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3版 范立南,李雪飞,范志彬 编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7-01 00:00:00
    • 版次:3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7-01
    • 字数:532000
    • 页数:37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170692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3版

    作  者:范立南,李雪飞,范志彬 编
    定  价:69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页  数:37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170692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以及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过程通道,数据处理与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数字PID及其算法,直接数字控制,模糊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网络化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书注重理论与应用、软件与硬件、设计与实现的有机结合,重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了便于教学和自学,读者可通过扫描本书中相关知识点的二维码加深与拓展学习内容,并且本书每章都配有不同类型的习题。为满足当下教学要求,本书增加了课程思政内容。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范立南,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图像工程、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分会常务理事、《仪器仪表用户》杂志编委、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辽宁省阅卷组组长、辽宁省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在国内外重要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辽宁省、沈阳市各类科研课题研究20佘项,获省市科研学术成果奖15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30佘部。2006年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第1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形式
    1.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与组成
    1.2.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1.2.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1.3常见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特点
    1.3.1单片机
    1.3.2可编程序控制器
    1.3.3工控机
    1.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1.4.1数据采集系统
    1.4.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1.4.3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1.4.4集散控制系统
    1.4.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4.6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4.7嵌入式控制系统
    1.5计算机控制的发展
    1.5.1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1.5.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1.5.3计算机控制理论和新型控制策略
    1.5.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习题1
    第2章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过程通道
    2.1传感器与执行器
    2.1.1传感器与变送器
    2.1.2执行器及其分类
    2.1.3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
    2.2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2.2.1信号的采样过程
    2.2.2采样定理
    2.2.3信息的恢复过程和零阶保持器
    2.3I/O编址方式与地址译码方法
    2.3.1I/O编址方式
    2.3.2I/O地址译码方法
    2.4模拟量输入通道
    2.4.1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一般组成
    2.4.2A/D转换器接口逻辑设计要点
    2.4.3典型A/D转换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
    2.5模拟量输出通道
    2.5.1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结构形式
    2.5.2D/A转换器的结构特性与应用特性
    2.5.3D/A转换器与计算机的接口设计
    2.6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2.6.1数字量输入通道
    2.6.2数字量输出通道
    2.6.3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习题2
    第3章数据处理与人机交互技术
    3.1数字滤波
    3.1.1程序判断滤波
    3.1.2算术平均值滤波
    3.1.3加权平均值滤波
    3.1.4中值滤波
    3.1.5去极值平均滤波
    3.1.6滑动平均滤波
    3.1.7低通数字滤波
    3.1.8复合滤波
    3.2线性化处理
    3.2.1线性插值法
    3.2.2分段插值算法程序的设计方法
    3.3标度变换
    3.3.1线性参数标度变换
    3.3.2非线性参数标度变换
    3.4越限报警
    3.4.1软件报警程序设计
    3.4.2直接报警程序设计
    3.5键盘接口技术
    3.5.1键盘的组成、特点及消除抖动的措施
    3.5.2独立式按键接口技术
    3.5.3矩阵式键盘接口技术
    3.5.4双功能键的设计及重键处理技术
    3.6显示接口技术
    3.6.1LED显示器接口技术
    3.6.2LCD显示器接口技术
    习题3
    第4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1离散系统
    4.1.1采样控制系统
    4.1.2数字控制系统
    4.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采样控制系统的关系
    4.1.4离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4.1.5离散系统的分类
    4.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2.1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对比
    4.2.2Z变换的主要性质和定理
    4.2.3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
    4.2.4离散系统的稳定域
    4.2.5劳斯稳定判据在离散系统的应用
    4.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4.3.1Z平面上极点分布与单位脉冲响应的关系
    4.3.2用脉冲传递函数分析离散系统的动态特性
    4.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4.4.1Z变换终值定理法求稳态误差
    4.4.2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析
    习题4
    第5章数字PID及其算法
    5.1PID算法的离散化
    5.2位置式PID算法
    5.3增量式PID算法
    5.4数字PID算法的改进
    5.4.1积分分离PID算法
    5.4.2不接近微分PID算法
    5.4.3变速积分PID算法
    5.4.4带死区的PID算法
    5.4.5PID比率控制
    5.5PID算法程序的实现
    5.5.1位置式PID算法的程序设计
    5.5.2增量式PID算法的程序设计
    5.5.3积分分离PID算法的程序设计
    5.6数字PID算法的参数整定
    5.6.1采样周期T的确定
    5.6.2扩充临界比例度法
    5.6.3扩充响应曲线法
    5.6.4归一参数整定法
    5.6.5优选法
    习题5
    第6章直接数字控制
    6.1最少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6.1.1最少拍控制系统数字控制器分析
    6.1.2最少拍控制系统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6.2最少拍无纹波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6.2.1单位阶跃输入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设计
    6.2.2单位速度输入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设计
    6.2.3最少拍无纹波系统设计举例
    6.3大林算法
    6.3.1大林算法的D(z)基本形式
    6.3.2振铃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6.3.3大林算法的设计步骤
    6.4数字控制器D(z)的实现方法
    6.4.1直接程序设计法
    6.4.2串行程序设计法
    6.4.3并行程序设计法
    6.4.4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习题6
    第7章模糊控制技术
    7.1模糊集合及模糊集合运算
    7.1.1模糊集合的概念
    7.1.2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
    7.1.3模糊集合的基本运算
    7.2模糊关系及模糊关系运算
    7.2.1模糊关系的定义
    7.2.2模糊矩阵
    7.2.3模糊矩阵的运算
    7.2.4模糊关系的合成
    7.3模糊逻辑与近似推理
    7.3.1语言变量
    7.3.2模糊蕴含关系
    7.3.3句子连接关系的逻辑运算
    7.3.4近似推理
    7.4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7.4.1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7.4.2模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7.4.3模糊控制的特点
    7.5模糊控制器设计
    7.5.1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7.5.2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要求
    7.5.3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7.5.4准确输入量的模糊化
    7.5.5模糊控制规则库及推理机制的设计
    7.5.6模糊推理
    7.5.7清晰化计算
    7.5.8模糊论域为离散的离线计算与在线控制
    7.5.9模糊控制器的算法程序实现
    7.6模糊PID控制
    7.7模糊控制的应用领域
    习题7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