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研究 张洪涛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洪涛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洪涛著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10-01
    • 字数:289000
    • 页数:320
    • 开本:A5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977103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法律出版社

    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研究

    作  者:张洪涛 著
    定  价:52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页  数:32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977103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礼入法”、礼法合治的国家治理体系。该体系包括精神观念层面的“以礼(礼义)入法”和技术规范层面的“以礼(礼俗)入法”。本书从大历史尤其是其强调的技术制度的角度出发,围绕中国传统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的技术合理性探讨“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和社会逻辑;“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和“以礼(礼义)入法”发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以礼(礼俗)入法”的路径,即礼俗进入国家制定法的制度化路径。

    作者简介

    张洪涛1966年生,男,湖北孝感人,法学博士,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评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获评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谦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等职务,主要从事分解式法学范式和化合式法学范式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如本书的“礼法合一”)的化合式法学范例研究,力图解决中国传统化合型法律制度的“安家”问题,拟出版“安家”系列研究文丛;在《国外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以礼入法”释义:“以礼(礼义)入法”抑或“以礼(礼俗)入法”
    一、“以礼入法”的应然含义:“以礼(礼义+礼俗)入法”
    二、“以礼入法”的实然考察:“以礼入法”之“礼”与习惯法
    三、“以礼入法”的实然考察:“以礼入法”之“法”与习惯法
    四、“以礼(礼义)入法”的实然含义及其制度性影响
    五、本书研究问题与框架思路
    上编 “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和社会逻辑
    第一章 “礼俗”的精神及其“以礼(礼俗)入法”的意义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方法论视角下礼俗习惯的概念:行为抑或规范
    三、礼俗习惯的精神:个人性抑或社会性
    四、礼俗习惯精神个人性与早期法典的团体本位
    五、结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意义
    第二章 立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现代化的陷阱”
    三、“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原因
    四、“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性影响
    第三章 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英美法系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制度逻辑
    三、大陆法系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逻辑
    四、我国司法中“以礼(礼俗)入法”受阻的制度逻辑
    第四章 行政中“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逻辑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行政的组织功能对“以礼(礼俗)入法”的作用
    三、行政的组织结构对“以礼(礼俗)入法”的影响
    四、结语:技术制度角度研究的法律意义
    第五章 守法中“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逻辑——社会学视野中“通奸案”的追问
    一、引论:材料、问题与视角
    二、一般社会成员为何“以礼(礼俗)入法”:人的社会化内容的解释
    三、法官为何“以礼(礼俗)入法”:人的社会化动力的解释
    四、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中编 “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
    第六章 近代“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
    一、引论: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近代中国民事习惯法典化的状况
    三、人口因素的作用:从个人习惯到社会习惯
    四、地域因素的影响:从地域性习俗到全国性惯例
    五、司法导入机制的制约:从全国性惯例到国家法
    六、国情困境之初步“克服”:“以礼(礼义)入法”
    七、“以礼(礼义)入法”弊端之弥补——技术实用主义
    第七章 现代“以礼入法”的社会逻辑——对“通奸案”的再追问
    一、引论:问题与材料
    二、司法阶段“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原因
    三、立法阶段自下而上“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困境
    四、立法阶段自上而下“以礼(礼俗)入法”的社会结构困境
    五、立法阶段社会结构困境之克服:“以礼(礼义)入法”
    六、结语:礼法合一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社会逻辑
    下编 “以礼(礼俗)入法”的路径
    第八章 “以礼(礼俗)入法”模式之比较
    一、引论: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基本特征之比较
    三、社会适应性之比较
    四、适用条件之比较
    五、启示:我国“以礼(礼俗)入法”模式的选择
    第九章 大历史视野中“以礼(礼俗)入法”及其启示
    一、引论: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人类社会早期“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三、中世纪“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四、近代制定法时代“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五、现代“以礼(礼俗)入法”的成效
    六、“以礼(礼俗)入法”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十章 大历史视野中我国“以礼(礼俗)入法”模式选择之反思
    一、引论:问题与视角
    二、清末的选择与中国社会的选择
    三、中国古代本土资源的利用
    四、中国当代转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结语 从社会转型到大历史——中国法学研究视野之反思
    一、以往研究视野:以社会转型为主
    二、西方法学需要大历史
    三、中国法学更需要大历史
    四、中国法学的困境与任务——兼与西方法学比较
    五、大历史何以能使中国法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