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修订版) [奥]艾哈德·劳斯 著 邓敏、赵国星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奥]艾哈德·劳斯著 | | 邓敏、赵国星译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奥]艾哈德·劳斯著| 邓敏、赵国星译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7-01
    • 字数:329000.0
    • 页数:36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070862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装甲司令:艾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修订版)

    作  者:[奥]艾哈德·劳斯 著 邓敏、赵国星 译
    定  价:129.8
    出 版 社: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页  数:368
    装  帧:简装
    ISBN:9787510708626
    主编推荐

    二战经典图书,装甲战术专家的功过回忆录。 他出生于奥地利,军人生涯始于一战,最终却成为德军将领,跻身德国国防军“奥地利三大将”之一。 他从师长到集团军司令,转战四年,却在战争结束前最后一刻被解职; 他不是“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但却被美军誉为德军装甲战术专家; 他没有曼施坦因的生花妙笔,但笔耕不辍更胜后者,西方军界赞其为被埋没的将领。 全书语言生动,细节翔实,读之仿佛置身于东线战场。

    内容简介

    艾哈德•劳斯(1889—1956年)是一名奥地利籍德军将领。在苏德战争中他先后担任过第6装甲师师长以及集团军和集团军群级别的司令官,率部参加了巴巴罗萨行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第聂伯河沿岸、乌克兰西部等诸多地区的战斗。战争末期劳斯作为集团军司令官先后在东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地区指挥作战,并且成为德国国防军中少数被晋升为大将的奥地利军人之一。1945年劳斯被解职,战争结束以后被美军俘虏。被释放之后他开始笔耕不辍,先后撰写了诸多有关苏德战争的书籍和文章。1956年4月,劳斯病逝于维也纳。 本书讲述了劳斯从苏德战争爆发的*一天起到1945年春的全部经历。书中囊括了大量的战争细节,包括第6装甲师在冲向列宁格勒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考验,苏军在莫斯科周边进行冬季反击期间劳斯的战斗经历,他为斯大林格勒被围德军解围的战斗过程,以及战争末期他在德国境内所做的困兽之斗。 null

    作者简介

    艾哈德•劳斯将军,奥地利籍德国陆军一级大将,是德国在东线战场很有才华的指挥官之一,获得过铁十字勋章、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945年初他被拔擢为集团军群司令官。到战争结束之时,劳斯已经赢得了德国军队装甲战战术专家的威名——这也让他成为了美国陆军情报机关珍贵的俘虏。而在被美军羁押阶段,劳斯写下了自己在东线战场服役的详细回忆录。

    精彩内容

        第一章 入侵苏联
         失败的德国战争计划和准备
         侵苏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进行系统性的准备工作,而不是轻易开启战端后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冒险精神上。不幸的是,由于德国领导层目光短浅加之决策的根本性错误,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入侵苏联足以作为有史以来规模优选的但却是仓促发动的战争之一而载入史册。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国国防军优选统帅部(OKW)和陆军总司令部(OKH)根本没有长远计划。武装部队的高级将领和军事专家必须获得可能爆发战争地区的气候、地形,以及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条件相关的第一手材料,或者至少从中立国或友好国家那里得到类似的情报。国防军优选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很显然有足够的条件,了解俄罗斯欧洲部分和极北地区的相null

    目录
    鸣谢 英译者序 第一章 入侵苏联 失败的德国战争计划和准备 俄罗斯战区概况 1941年的红军 侵苏前夕的德国陆军 第6装甲师的战役准备 第二章 拉塞尼艾 战幕拉开 佩斯利尼斯伏击战 首次遭遇苏军重型坦克攻击 一辆坦克的阻击! 第三章 向俄罗斯推进 穿越波罗的海国家追击 突破斯大林防线 第四章 兵临列宁格勒 与大自然的战斗 保卫卢加河桥头堡的计划 桥头堡之战 致命的延误 突破! 突破列宁格勒防线 第五章 莫斯科 维亚济马 通往莫斯科的泥泞之路 从莫斯科撤退 第六章 冬季战争 第九集团军背后的危机 塔塔林卡:首轮进攻 瓦西列夫卡:一个滑雪旅的惨败 维亚索夫卡:一训练场式的诸兵种进攻 蜗牛式进攻 临时宣传 霍尔缅卡:最后的进攻 第七章:在斯大林格勒城外 重返苏联 在列车上突袭 波赫勒宾的坎尼之战 黄金桥 利用侧击保护侧翼 旋转的战斗 作为坦克圈套的桥头堡 两个装甲团扑空 两个步兵营胜过两个装甲团 突向梅什科瓦河 准备最后的突击 第八章 哈尔科夫与库尔斯克 防御与恢复态势 1943年4月10日态势 1943年6月30日前后态势 肯普夫集团军级支队的任务 库尔斯克:突破,7月5日 库尔斯克:突破第二和第三道防线,7月6日—7日 库尔斯克:冲向普罗霍洛夫卡,7月11日—16日 库尔斯克:撤往别尔戈罗德桥头堡,7月18日—22日 第九章 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 苏军在别尔哥罗德达成突破:7月23日—8月9日 顿涅茨河沿岸战斗:7月31日—8月9日 撤向哈尔科夫:8月9日—12日 哈尔科夫之战:8月13日—25日 第十章 乌克兰战役 退向第聂伯河 克列缅丘格 基辅突出部 化解圣诞攻势 加利西亚之战 第十一章 利沃夫之战 苏军战术的变化 区域防御战术 利沃夫之战 布罗迪灾难 从利沃夫撤退 喀尔巴阡之战 第十二章 东普鲁士 波罗的海沿岸的绝望形势 从立陶宛撤退 梅梅尔 在苏军突击之下苦撑的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区域防守 第十三章 波美拉尼亚 首次和希姆莱会面 东波美拉尼亚战局 波美拉尼亚预备师 战斗过程 再会希姆莱 在希特勒地堡 勇敢的例证 职业生涯的结论 第十四章 一个老兵最后的想法 作战命令 冬季战争的战术经验 维持战斗力 为什么德国输掉了苏德战争? 附录:艾哈德•劳斯大事年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