
    三、仿铜陶礼器的心结
    第三节 先秦图像文化的社会需求及影响
    一、图像文化敬神的狞厉的解说
    二、图像文化娱人的欢乐
    小结
    第五章 先秦时期象征性符号解码
    第一节 “饕餮”图案的神性
    第二节 夔凤交替与龙鱼变化
    第三节 金文“珏”字与“亚”形墓葬
    第四节 负重的力士
    第五节 图形文字琐谈
    小结
    第六章 青铜图像之辉
    第一节 铜器制作的历史传承
    一、商周青铜器制作
    二、青铜器微弱的工艺美术意味
    三、图画式铜器的出现
    第二节 铜器及其图像的形式与场域
    一、孝民屯的制铜作坊及其他
    二、墓葬铜器的模糊性
    第三节 铜器造型意味
    第四节 铜器纹饰的图案解读
    一、器形与图案的关联
    二、以双身龙纹为例讨论图像与文本的互证问题
    三、母题纹饰的内涵
    小结
    第七章 玉石琢痕之像
    第一节 玉石文明辉映青铜之光
    第二节 时代性与地域性
    第三节 商周玉雕的图像
    第四节 春秋战国玉石图像
    第五节 玉石图像的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八章 以漆作画
    第一节 时代性与地域性
    第二节 漆器图像的风格与传统
    第三节 艺术成就与影响力
    第四节 漆画中图像的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九章 工艺装饰图像
    第一节 从契刻到刻划的书艺
    第二节 铜镜图像的宇宙观器物工艺与图像装饰
    第三节 服装与饰品的社会风尚
    第四节 白陶――朴素中的华贵
    小结
    第十章 宗教与民族艺术图像
    第一节 《山海经》的图形意象
    第二节 卜骨上的装饰
    第三节 青铜神人与神树
    第四节 融合与发展中的民族文化与图像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