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基于程序正义的裁判文书公开研究 王梦宇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梦宇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梦宇著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00:00:00
    • 版次:1
    • 字数:210000
    • 页数:0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208297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基于程序正义的裁判文书公开研究

    作  者:王梦宇 著
    定  价:39
    出 版 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208297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基于程序正义的裁判文书公开研究》由王梦宇著。中国裁判文书网目前取得的实际效用有限。这部分归因于正式启用历时尚短等因素,但裁判文书公开研究仍应作出反思。裁判文书应当如何公开才能实现其功能,这是裁判文书公开的关键问题。已有的研究模式大多针对某个现实问题采用“发现某具体问题——解决某具体问题”的短板思维,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有单一性和偶然性,易出现“木桶效应”的弊端。裁判文书公开是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公开功能需要发现和解决的不仅是“某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束”。

    《基于程序正义的裁判文书公开研究》的主旨是以程序正义为视角,对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代表的裁判文书公开举措进行多维度的立体检视和系统性的程序建构。

    作者简介

    王梦宇(1989-),女,浙江杭州人。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学学士;2011年8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学博士(直接攻博)。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台湾地区大学法律学研究所访问交流。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法学理论、行政法学。

    精彩内容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现状概述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1.4 研究方法
    2 裁判文书公开是程序正义的增长点
    2.1 裁判文书的性质
    2.1.1 司法裁判的本质与目的
    2.1.2 作为言语行为的裁判文书
    2.2 程序正义的价值
    2.2.1 何谓“程序正义
    2.2.2 程序正义对共识性说服的价值
    2.2.3 程序正义对制度性说服的价值
    2.3 作为程序正义体现形式的裁判文书公开
    2.3.1 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
    2.3.2 程序正义在裁判文书公开中的实现路径
    2.3.3 裁判文书公开中的原则和方法论视角
    3 程序公开性原则:裁判文书公开的形式维度
    3.1 程序公开性的内涵与要求
    3.1.1 程序公开性的含义和内容
    3.1.2 程序公开性对裁判文书公开的内在要求
    3.2 裁判文书公开在程序公开性下的解构
    3.2.1 公开的时机
    3.2.2 公开的获取
    3.2.3 公开的例外
    3.3 以需求为导向重构形式之维
    3.3.1 基本型需求I:保障裁判文书公开的及时性
    3.3.2 基本型需求II:确保裁判文书的可获取性
    3.3.3 逆向需求:规范不公开的处理原则和程序
    3.3.4 期望型需求:提高检索和获取的便利性
    4 程序理性原则:裁判文书公开的实质维度
    4.1 程序理性的内涵与要求
    4.1.1 程序理性的含义和内容
    4.1.2 程序理性对裁判文书公开的内在要求
    4.2 裁判文书公开在程序理性下的解构
    4.2.1 制度层面的困境
    4.2.2 实践层面的不足
    4.3 透过认知心理重构实质之维
    4.3.1 对事实的纠正:厘清事实的层次结构
    4.3.2 对规范的检测:认真对待法律文本
    4.3.3 对结论的证立:具体论证事实与规范的等置
    5 程序参与性原则:裁判文书公开的过程维度
    5.1 程序参与性的内涵与要求
    5.1.1 程序参与性的含义和内容
    5.1.2 程序参与性对裁判文书公开的内在要求
    5.2 裁判文书公开在程序参与性下的解构
    5.2.1 案卷资料公开的缺失
    5.2.2 公众意见反馈的缺位
    5.3 利用参与心理重构过程之维
    5.3.1 刺激:公众对案卷信息的近用权
    5.3.2 反应: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5.3.3 抑制:引导公众理性参与
    6 责任性原则:裁判文书公开的保障维度
    6.1 责任性的内涵与要求
    6.1.1 责任性的含义和内容
    6.1.2 责任性对裁判文书公开的内在要求
    6.2 裁判文书公开在责任性下的解构
    6.2.1 问责的前提:责任配置不清
    6.2.2 问责的核心:问责程序缺位
    6.3 以激励为导向重构保障之维
    6.3.1 市场进路:制作责任清单
    6.3.2 公共政策进路:建立问责机制
    7 结语
    7.1 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程序范本
    7.1.1 公开的时机、内容和例外
    7.1.2 公开中的获取、检索和公众参与
    7.1.3 公开的相关设施和制度建设
    7.2 公众对公开程序的主张权
    参考文献
    附录:裁判文书公开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