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蹇蹇录 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日)陆奥宗光 著作 徐静波 译者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日)陆奥宗光著 | | 徐静波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日)陆奥宗光著| 徐静波译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7-01
    • 字数:180千字
    • 页数:262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0815136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蹇蹇录 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作  者:(日)陆奥宗光 著作 徐静波 译者
    定  价:49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页  数:262
    装  帧:精装
    ISBN:978720815136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陆奥宗光著的《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精)》是甲午战争时期时任日本外相的陆奥宗广关于甲午战争的回忆录。书中记述了日本自朝鲜东学道事件发生后,蓄意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开始,直至马关议和的全部历史过程,以及欧美各国对战争的干涉,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详细经过,为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陆奥宗光,日本外交官。和歌山县人。藩士出身。早年参加推翻幕府运动。明治维新后,在外国事务局任职,后历任兵库县、神奈川县知事、外务大丞等职。1888年任驻美公使。1892年任外务大臣。1894年参与策划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次午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参加马关谈判,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精彩内容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绪言
    第一章东学党之乱
    一、东学党之乱
    二、向朝鲜派兵的政府决定
    三、日中两国在朝鲜的权力争斗
    四、袁世凯、汪凤藻等人的谬见
    五、朝鲜国王向中国请求援兵
    第二章中日两国向朝鲜派遣军队
    一、《天津条约》
    二、中国就向朝鲜派兵一事照会我国,我国就公文中“保护属邦”一词的抗议
    三、我国政府就向朝鲜派兵一事照会中国政府
    第三章大鸟特命全权公使的归任以及就任以后朝鲜的形势
    一、大鸟特命全权公使的归任
    二、大鸟公使率领海军进入汉城
    三、欧美各国官民在朝鲜的情况
    第四章关于中日两国应派遣共同委员以促进朝鲜内政改革的提案
    一、政府关于向朝鲜派遣中日两国共同委员的决定
    二、经由中国驻朝鲜公使汪凤藻向中国提出向朝鲜派遣中日共同委员的建议
    三、中国政府对设立中日共同委员的异议
    四、日本政府对中国政府提出的第一次绝交书
    第五章关于朝鲜改革和中朝宗属关系的概述
    一、西欧新文明与东亚旧文明之间的冲突
    二、我国朝野对朝鲜内政改革问题的议论
    三、有关朝鲜问题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六章朝鲜内政改革的第一期
    一、中国将领叶志超致袁世凯的电报
    二、有关朝鲜内政改革的秘密训令
    三、大鸟公使对朝鲜内政改革的建议
    四、朝鲜国王发布罪己诏
    五、电令大鸟公使应采取最后手段
    六、大鸟公使向朝鲜政府送递最后通碟
    七、袁世凯突然回国、我国军队进人汉城、大院君入宫、朝鲜国王招大鸟公使进宫、宣战诏书
    第七章欧美各国的干涉
    一、俄国的劝告
    二、英国的调停
    三、美国的忠告
    第八章6月22日至开战期间的李鸿章的地位
    一、李鸿章的外交方策与军事计略
    二、李鸿章的经历
    三、长毛贼、捻匪和天津事件
    四、清帝下令查究李鸿章的失察失责
    第九章朝鲜事件与日英条约的修改
    一、条约修改的历史
    二、对条约修改案起草委员的诏书和对单方面对等条约系统的全面更改
    三、我国与英国再度开启条约修改的谈判和攘夷保守论的盛行
    四、英国政府表示在相关要求未得到满足前拒绝签订新条约
    五、我国政府对此的答复
    六、日英条约的签署
