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肝病与舌象 梁惠卿、陈少东、林立主编 著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梁惠卿、陈少东、林立主编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梁惠卿、陈少东、林立主编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4-01
    • 字数:180
    • 页数:156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240852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肝病与舌象

    作  者:梁惠卿、陈少东、林立主编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1日
    页  数:15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408525
    主编推荐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通过观察舌苔和舌质的变化以诊查疾病的重要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舌象专业研究委员会挂牌单位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和厦门中医院肝病专家团队编写。本书主要介绍舌诊的基本知识,常见肝病辨证与舌象,肝病常用药与舌象,肝病常用方剂与舌象。图文结合,精心挑选135幅典型、高清的舌象图片,舌象均采集自编者临床实践,附有在舌诊指导下进行肝病辨证论治的医案。力求帮助中医师能更好地进行肝病的辨证论治。 本书适合中医师及中医学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梁惠卿,厦门市中医院,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脂肪肝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肝病学、脾胃病学、养生学等。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舌诊基本知识 1 第一节  舌诊的基本原理/1 一、舌象与脏腑经络关系/1 二、舌象与脏腑分候/1 第二节   舌诊的基本内容/1 一、望舌质/1 二、望舌苔/5 第二章  肝病中医辨证与舌象 9 第一节  肝胆湿热证/9 一、热重于湿证/10 二、湿重于热证/10 第二节  肝郁气滞证/10 第三节  肝郁脾虚证/11 第四节  寒湿困脾证/11 第五节  瘀血内阻证/12 第六节  肝肾阴虚证/13 第七节  脾肾阳虚证/13 第三章  肝病常用中药与舌象 15 第一节  补益药/15 第二节  清热药/22 第三节  利水渗湿药/27 第四节  行气药/29 第五节  活血化瘀药/33 第六节  安神药/39 第七节  消食药/42 第八节  泻下药/44 第九节  收涩药/47 第十节  解表药/50 第十一节  止血药/54 第四章  肝病常用方剂与舌象 59 第一节  和解剂/59 一、小柴胡汤(《伤寒论》)/59 二、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60 三、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0 四、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61 五、四逆散(《伤寒论》)/62 六、大柴胡汤(《金匮要略》)/62 七、痛泻要方(《丹溪心法》)/63 八、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64 第二节  清热剂/64 一、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64 二、碧玉散(《伤寒直格》)/65 三、六一散(《伤寒直格》)/66 四、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66 五、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67 六、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68 七、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68 八、左金丸(《丹溪心法》)/69 九、清营汤(《温病条辨》)/70 十、犀角地黄汤(《千金方》)/70 第三节  祛湿剂/71 一、茵陈蒿汤(《伤寒论》)/71 二、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72 三、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72 四、胃苓汤(《丹溪心法》)/73 五、栀子柏皮汤(《伤寒论》)/74 六、苓桂术甘汤(《伤寒论》)/74 七、二妙散(《丹溪心法》)/75 八、三妙丸(《医学正传》)/75 九、四妙丸(《成方便读》)/76 十、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7 十一、三仁汤(《温病条辨》)/77 十二、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8 十三、真武汤(《伤寒论》)/79 十四、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80 十五、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80 十六、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81 十七、五皮散(《华氏中藏经》)/82 十八、猪苓汤(《伤寒论》)/82 第四节  补益剂/83 一、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3 二、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4 三、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84 四、补中益气汤(《脾胃论》)/85 五、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6 六、玉屏风散(《医方类聚》)/86 七、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87 八、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88 九、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88 十、八珍汤(《正体类要》)/89 十一、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89 十二、一贯煎(《续名医类案》)/90 十三、二至丸(《医方集解》)/91 十四、左归丸(《景岳全书》)/91 十五、左归饮(《景岳全书》)/92 十六、杞菊(《医级》)/92 十七、知柏(《医宗金鉴》)/93 十八、六味(《小儿药证直诀》)/94 十九、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95 二十、右归丸(《景岳全书》)/95 二十一、右归饮(《景岳全书》)/96 二十二、肾气丸(《金匮要略》)/97 二十三、济生肾气丸(《济生方》)/97 第五节  理血剂/98 一、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98 二、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99 三、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100 四、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100 五、桃核承气汤(《伤寒论》)/101 六、大黄虫丸(《金匮要略》)/102 七、鳖甲煎丸(《金匮要略》)/102 八、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3 九、丹参饮(《时方歌括》)/104 十、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105 第六节  祛痰剂/105 一、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5 二、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106 三、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07 四、小陷胸汤(《伤寒论》)/107 五、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108 第七节  温里剂/109 一、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109 二、理中丸(《伤寒论》)/109 三、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110 四、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111 五、暖肝汤(《景岳全书》)/111 第八节  泻下剂/112 一、大承气汤(《伤寒论》)/112 二、麻子仁丸(《伤寒论》)/113 三、十枣汤(《伤寒论》)/114 四、禹功散(《儒门事亲》)/114 五、舟车丸(《景岳全书》)/115 六、疏凿引子(《济生方》)/116 第九节  消食剂/116 一、保和丸(《丹溪心法》)/116 二、枳术丸(《脾胃论》引张元素方)/117 三、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118 四、健脾丸(《证治准绳》)/118 五、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119 第十节  理气剂/120 一、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120 二、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120 三、越鞠丸(《丹溪心法》)/121 四、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121 五、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122 第十一节  安神剂/123 一、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123 二、酸枣仁汤(《金匮要略》)/123 三、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124 四、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125 五、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125 第十二节  止血剂/126 一、十灰散(《十药神书》)/126 二、黄土汤(《金匮要略》)/127 三、槐花散(《普济本事方》)/128 四、小蓟饮子(《济生方》)/128 五、咳血方(《丹溪心法》)/129 第十三节  治燥剂/130 一、增液汤(《温病条辨》)/130 二、麦门冬汤(《金匮要略》)/130 三、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131 四、桑杏汤(《温病条辨》)/132 五、杏苏散(《温病条辨》)/132 第十四节  固涩剂/133 一、四神丸(《证治准绳》)/133 二、桑螵蛸散(《本草衍义》)/134 三、缩泉丸(《魏氏家藏方》)/134 四、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135 五、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135 第十五节  解表剂/136 一、银翘散(《温病条辨》)/136 二、桂枝汤(《伤寒论》)/137 三、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8 四、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138 五、桑菊饮(《温病条辨》)/139 六、麻杏石甘汤(《伤寒论》)/140 第五章  医案举隅十则 141 医案一/141 医案二/142 医案三/144 医案四/145 医案五/147 医案六/148 医案七/149 医案八/151 医案九/152 医案十/154 参考文献/156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