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法的真谛 孙国华 著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孙国华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孙国华 著著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4-01
    • 字数:959.00千字
    • 页数:88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020530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的真谛

    作  者:孙国华 著 著作
    定  价:298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4月01日
    页  数:880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020530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孙国华教授从事法理学研究以来的很好论文的集结。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发展中的马思主义、法是理与力的结合、法的价值、法与政治、权利、权力、利益与法律体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很好选择。

    作者简介

    孙国华(1925~),河北阳原人。法学家、马思主义法理学家,新中国马思主义法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博士点创建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朝阳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朝阳法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优选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的国家中不错干部学法讲师团不错讲师,《朝阳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规划小组成员。兼任全国法院业余大学、不错法官培训中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央电大、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陕西省委党校、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主讲或客座教授。孙国华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思主义法哲学、社会主义法理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苏联法的一般理论、现实法理论等。他创作了大量研究社会主义法学和法治理论的学术null

    精彩内容

        人权:走向自由的标尺
        ·

        人权问题是个法律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法律问题,同时它又是个政治问 题、经济社会问题、思想文化问题,而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个社会制度问题,是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个更广泛的问题的组成部分。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决定于 人类发展所到达的历史阶段,归根到底决定于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关的生产关 系。因此,要解决人权问题,固然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政治问题,但从根本上 说,就得解决社会制度问题,解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问题,解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只有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人在社会生活中 的地位才可能不断改善和提高。可见,人们在不同历史阶null

    目录
    第一部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的法律思想3
    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法制建设相结合道路28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0
    论法律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性的丰富和发展41
    法律思想的理论贡献50
    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52
    重要的是立场、观点、方法55
    简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64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68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几点看法73
    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再认识76
    民主法制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80
    六十年的实践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核心90
    权利本位能够代替阶级分析吗96
    以人为本与法学研究范式101
    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范式107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课题提纲)117

    第二部分法是理与力的结合
    社会主义法的概念125
    也谈法学的现代化与法的概念的科学表述132
    法不能从其本身来理解142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148
    简论法是自由与纪律的统一157
    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159
    苏联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165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上)190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中)207
    当代中国法学界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之争(下)224
    再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240
    评维辛斯基关于法的定义251
    三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259
    关于“法”与“法律”的区别的对话263
    法:“理”与“力”的有机结合267
    法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278

    第三部分法的价值
    论法的价值283
    论现代法的精神293
    公正理念论300
    法的价值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326
    简论法的和谐价值338
    和谐社会呼唤“和”的法哲学339
    论法的和谐价值345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