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 唐宏峰 著 艺术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唐宏峰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22-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唐宏峰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22-08-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807152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

    作  者:唐宏峰 著
    定  价:118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页  数:48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8071521
    主编推荐

    1.全书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论从史出;立足于完整而宏大的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中的空白,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启发性;语言表述简洁明快,文笔优美,体现出作者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准。 2 . 有几种宝贵材料是首度被学者使用、首度公开发表:1.《点石斋画报》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四千余张原始画稿,是该画报研究的宝贵资料,从来无人使用,历博刚刚将之数字化,本书将是第一个使用者。2.《点石斋画报》在常规新闻画之外还出版了三百余张插页画,也从未进入学界视野,本书也将是首度研究。3. 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有当年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开设近代中国史课程所使用的大量幻灯片,从来无人关注,本书是首度研究。4. 鲁迅“幻灯片事件”相关的砍头图像第一次得到全面搜集与梳理。5. 晚清幻灯放映状况的大量报刊资料也是第一次得到挖掘整理。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近代中国视觉文化,以视觉性为线索,从绘画、画报、摄影、幻灯、电影等艺术门类,到各类光学玩具/视觉技术,乃至小说与报章文字所记录的视觉经验、视觉感知,力图描画和分析近代中国所呈现的视觉图景、图像—媒介文化与近代中国人所分享的视觉经验,并将之与晚清的政治氛围、文化心理,乃至全球跨文化的图像、媒介与思想的流通联系在一起,由此勾勒出近代中国的视界政体,并揭示其与中国人主体性形成的关系。

    作者简介

    唐宏峰,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9-201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2012-2018)、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1-2012)。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理论、图像媒介理论与视觉文化研究。专著有《旅行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旅行叙事研究》《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编译著作《现代性的视觉政体——视觉现代性读本》。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当代电影》《传播与社会学刊》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多次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与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四项。

    精彩内容

    目录
    序言一  巫 鸿   
    序言二  汪悦进   
    导论  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   
    一、视觉现代性的提出   
    二、“透”与“明”:近代中国视觉文化   
    上编 透明的世界
    第一章 透明的世界图景   
    一、玻璃与灯:透明的观看之道   
    二、双重“图像—世界”   
    三、图像的潜能:世界3的可能   
    四、费正清的教学幻灯片:图像作为“不变的流动体”   
    第二章 照相“点石斋”——《点石斋画报》中的再媒介性   
    一、再媒介:照相与石印   
    二、原始画稿:文字、涂改与造型   
    三、摄影视觉的展开   
    第三章 晚清图像的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
      ——以《点石斋画报》插页画为中心的考察   
    一、图像印刷资本主义   
    二、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点石斋画报》插页画   
    三、视觉性与公共性:“卧游图”系列   
    四、结语 机械复制的特别:画谱/ 画册   
    中编 观看的主体
    第四章 作为视觉装置的“看客”   
    一、“看客”作为一种视觉装置   
    二、观看的女性与凝视的辩证法   
    三、看客坐马车:运动的视觉   
    第五章 “摄影机表情”:鲁迅与砍头图像   
    一、幻灯片事件考寻   
    二、技术化观视与看客的凸显   
    三、“麻木”与摄影机表情   
    四、西方看客:砍头图像的生产与传播   
    五、启蒙的辩证,文学的自觉   
    第六章 可见的主体——近代视觉技术与国民性话语   
    一、显微镜:解剖/ 透视国民性   
    二、作为视觉媒介的X 光   
    三、“验性质镜”与透视的国民性   
    第七章 uncanny,或者“故鬼重来”
      ——近代中国的镜像图像与视错觉   
    一、洋装辫子:镜像视觉图像   
    二、uncanny,或者“故鬼重来”   
    三、视错觉下的双重面相   
    余论   
    下编 透明的艺术
    第八章 近代人像:个人性与公共性   
    一、任伯年肖像画的个人性   
    二、画报时人肖像的公共性   
    三、画报人像照片的时间性   
    第九章 虚拟影像:近代电影媒介考古   
    一、徐园影戏实为幻灯   
    二、《点石斋画报》中的“影戏同观”   
    三、幻灯/电影:虚奇美学   
    第十章 影像—媒介:康有为与近代媒介世界观   
    一、康有为的媒介世界观:全球、血球、影戏、以太   
    二、影的考古:脱域与再域   
    三、媒介考古:新与旧的悖论   
    第十一章 透明的文学——风景描写的发生   
    一、“实地的描写”:《老残游记》之风景描写
      如何成为一个美学问题?   
    二、言文一致里的风景   
    三、发现“风景”   
    四、科学精神与视觉技术   
    结语  (不)透明:图像—媒介的双重性   
    一、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   
    二、(不)透明:图像—媒介的双重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