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政治学新兴学科 徐勇 主编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徐勇 主编著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勇 主编著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497千字
    • 页数:43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125181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世界知识出版社

    政治学新兴学科

    作  者:徐勇 主编
    定  价:58
    出 版 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页  数:43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125181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由徐勇主编的《政治学新兴学科》分为新学科、新领域和新方法三个部分,内容包括:政治生态学理论体系建构论纲、我国地方政府学发展的回顾及展望、中国大陆政治传播学研究述评、政治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

    作者简介

    徐勇,1955年生,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首批很好博士论文获得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政治学会会长、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政治学与城乡治理研究。2006年11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会上,就“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作专题讲解。

    精彩内容

    目录
    新学科
    “经济政治学”在中国的创建历程及其研究现状——述评“经济政治学”在武汉大学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一、“经济政治学”的创建历程
    二、“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
    三、“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
    四、“经济政治学”的价值
    结束语
    中国公共政策学:转型发展中的知识建构
    一、公共政策概念:理解的差异
    二、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政策科学的关系:视角的宽窄
    三、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从边缘到主流
    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诠释的更新
    五、市场经济与公共政策:扩张的公共性维度
    六、实质性公共政策的分析:制度与技术知识的缺失
    七、政策过程现状的分析:寻找宪政秩序
    八、学科研究与发展:知识求取的方式与制度
    九、理论研究的趋势: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求取
    政治生态学理论体系建构论纲
    一、“政治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政治建设迫切需要来自生态学视域的关切——政治生态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政治生态学与生态政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区别与联系
    四、政治生态学的方法论
    五、有机社会与无机社会:政治生态学所主张的政治史划分原则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研究与反思
    一、结构/制度的研究路径
    二、行为/过程的研究路径
    三、走向行动者/结构研究路径
    我国地方政府学发展的回顾及展望
    一、地方政府研究的缘起
    二、地方政府学的产生
    三、地方政府学的发展
    结语:地方政府学的前景
    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学新兴学科30年
    一、回顾历史: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脉络
    二、解析当前: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现状
    三、展望未来: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前景
    中国大陆政治传播学研究述评
    一、研究现状:主要内容与理论观点
    二、研究评价: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三、研究前景:学科价值与深化方向
    中国政府经济学30年——学科简介与文献综述
    一、政府经济学的引介与传播(1979-2000)
    二、政府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2001-2006)
    三、政府经济学的成熟与创新(2007-)
    政治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二、政治社会学课程及专业设置情况
    三、学术研究与学科建制
    四、当前中国政治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五、对我国政治社会学发展的未来展望
    新领域
    生活政治学的发端及关注的问题——政治学研究的祛魅与解咒
    一、生活政治学滥觞的背景
    二、传统政治及政治学的祛魅
    三、研究生活政治学对于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价值
    县域政治研究的重要性
    一、当前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困境
    二、政治学实证研究的新视野:以县域为分析单位
    三、研究中国县域政治的分析角度及关键词
    结语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研究的新视野
    一、区域为依托的新地缘政治研究
    二、非传统安全的新挑战
    三、政治、经济相结合的地缘政治研究
    四、地缘政治研究的增量空间
    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结构:
    海陆联合的全球结构与合作性区域结构
    一、地缘政治分析模式的重塑
    二、全球性的地缘政治结构:海陆联合的前景与现实
    三、区域与区域间:地理结构与国家的合作与联合
    结论
    农村研究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贡献
    一、在方法上引入了经验研究
    二、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三、促进了政治学在高等院校的发展
    四、提升了政治学的社会政治地位
    五、促进了中国政治学的国际化
    结语
    横向府际行政协调:不确定性及其消解
    一、横向府际行政协调:?涵及其准组织化实质
    二、横向府际行政协调面临的不确定性
    三、横向府际行政协调不确定性的消解
    结语
    新方法
    方法论范式变迁视野中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传统资源
    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
    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理性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结论
    诺斯的制度理论及其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一、诺斯与新制度经济学
    二、诺斯的制度理论概述
    三、对政治学的挑战
    四、对政治学的启发
    心理层面的威权主义辨析
    一、“Authoritorianism”的译法
    二、心理层面的威权主义的解读
    三、与体制层面的威权主义辨析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实证研究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分析策略与操作化
    三、分析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在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研究中的应用
    一、背景
    二、国家一社会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三、行动者的理论及其关系架构
    四、研究假设
    制度中的历史——制度变迁再思
    一、制度二重性:规?与信念
    二、制度起源与历史无效率
    三、制度起源中的历史
    四、带回历史:路径依赖与制度匹配
    五、余思
    评析传统地缘政治学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依附性
    一、冲突性的地缘政治观:地缘政治学的主导观念
    二、冲突性观念下的理论对现实主义哲学的依附性
    三、依附于权力政治哲学的消极后果
    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一种基于政治符号意义上的透视
    一、问题提出
    二、政权的观念结构:正当性与合法性
    三、政权的权威秩序:信仰与崇拜
    四、政权的文化根基:追本与溯源
    五、基本结论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
    一、理论溯源与分析工具简介
    二、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
    三、制度变迁与政治稳定之关系的现实启迪
    结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