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守望歌乐山 王维玲 著作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维玲著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维玲著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7-01
    • 字数:249.00千字
    • 页数:31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530801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青年出版社

    守望歌乐山

    作  者:王维玲 著作
    定  价:35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01日
    页  数:311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530801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对于《红岩》这部长留人间的成功之作,回忆它的诞生和写作,无疑是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这就有了王维玲编著的《守望歌乐山》,在这里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一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的诞生,是多么艰难和不简单,而且还可以清楚的看到罗广斌、杨益言在创作中是怎样的下苦工夫、下大工夫,怎样按照艺术规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的。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话说《红岩》
    慧眼识珠的沙汀
    朱语今果断拍板
    长寿湖之夜一锤定音
    罗广斌、杨益言登上了创作之舟
    肖泽宽――为党领导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从此,我与《红岩》结下了缘
    关键时刻的重要举措
    进入很好状态的好兆头
    万万不能冷却下来
    再次赴蓉拜访沙汀
    从罗广斌、杨益言一系列来信看《红岩》进展
    喜人的大转折、大翻身的三稿
    回忆我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对黄金搭档的精彩发言
    罗广斌、杨益言重绘四稿彩图
    边春光绝好的建议
    敬业乐道使罗广斌、杨益言跨过一道道难关
    第一个写江竹筠烈士的是罗广斌!塑造江雪琴艺术形象的
    也是罗广斌!
    罗广斌说:“现在改出劲头来了,我真想把全书再重写一遍!”
    文学伯乐沙汀与《红岩》
    《红岩》作者的挚友――马识途
    柳青谈《红岩》及其他
    从业余到专业,罗广斌、杨益言最终走进文学圈
    面对《红岩》热,罗广斌、杨益言在想什么?
    一次自觉的小整风
    噩梦突然落在他们身上
    说:“我不说你们写了一部好书,因为用好书这两个字
    已经不能概括它的意义了。”
    杨益言――一生播种红岩情
    同济大学一?二九学运中的杨益言
    落人“人问魔窟”渣滓洞监狱的杨益言
    杨本泉一锤定音,从此杨益言、罗广斌、刘德彬结下
    文墨之缘
    罗广斌、杨益言携手登上《红岩》的创作之舟,遗憾的是市委
    没有批准刘德彬参加
    杨益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愧是罗广斌的
    战友
    厄运刚过的杨益言挂念着两件大事――罗广斌的平反昭雪
    和小说《红岩》的解禁修订
    创作《大后方》――为弘扬红岩精神开创另一个新天地
    《秘密世界》的出版,让杨益言终于在二十五年后圆了
    《红岩》前续的梦
    九年官司的巨大付出,和重病之后的顽强毅力证明杨益言是
    一个坚强的人
    编后余录
    《红岩》的写作和特色
    《红岩》的人物创造
    《红岩》艺术谈
    《红岩》――党领导文学创作的成功范例
    ――为《红岩》出版五十年而作
    附录(一)
    一对黄金搭档的十八封亲笔信
    附录(二)
    关于《红岩》的艺术评价及参考材料
    时代、环境、精神
    人物、性格、形象
    艺术特色、艺术方法
    “中心人物”问题、“真实事件的束缚”问题
    参考材料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