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卷3)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张祥龙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祥龙 著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祥龙 著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20675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卷3)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作  者:张祥龙 著
    定  价:16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页  数:528
    装  帧:精装
    ISBN:978710020675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本书主要讨论了从秦汉起头的儒家哲理在重大历史阶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儒家如何应对它们。全书分两个部分,一是秦汉,二是佛家传入和宋代儒学。秦汉部分首先讨论秦王朝统一天下和迅速覆灭的哲理含义,其与法家有莫大的干系。之后探讨儒家在西汉为什么能取得“独尊”的地位,它的思想原因何在。第二部分是两汉之际发端的佛教入华对儒家形成的挑战,以及由它引发的思想转变。这部分首先探讨佛学从哲理上带来了哪些新思想,对儒家或中国古代哲理构成了什么样的刺激乃至威胁,然后讲了儒家如何从哲理上应对它,从而导致了宋明理学。

    作者简介

    张祥龙,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和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获得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世界哲学》《哲学们》《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海德格尔、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西方哲学笔记》《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等。

    精彩内容

    目录
    开篇辞
    第一讲秦朝与法家的盛灭:华夏文化与哲理的历史拐点
    第一节秦政的人事来源
    第二节秦政的思想来源
    《韩非子》(上):奸蔽无处不在
    第三节秦政的思想来源
    《韩非子》(下):如何烛奸去蔽?
    第四节秦朝覆灭的关键人物:李斯和赵高
    第二讲秦灭汉兴的哲理效应
    第一节秦之兴旺与士人之绝望
    第二节“秦灭”造就的千古良机:反秦乃汉文化与哲理之源
    第三节秦的灭亡带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机会?
    第四节反秦兴汉成就了什么哲理与政治?
    第三讲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一):过秦、天人相与、元时、改制
    第一节“过秦”的含义何在?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