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萧红与鲁迅 袁权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袁权著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袁权著
    •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2
    • 印刷时间:2014-10-19
    • 字数:230.00千字
    • 页数:26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754237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华文出版社

    萧红与鲁迅

    作  者:袁权 著
    定  价:38
    出 版 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1日
    页  数:26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754237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民国作家萧红,被鲁迅称之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短暂而漂泊的一生留下近百万字经典作品,终成大器未曾有负鲁迅的期许。
    他们之间有师生之谊也有传承之道;鲁迅的欣赏、奖掖与扶持,萧红的早慧、勤勉与感恩,构筑成现代文学目前的一段感人佳话。
    《萧红与鲁迅》作者(袁权)潜心研读大量翔实资料,并在近期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和考订现代文学目前“父”与“女”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始末及后续影响,还原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既是对萧红创作成熟期精神源头的探寻,又从别一视角观照晚年鲁迅的情感世界。对坊问一些纷纭的说法,也有厘清或思考。

    作者简介

    袁权,祖籍江苏,生长于山东,现居北京。下过乡,进过工厂,做教师二十余年;1985年毕业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业余研读中国近现代文史资料,并有相关文论发表。作为萧红的超级粉丝,数十年来遍访作家生前所居留过的每个城市,探寻其足迹。

    精彩内容

        第―章从荒岛书店到内山书店
         第一节青岛:两个流浪文青投书鲁迅
         1934年9月,来自东北沦陷区的文学青年萧军和萧红旅居青岛,他们是在当年的6月15日,抵达这座海滨城市的。
         此前,他们在哈尔滨的日子已失去安宁。
         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扶持清废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东三省沦陷。萧军萧红因从事反满文化活动,受到当局的严密监控,他们自费出版的集子《跋涉》遭查禁;他们参与其中的“星星剧团”被解散;迫害和打击日益加剧,恐怖气氛越来越浓。反满抗日分子出逃、失踪、被捕和被杀的凶讯不时传来null

    目录
    序 肖凤
    引 言
    第一章 从荒岛书店到内山书店
    第一节 青岛:两个流浪文青投书鲁迅
    第二节 上海:鲁迅“即复”
    第三节 到上海去!到上海去!
    第二章 初到上海的土拨鼠
    第一节 窘迫与不适
    第二节 对“先生”和“太太”称呼的“抗议”
    第三节 向鲁迅求援
    第三章 初会
    第一节 终于收到鲁迅的约见信
    第二节 初见:从内山书店到吃茶店
    第三节 这些小事万不可放在心上
    第四章 第一次出席鲁迅邀请的宴会
    第一节 一封“豫广同具”的邀请信
    第二节 一件山寨版新“礼服”
    第三节 一桌新师友
    第四节 一张较为的纪念照
    第五章 作品初步得到鲁迅认可
    第一节 《生死场》送给官僚检查去了
    第二节 广也说问问您们俩的好
    第三节 鲁迅安抚萧红的焦虑
    第四节 两萧的文字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第五节 三个年轻人写信让鲁迅请客
    第六章 上海文坛初试啼声
    第一节 《小六》发表于《太白》
    第二节 我大约是“姑息”的一方面
    第三节 单独复信“悄吟太太”
    第四节 吟太太怎么样仍要困早觉么?
    第五节 鲁迅手稿的境遇……
    第七章 鲁迅继续助推
    第一节 为印制《八月的乡村》努力筹款
    第二节 鲁迅全家突然光临
    第三节 那稿是我寄去的
    第四节 文学社寄来了两篇稿费的单子
    第五节 她很坦率真诚还未脱女学生气
    第六节 贺贺你们的同居三年纪念
    第八章 与《生死场》有关
    第一节 悄吟太太的稿子退回来了
    第二节 久未得悄吟太太消息
    第三节 《生死场》的名目很好
    第九章 《生死场》出版前后
    第一节 您们俩先去逛公园之后……
    第二节 夜里写了一点序文
    第三节 索要鲁迅亲笔签名
    第四节 鲁迅和胡风高度评价《生死场》
    第五节 《生死场》带来不少的新奇与惊动
    第六节 萧红:新的名字新的里程
    第十章 一九三六年年初
    第一节 我们想在旧历年内邀些人吃一回饭
    第二节 小说写得不坏
    第三节 折翅的“海燕”
    第十一章 搬至鲁宅附近
    第一节 只为方便往来和不劳鲁迅过多写信
    第二节 和鲁迅一家如亲人般相处
    第三节 在鲁迅家结识史沫特莱
    第四节 制葱油饼为夜餐
    第五节 对萧红进行服饰搭配常识的启蒙
    第十二章 沐浴师恩
    第一节 被喻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第二节 签约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三节 联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第十三章 情殇
    第一节 感情之路亮起“黄灯”
    第二节 在痛苦中寻求出路
    第三节 病中鲁迅设家宴为萧红饯行
    第四节 远托异国
    第十四章 这是异国了!
    第一节 最初的东京
    第二节 彼此牵挂心有灵犀
    第三节 噩耗确认——我想一步踏了回来
    第十五章 归国之后
    第一节 拜墓
    第二节 撤离上海惜别许广平
    第十六章 逃亡路上忆和念
    第一节 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第二节 《万年青》和《逝者已矣!》
    第三节 和聂绀弩讨论小说学
    第四节 师从鲁迅的文学观
    第十七章 山城重庆
    第一节 要筹办名为《鲁迅》的刊物
    第二节 系列回忆美文的诞生
    第三节 枇杷山与塔斯社记者谈鲁迅
    第十八章 香港的蓝天碧水
    第一节 鲁迅六十诞辰的纪念活动
    第二节 临终之托
    第十九章 袅袅余音
    第一节 许广平的萧红之忆
    第二节 周家子孙话萧红
    第二十章 篇外缀语:他们是人世间美好的相逢
    附录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