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 (斯洛伐)马立安·高利克(Marian Galik) 著;刘燕 主编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斯洛伐)马立安·高利克(Marian Galik) 著;刘燕 主编著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斯洛伐)马立安·高利克(Marian Galik) 著;刘燕 主编著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5-01
    • 字数:346千字
    • 页数:37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3347189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福建教育出版社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

    作  者:(斯洛伐)马立安·高利克(Marian Galik) 著;刘燕 主编
    定  价:59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页  数:37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347189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马立安·高利克、叶隽编著、刘燕编译的《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收录了靠前知名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阐释与创造性误读。全书为中德文学、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来自中欧汉学家的“他者”视角。其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资料详实厚重、考证细致入微,结论具有启发性,充满真知灼见。作为尼采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很早汉学家,高利克先生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令人钦佩难忘。

    作者简介

    马立安·高利克,出生于斯洛伐克,1953-1958年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师从捷克汉学家普实克(Jaroslav Pruek,1906-1980),学习远东史和汉学,属于“布拉格汉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欧美享有盛誉的靠前比较文学学者。1958-1960年高利克到北京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吴组缃。除母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他精通英语、德语、汉语,同时也掌握俄语、拉丁语等。高利克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1898-1979)》《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翻译与影响: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等,并翻译出版了老合、茅盾等人的作品。2003年获斯洛伐克科学院优选荣誉奖,2005年获“亚历山大-洪堡奖”。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文学博士,教授,主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自序:我的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之历程
    第一部分论歌德与中国
    1932年:歌德在中国的接受与纪念活动
    歌德《神秘的合唱》在中国的译介与评论
    歌德《浮士德》在郭沫若写作与翻译中的接受与复兴(1919-1922)
    歌德《浮士德》中的哥特式房间和日本箱崎的一问陋室
    青年和他的“歌德的《浮士德》”
    冯至及其献给歌德的十四行诗
    冯至与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红楼梦》与“女儿性”
    第二部分论尼采与中国
    尼采在中国(1918-1925)
    尼采在中国(1902-2000)
    茅盾与尼采:从始至终(1917-1979)
    我的《尼采在中国》四十年(197l-2011)
    论《红楼梦》与尼采文本中的忧郁主题
    第三部分论里尔克与中国及其他
    汉宫“蓝花”:穿着捷克服饰的王昭君故事
    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论斯宾诺莎
    表现主义在中国:译介与评论
    里尔克作品在中国文学和批评中的接受状况
    附录他者的馈赠:马立安·高利克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