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脊柱矢状位平衡(从生理到病理治疗策略的关键)(精)/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法)皮埃尔·鲁苏利著 | | 海涌//李利//李危石//郑召民译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皮埃尔·鲁苏利著| 海涌//李利//李危石//郑召民译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4-29
    • 字数:472000
    • 页数:26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468718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脊柱矢状位平衡(从生理到病理治疗策略的关键)(精)/国际经典骨科学译著

    作  者:(法)皮埃尔·鲁苏利 著 海涌//李利//李危石//郑召民 译
    定  价:198
    出 版 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页  数:266
    装  帧:精装
    ISBN:9787504687180
    主编推荐

    《脊柱矢状位平衡——从生理到病理:治疗策略的关键》一书的著者Pierre Roussouly、João Luiz Pinheiro-Franco、Hubert Labelle、Martin Gehrchen教授等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脊柱矢状位状态的近期新研究进展,根据“从生理到病理”的概念,采用创新性逆向思维方式,尝试解决“从病理到生理”的临床实际问题。书中涉猎脊柱矢状位平衡的概述、生物力学、个体差异的标准值、病理学、非脊柱侧凸的脊柱失平衡、青少年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帧帧与时俱进、精彩纷呈、三维立体的脊柱矢状位平衡画面。

    内容简介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Thieme出版社,是一部系统介绍脊柱矢状位平衡相关理论和临床诊疗应用的专业参考书。书中所述包括脊柱矢状位平衡的概述、脊柱生物力学、个体差异的标准值、脊柱病理生理学、非脊柱侧凸的脊柱失平衡、青少年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等内容,涵盖了近年来有关脊柱矢状位平衡的近期新研究进展,根据“从生理到病理”的概念,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切实解决了“从病理到生理”的临床问题。本书内容系统,深入浅出,图表明晰,旨在为脊柱外科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脊柱矢状位平衡领域的历史发展、近期新进展、临床诊治等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海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副组长李利·解放军总医院完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全军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脊柱畸形精粹》杂志编委李危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分会全国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委会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篇 矢状位平衡
    第1章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历史背景
    一、概述
    二、古印度时期
    三、古希腊时期
    四、罗马帝国时代
    五、中世纪时期(公元330—1453年)
    六、15—17世纪时期
    七、18—19世纪时期
    八、20世纪时期
    九、总结
    第2章 人类直立行走的获得
    一、概述
    二、四足动物、类人猿和原始人类轴向骨架的解剖学比较
    三、原始人类化石的说明
    四、总结
    第二篇 矢状位平衡的生物学机制
    第3章 从头至足:人体站立位解剖
    一、动物系统的发生
    二、脊柱的退变过程
    三、站立姿势的评价分析
    四、行走评估
    第4章 脊柱建模
    一、概述
    二、个体化的脊柱和内固定生物力学建模
    三、脊柱矢状位平衡及生物力学模型的选择性应用
    四、讨论
    五、总结
    第5章 矢状位平衡的主要参数
    一、概述
    二、参数测量方法
    三、骨盆入射角的变异对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影响
    四、脊柱矢状位局部参数:脊柱参数
    五、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和远端脊柱前凸之间的关系
    六、矢状位平衡的整体评估
    七、总结
    八、结论
    第6章 脊柱曲度分界与腰椎前凸分类
    一、概述
    二、经典脊柱分界:后凸和前凸
    三、脊柱的功能性分界
    四、骨盆参数与脊柱参数的关系
    五、注释
    六、确定曲度分界的必要性
    七、下脊柱前凸(腰椎前凸)的理论分型
    八、骨盆入射角的作用及前倾类型的定义
    九、病理状态下正常脊柱曲线的意义
    十、总结
    第三篇 随年龄和人口变化的正常值
    第7章 儿童和成人矢状位平衡的正常值
    一、概述
    二、矢状位平衡参数
    三、正常矢状位平衡的基本概念
    四、正常儿童矢状位平衡
    五、正常成人矢状位平衡
    六、结论
    第8章 老年人矢状位平衡
    一、概述
    二、经典的脊柱老化模式:骨盆后倾,高骨盆入射角
    三、脊柱老化与骨盆入射角的关系
    四、结论
    第四篇 脊柱的矢状位平衡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第9章 局部应力:腰背痛与退行性变的节段机制。以及脊柱定向应力(接触力理论)
    一、概述
    二、历史回顾
    三、脊柱功能单位和正常运动范围
    四、起重机原理和接触力
    五、正常脊柱的压力和剪切力
    六、生物力学原理在脊柱疾病中的应用
    七、结论
    第10章 根据脊柱骨盆形态学的脊柱退变机制
    一、概述
    二、远端脊柱前凸和骨盆入射角是脊柱平衡的调节因素
    三、远端脊柱前凸的几何学分析
    四、腰椎前凸和胸椎后凸角
    五、接触力:重力和肌肉力量的合力
    六、矢状位力线平衡在局部椎体间退变的影响
    七、脊柱后方结构形态
    八、特征性矢状位平衡退变产生神经压迫的机制
    九、人群中形态类型分布
    十、退变影响脊柱结构的机制
    十一、结论
    第11章 矢状位失平衡的代偿机制
    一、概述
    二、后凸发生的代偿机制
    三、前凸发生的代偿机制
    第五篇 非脊柱侧凸相关的矢状位失平衡
    第12章 基于矢状位平衡解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生理病理、分类与治疗
    一、矢状位平衡在腰椎滑脱中的重要性
    二、标准腰椎滑脱分类系统有用,但不足以理解生理病理学机制并指导治疗
    三、矢状位平衡可以更好地解释病因和生理病理机制
    四、髋一脊柱骨盆平衡与形态
    五、腰椎滑脱的姿势代偿机制
    六、如何将矢状位整体平衡纳入分类系统
    七、矢状位平衡如何帮助指导治疗
    八、结论
    第13章 矢状位平衡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重要性
    一、总体原则
    二、病理生理学
    三、骨盆脊柱序列
    四、退行性脊椎滑脱的自然病程
    五、退行性脊椎滑脱相关的退行性病变
    六、退行性脊椎滑脱的治疗
    七、结论
    第14章 老化退变的脊柱:对当代社会的挑战
    一、概述
    二、颈部正常形态丢失的退行性椎管狭窄
    三、退行性后凸畸形
    四、关节源性后凸的治疗
    五、结论
    第15章 Scheuermann后凸
    一、概述
    二、基于脊柱骨盆形态学Roussouly分型的可能病因
    三、自然病史
    四、治疗
    第16章 颈椎矢状位序列和颈椎关节病
    一、概述
    二、颈椎矢状位畸形与颈椎病的关系
    三、颈椎曲度和矢状位参数
    四、正常的颈椎曲度和矢状位序列
    五、颈椎矢状位序列和生活质量结果
    六、术前评估和规划
    七、手术选择
    八、结论
    第17章 成人脊柱畸形SRS-Schwab分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概述
    二、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
    三、矢状位失平衡
    四、SRS—Schwab分型
    五、SRS—Schwab分型的优点
    六、SRS—Schwab分型的局限性
    七、结论
    第六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
    第18章 生长期脊柱的特点
    一、正常脊柱的生长发育
    二、脊柱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