    七、旅顺口的屠杀事件与日美条约的关系
    第十章牙山以及丰岛之战
    一、朝鲜政府向欧美各国发布的有关中朝宗属关系的公文
    二、巨文岛事件
    三、牙山开战前的对朝政略
    四、“高隆”号事件和青木公使有关上述事件的电报
    五、英国政府有关上述事件的照会
    六、法制局长有关上述事件的报告
    七、胡兰德和维斯特雷吉两位博士的意见
    第十一章朝鲜内政改革的第二期
    一、临时条款
    二、日朝攻守同盟条约
    三、大院君的复仇政略
    四、金、鱼内阁
    五、改革派和军国机务处
    六、大院君及朝鲜内阁官员与驻朝中国军队将领密函的暴露
    七、日中两国军队各占一半朝鲜领土的格局
    八、内阁开会讨论对朝鲜的政略
    九、朝鲜的铁路和电信问题
    十、大鸟公使召回,井上伯爵赴任
    第十二章平壤以及黄海战役胜利的结果
    一、平壤、黄海海战后欧洲各国的舆论
    二、平壤、黄海海战后我国民众的舆论
    三、内外状况的冲突
    第十三章领事裁判制度与战争的关系
    一、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的区别
    二、英国人皮戈特的领事裁判论
    三、美国人乔治·卡梅隆及乔治·瓦尔德事件
    四、英国公使对上述事件的抗议
    五、日法两国政府对上述事件的争议以及美国方面的抗议
    六、佐世保抓扣检查所对英国商船“益生”号的审判
    七、长毛贼动乱时期欧美各国领事裁判权的滥用
    第十四章媾和谈判开始之前的中国以及欧洲列强的举动
    一、中国各省的总督和巡抚有关媾和得失的奏议
    二、德璀琳来神户
    三、德璀琳使命的目的
    四、英国政府试行欧洲列强的联合调停并以朝鲜独立和军费赔偿两项条件对我国提出再次调停
    五、对英国提议的复案
    六、我国政府对英国政府提案的答复
    七、英国政府联合调停案的失败
    八、德国皇帝嘲讽英俄对日中两国的态度
    第十五章日中媾和的开端
    一、美国政府提出友好调停
    二、我国政府对此的答复
    三、中国政府通过驻华、驻日美国公使向我国提出媾和谈判
    四、中国就任命张、邵两特使赴日本谈判一事照会日本
    五、我国朝野关于媾和条件的希望
    六、我国政府就与中国的媾和条件是否告知欧美各国展开讨论
    七、广岛大本营就媾和条件召开御前会议
    八、伊藤的奏疏与全权办理大臣的任命
    第十六章广岛谈判
    一、中国张、邵两特使的抵达
    二、第一轮广岛谈判
    三、第二轮广岛谈判及伊藤全权办理大臣的演说
    四、伊藤全权大臣与伍廷芳私下的谈话和张、邵两特使的
    回国
    第十七章马关谈判(上)
    一、中国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的来日
    二、李鸿章的遇袭与停战条约
    第十八章马关谈判(下)——媾和条约的签署
    一、我国向中国送达媾和条约草案
    二、中国全权大臣对此的答复
    三、我全权大臣对此的反驳
    四、李经方被任命为钦差全权大臣
    五、中国全权大臣对我条约草案提出修正案
    六、第五轮马关谈判和我全权大臣对中方修正案提出的修正案
    七、第六轮马关谈判
    八、第七轮马关谈判和媾和条约的签署
    九、交换媾和条约的批准文本
    第十九章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上)——我国对此的措施
    一、俄国的忠告
    二、在广岛行在所举行的御前会议
    三、舞子会议
    四、就三国干涉一事给西公使的第一次电令
    五、就上述事件给加藤公使的电令
    六、就上述事件给栗野公使的电令
    七、西公使的回电
    八、加藤公使的第一次回电
    九、加藤公使的第二次回电
    十、栗野公使的回电
    十一、高平公使的来电
    十二、给西公使的第二次电令
    十三、西公使的回电
    十四、京都会议
    十五、我国政府答应俄、德、法三国舍弃奉天半岛
    第二十章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中)——三国干涉的由来
    一、三国干涉前后,俄国的形势
    二、俄国政府建议日俄两国互相交换意见
    三、俄国公使希特罗握再次建议日俄两国互相交换意见
    四、西公使的机密信函
    五、三国干涉前后德国的形势
    六、青木公使来电报告德国突然改变态度
    七、高平公使来电报告德国与俄法结成同盟
    八、加藤公使来电报告与德国驻英公使谈判的情况
    九、三国干涉前后法国的形势
    第二十一章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结论
    一、辽东半岛交还后国人的不满
    二、当时的内外形势
    三、《圣斯特法诺条约》
    附录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对中日两国和战争的认识
    【精彩书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