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法治中国的均衡螺旋 廖奕 著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廖奕 著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廖奕 著著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11-01
    • 字数:281000.0
    • 页数:267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0976515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法治中国的均衡螺旋

    作  者:廖奕 著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01日
    页  数:26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9765159
    主编推荐

    法治的精义不在于许诺的美好与崇高,而在于实践的大义与正道。对法治中国而言,“均衡”这一预设的主轴,从历史到现实,从理念到制度,都是显见的事实,深奥的谜题。
    廖奕编写的《法治中国的均衡螺旋(话语思想与制度)》以“螺旋”为隐喻,从“均衡法理学”的视角全面剖析了“法治中国”的思想、话语与制度,重点阐释了法治均衡战略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点。

    内容简介

    廖奕编写的《法治中国的均衡螺旋(话语思想与制度)》以“螺旋”为隐喻,从“均衡法理学”的视角全面剖析了“法治中国”的思想、话语与制度,重点阐释了法治均衡战略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点。书中以“虚拟对话”开篇,提出了“法治均衡”的话题,并通过法学流派分析和思想谱系考察的方法予以证立,分析表明,在社会发展的螺旋结构中,当下法治中国战略必须把握国家、社会与政府的多重均衡,立法、行政、司法过程的均衡主轴体现为多种模型和样态。

    作者简介

    廖奕,男,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法治改革与战略研究。现执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兼任中国法理学会理事、湖北省法理学会秘书长。曾在《中国法学》、《东西方思想研究》(韩国)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多篇为《中国学术年鉴》、《中国宪法学精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另有大量时评、随笔发表于《南方周末》、《联合早报》(新加坡)、《读书》等报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近十项。近年代表洼著作有:《司法均衡论》(独著,2008)、《司法权论》(副主编,2006)、《政治文明与法治国家》(副主编,2007)。学术作品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精彩内容

        导论
         法治的精义不在于许诺的美好与崇高,而在于实践的大义与正道。对法治中国而言,“均衡”这一预设的主轴,从历史到现实,从理念到制度,都是显见的事实,深奥的谜题。
         当下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可称之为“非均衡发展”: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长足进步;另一方面,巨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使得发展成果难为民众公平分享。通过法治的社会均衡,已成各界共识。但问题在于,法治是否内蕴均衡的主轴?“法治均衡”如何建构和运转?其意义与限度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证立,更要在现实中审思,特别是要紧密结合转型中国社会的“螺旋”结构,揭示法治的战略之维。
        null

    目录
    导论
    从“书本”到“行动”
    多元的“均衡”
    从发展观到法理学
    “螺旋”的隐喻
    思路与架构
    第一章法理门前
    第一节虚拟对话
    一“法理”为何
    二“司法”新解
    三“法治”之难
    四共识图景
    第二节理论反思
    一法学:法律学或法理学
    二法学家:政治家还是哲学家
    三法理世界:如何均衡
    第二章寻找“均衡的法”
    第一节问题与背景
    第二节自然法与实在法
    一理论争议与对峙
    二争议中的融合与汇通
    第三节转型时代的“均衡”法学
    一危局下的法学重整
    二社会学法学的“新均衡”
    三迈向全面均衡的“综合法学”
    第三章法治均衡的思想系谱
    第一节古典时代的哲学家
    一永未完结的《政治学》:理想政体的法治与均衡
    二看不见的儒家权力:法治均衡的德性构造
    第二节法政精英的均衡观
    一万民法与国务家
    二衡平的法治与一统的主权
    三分权与制衡的迷思
    四施密特的模型与遗憾
    五“人民神”的整体均衡
    六回归“法治中国”的思想传统
    第四章重新发现“法治中国”
    第一节“世界法”与“中国话”
    一世界法:全球化法治话语的典型标本
    二法治国:世界法理想的西方
    三孔教乌托邦:西方法治启蒙的中国悖论
    四国家与天下:全球化法治的非均衡博弈
    第二节“法治中国”与“大历史”
    一“中国大历史”
    二法理均衡分析
    三经济危机、“法理大国”与意识形态重建
    第三节“断裂社会”与“法治均衡”
    一叫魂:转型时代的社会断裂与权力独断
    二火光:人权与公权的断裂式博弈
    三洞穴:弥合断裂的司法方法
    第五章法律体系的均衡构造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话语分析
    一话语结构
    二均衡理论
    三实践反思
    第二节法律统一与立法理念的均衡再造
    一法治与立法的理念悖论
    二法律统一与立法再造
    第六章行政规制成本收益的均衡分析
    第一节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背景
    二中国现状
    第二节功能与原则
    一界定权利与分配正义
    二增加财富与节约成本
    三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
    四成本收益的比例均衡
    第三节成本指标体系
    一立法成本
    二实施成本
    三模型小结
    第四节收益指标体系
    一经济收益
    二政治收益
    三社会收益
    四模型小结
    第五节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实例
    一行政立法成本的衡量和计算方法
    二行政规制收益的衡量和计算方法
    三模型小结
    第七章转型中国的司法均衡
    第一节司法改革的均衡模型
    一改革困境与顶层设计
    二断裂社会的司法非均衡
    三司法均衡模型的多样化设计
    四反思与结论
    第二节司法均衡模型的实证:以网络公案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二模型与实证
    三焦点与讨论
    第三节司法改革与“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
    一“法治中国”的整体战略
    二以“司法均衡”为切入点的“法治中国”
    三法治均衡逻辑下的策略选择
    四长远的文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