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解构与重构 刑法分则类型化研究 胡先锋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胡先锋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先锋著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00:00:00
    • 版次:1
    • 字数:360千字
    • 页数:0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208491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解构与重构 刑法分则类型化研究

    作  者:胡先锋 著
    定  价:56
    出 版 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208491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从罪名解构入手,以罪名重构落脚,基于类型化观念审视刑法分则与罪名体系,从构成要件的字义、涵摄力、能指所指、语义交叉等角度重新诠释罪名关系与构成要件关系,意在建构一个上下位罪名、上下位构成要件的清晰层次。以中国刑法史成果、大陆法系基本犯罪类型、现代汉语指称范围等为基本参照,对现行刑法分则重新解读,探讨罪名类型化、构成要件类型化等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

    胡先锋,男,1972年生于天津市杨柳青镇周李庄(北京军区66军某部驻地),长于河北省丰宁县大阁镇南辛营(北京军区24军某部驻地)。1989~1993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攻读本科,1995~1998年于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师,重量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刑法学、刑法史、犯罪学、朗诵史等。2005年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09年荣获“中华诵”湖北赛区教师组三等奖;2010年、2012年两次荣获湖北省很好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著有《中国当代朗诵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刑法的历史与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罪名解构
    一、罪名解构的现象与展开
    (一)罪名解构的现象
    (二)罪名解构的展开
    二、类型化视野下罪名解构的路径
    (一)罪名解构的路径之一:减少构成要件数量
    (二)罪名解构的路径之二:缩小构成要件的内涵
    (三)罪名解构的路径之三:运用共犯原理
    (四)罪名解构的路径之四:运用二行为犯原理
    (五)罪名解构的路径之五:运用间接正犯原理
    第二章刑法类型化与刑法分则类型化
    一、古代刑法类型化
    (一)古老罪名
    (二)比附援用
    (三)“以某某论”“依某某论”或者“以某某罪论”
    (四)罪名分合
    二、我国当代刑法的类型化
    (一)当代刑法类型化的文献
    (二)当代刑法类型化的观点
    (三)当代刑法类型化分类
    (四)刑法学界的类型化努力
    三、刑法总则类型化与刑法分则类型化
    (一)刑法总则类型化
    (二)刑法分则类型化中的罪名类型化
    (三)刑法分则类型化中的构成要件类型化
    第三章刑法分则类型化与刑法分则用语类型化
    一、刑法分则类型化与语料选择
    (一)刑法分则用语的语料选择是刑法分则类型化的基石
    (二)刑法分则的语料选择与言说角度
    (三)刑法分则的语料选择与竞合
    二、刑法分则的语料选择与语言场域
    (一)语言场域对法益的塑造
    (二)语言场域对语义的影响
    三、刑法分则类型化与用语的涵摄力
    (一)罪名用语的涵摄力
    (二)构成要件用语的涵摄力
    四、刑法分则类型化与用语的形式逻辑
    (一)罪名用语的形式逻辑
    (二)构成要件用语的形式逻辑
    五、刑法分则中的能指与所指
    (一)立法原意存在吗
    (二)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鸿沟与弥合
    (三)能指之间的鸿沟与弥合
    (四)多个所指现象
    第四章刑法分则类型化的逻辑起点——解构的视角
    一、逻辑起点之一——现有罪名体系的混乱
    (一)不同时期的立法导致的混乱
    (二)相同行为构成不同罪名导致的混乱
    (三)法条顺序倒错导致的混乱
    二、逻辑起点之二——“确定罪名”存在的问题
    (一)不规范的“确定罪名”
    (二)不妥帖的“确定罪名”
    (三)没有动词的“确定罪名”
    (四)错误的“确定罪名”
    三、逻辑起点之三——警惕反类型化现象
    (一)警惕拟制规范
    (二)警惕拟制正犯
    (三)警惕增加罪名的建议
    (四)警惕评价不足和评价过度现象
    (五)警惕指称遗漏现象
    (六)警惕例示性构成要件的不足
    (七)警惕词汇外延泛化现象
    第五章刑法分则类型化的逻辑终点——建构的视角
    一、上位罪名的建构
    (一)侵犯通信自由犯罪类型
    (二)受贿犯罪类型
    (三)虐待犯罪类型
    (四)业务过失致死伤犯罪类型
    (五)故出罪(故意出人罪)类型
    二、构成要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与上位构成要件的建构
    (一)明显的属种关系
    (二)不明显的关系
    (三)变动中的关系
    (四)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
    (五)上位构成要件的建构:以武装力量、军人等为例
    刑法课堂欢乐多(代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