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农耕卷)(精) 尹绍亭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尹绍亭著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尹绍亭著
    •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8-01
    • 字数:500000
    • 页数:46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2217961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云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农耕卷)(精)

    作  者:尹绍亭 著
    定  价:150
    出 版 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页  数:464
    装  帧:精装
    ISBN:978722217961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农耕卷》以全面、系统编写我国西部的农耕文化为主旨,然而西部地域十分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其农耕文化内涵之丰富、积淀之深厚、多样性之突出均超乎寻常,写作要做到“全面、系统”殊为不易。为此,本书采取突出重点和特点的编写方法,着眼于西部最独特的几大生态环境及其孕育的拥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耕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并观照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借以表现西部农耕文化的精华和概貌。

    作者简介

    尹绍亭,男,汉族,1947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有名生态人类学家,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系系主任、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是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主要创建人。代表作有《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等,主编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第一辑、第二辑)。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
    一、中国农耕文化研究刍议
    (一)中国农耕文化研究状况
    (二)中国农耕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一)西部与栽培粟的起源
    (二)西部与栽培稻的起源
    三、西部在栽培作物传播研究中的地位
    (一)粟的传播
    (二)麦的传播
    (三)玉米的传播
    (四)高粱、棉花等的传播
    四、西部在中国水利灌溉研究中的地位
    (一)古代西部的重要水利工程
    (二)西部传统水利灌溉
    (三)西部少数民族的“森林绿色水库”
    五、西部在木犁研究中的地位
    (一)国内外木犁研究概况
    (二)犁耕起源的两种假说
    (三)关于牛耕起源的不同看法
    (四)木犁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章 西部的刀耕火种农耕文化
    第一节 西部的刀耕火种民族
    一、苗瑶
    二、百越
    三、百濮
    四、氐羌
    第二节 刀耕火种农业的分布和分类
    一、按轮作形态分类
    二、按休闲方式分类
    三、按栽培作物分类
    四、按迁徙方式分类
    第三节 刀耕火种的生产技术
    一、刀耕火种的耕作技术
    二、刀耕火种的间作和套作
    三、刀耕火种的轮作技术
    第四节 生产节令与农耕礼仪
    一、历法与生产过程
    二、刀耕火种的农耕仪式
    第五节 刀耕火种民族的采集渔猎
    一、刀耕火种民族的采集
    二、刀耕火种民族的狩猎
    第二章 西部山地的梯田农耕文化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
    一、季风区山地农耕体系的区域构成和耕作类型之梯田农耕
    二、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系统形成的地理人文因素
    第二节 古代梯田农耕
    一、考古遗存与汉文献中的梯田农耕
    二、梯田农耕源起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栽培作物
    一、梯田农耕栽培作物的起源
    二、梯田农耕主培作物与特性
    第四节 生产技术
    一、梯田稻作农耕程序
    二、梯田稻作农耕程序之生产工具
    三、梯田水资源利用管理
    第五节 生产关系
    一、生境与土地制度
    二、梯田水资源管理中的社会组织与村规民约
    第六节 信仰崇拜
    一、森林观与水文化
    二、生命之水——从树木崇拜到水崇拜
    三、梯田农耕与物候自然历法
    四、梯田农耕礼仪和节庆再现梯田农耕文化核心
    第七节 文学艺术
    一、史诗和古歌中的梯田稻作农耕
    二、民歌中的梯田农耕
    三、民谚俗语中的梯田
    第八节 社会生活
    一、饮食与梯田农耕
    二、村寨民居构筑与梯田农耕环境
    三、应运而生的梯田农耕民俗事象
    第三章 西部低地的水田灌溉农耕文化
    第一节 生态背景与文化转型
    一、生态背景
    二、文化转型
    第二节 认知与利用
    一、对稻的认知与利用
    二、对鱼的认知与利用
    三、对鸭的认知与利用
    第三节 农事技术
    一、让“河网泽国”上山
    二、让糯稻投入山地丛林怀抱
    三、让稻鱼鸭相生而不相克
    第四节 生态效益
    一、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
    二、对水资源的维护与管理
    三、对生境的优化与再利用
    第五节 制度保障
    一、命名制度对稻作文化的调控
    二、“款约”对稻作文化的调控
    三、“多标”对稻作文化的调控
    四、糯稻品种引种、培育、保种的社会机制
    第六节 回顾与展望
    一、侗族传统农艺的合理性
    二、“综合产出”与“单位面积产量”
    三、“分散”与“三规”
    四、对生态安全的反省
    第四章 天山南路的绿洲农耕文化
    第一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
    一、天山南路绿洲的自然生态
    二、天山南路的人文生态
    第二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古代农业
    一、绿洲农业的历史脉络
    二、作物的演进
    三、生产技术的进步
    四、水利系统的进化与创新
    第三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栽培作物
    一、南疆绿洲的耕地与产量
    二、南疆绿洲的农作物
    三、南疆农作物分布的地域性差异
    第四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耕作制度与技术
    一、轮作制度
    二、复播
    三、栽培技术
    四、土壤的耕作
    五、灌溉与水利制度
    六、施肥制度
    七、传统农具
    第五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生产关系
    一、南疆绿洲农村的一般情况
    二、南疆绿洲的农奴制
    三、南疆绿洲的瓦哈甫地
    第六节 天山南路绿洲的社会文化生活
    一、民居、村落与集市
    二、绿洲乡村的社会结构
    三、服饰与饮食习俗
    四、农业禁忌
    五、自然禁忌及习俗
    第五章 西部高原藏族的混牧农耕文化
    第一节 云南藏族聚居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及其管理
    一、云南藏族聚居地区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二、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三、林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第二节 云南藏族的混牧农耕文化——以德钦县果念村为例
    一、云南藏族混牧农耕的概况
    二、果念村混牧农耕文化的基础
    三、果念村混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