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古代医学简史 李经纬 著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经纬著
    •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经纬著
    •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4-01
    • 字数:304000
    • 页数:444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2506200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青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医学简史

    作  者:李经纬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01日
    页  数:444
    装  帧:精装
    ISBN:9787225062006
    主编推荐

    中医史学泰斗、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李经纬先生写给大众的中国古代医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医学史是一门中国医学科学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它既有作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性质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面。 本书分为十章,从中国医药卫生的起源开始讲起,并具体从个朝代时期的医学发展进行阐述,让读者对中国医学史有个系统的概念。

    作者简介

    李经纬,1929年7月16日生于陕西咸阳,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1958年结业于卫生部首届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研究班,分配至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1971年组建医史文献研究室,任主任。1978年报告恢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史学会,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委员;复刊《中华医史杂志》,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80年组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任所长,并任国家科委预防医学专业组成员。1981年任卫生部科委委员、卫生事业管理与医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创建中国医史博物馆,任馆长。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中国医学通史》《中医大辞典》《中华医药卫生文物图典》《中医学思想史》《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等多种,著《中医史》《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中国古代医学简史》等多部。获国家、部级等奖十余次,应邀参加美、日、德、英、加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学术会议二十余次。

    精彩内容

         第一章 中国医药卫生的起源 (公元前21世纪前)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古典医药文献之富,有效医疗技术之多,理论之独具特点等,尚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与之相比。所有这一切,读者不禁要连连问许多个为什么?现在就请同志们耐心地从中国医药卫生的起源上读起。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地下发掘发现和研究证明,远在170—270万年前,在我国云南元谋县就有了元谋猿人生活,在70多万年前,在我国陕西蓝田县已有了蓝田猿人生活;在50万年前,在我国北京房山周口店已有北京猿人生活。他们都是我国最早的人类null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医药卫生的起源
    第二章 早期医疗与医巫斗争
    第一节 农业发展促进医药进步
    第二节 医食同源与伊尹创制汤液
    第三节 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观
    第四节 从《诗经》等文献看商周医药水平
    第五节 大傩与预防传染病的风俗
    第六节 巫术与巫医的活动
    第七节 《周礼》反映的医事管理与医学分科
    第八节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
    第三章 医疗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
    第一节 最早的医学分科
    第二节 专职医师之出现
    第三节 药物知识的积累
    第四节 尸体防腐败与保护
    第五节 马王堆汉墓医书
    第六节 中医学典籍《内经》的诞生
    第四章 秦汉时期医药学的整理提高
    第一节 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第二节 淳于意与《诊籍》
    第三节 医学释难之作《难经》
    第四节 针灸在民间普及
    第五节 外科鼻祖——华佗
    第六节 医圣——张仲景
    第七节 杏林春暖与虎守杏林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医学实践领域之扩大
    第一节 葛洪的杰出贡献与医疗手册
    第二节 王叔和《脉经》与疾病诊断
    第三节 山中宰相——陶弘景
    第四节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第五节 外科手术与外科学发展
    第六节 陈延之与《小品方》
    第六章 隋唐五代医学之集大成
    第一节 医学文献的征集与整理
    第二节 第一部病因证候专著《诸病源候论》
    第三节 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第四节 孙思邈与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
    第五节 医学文献整理大师王焘
    第六节 藏医学集大成巨著《四部医典》
    第七节 蔺道人与《理伤续断方》
    第八节 法医学与《疑狱集》
    第九节 医学教育与医事管理制度
    第十节 繁荣的国内外医药交流
    第十一节 统治阶级对医学家的迫害
    第十二节 非医学书籍对外科手术的记载
    第七章 医药学全面大发展
    第一节 王安石变法与医学教育改革
    第二节 政府创设校正医书局
    第三节 整理刻印医方巨著
    第四节 创办专营药物的官药局
    第五节 解剖人体和绘制解剖图
    第六节 国家修订和颁布药典
    第七节 针灸发展与铸造针灸铜人
    第八节 妇产科学的发展
    第九节 小儿科学的进步
    第十节 疾病诊断水平提高
    第十一节 宋慈与法医学的发展
    第十二节 科学家沈括与医学
    第十三节 藏医学的发展
    第八章 辽金元民族医学交流与学派争鸣
    第一节 契丹族医学
    第二节 回鹘族医学
    第三节 藏族医学
    第四节 女真族医学
    第五节 党项医学
    第六节 回回医学
    第七节 蒙古族医学
    第八节 金元时期的医学争鸣
    第九章 明代医药学发展的革新倾向
    第一节 明代药物学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李时珍的杰出成就与《本草纲目》
    第三节 方剂学少见发展与普及
    第四节 接种人痘预防天花之创造
    第五节 传染病学说之革新
    第六节 内科学之发展
    第七节 外科学发展之成就
    第八节 针灸学之发展
    第九节 妇儿科学之进展
    第十节 眼科、口齿科与耳鼻咽喉科成就
    第十一节 《名医类案》——医学家医疗经验的宝库
    第十二节 医籍整理与全书编纂
    第十三节 医德与医林故事
    第十四节 中外医学交流
    第十五节 医药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章 医学趋于普及发展
    第一节 普及发展中的方药学
    第二节 温病学派的蓬勃发展
    第三节 内科学发展与学派之争
    第四节 外科学发展趋于保守
    第五节 正骨学经验丰富多彩
    第六节 外治法的丰富宝库
    第七节 妇儿科的经验积累和推广
    第八节 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
    第九节 针灸与养生学的发展
    第十节 医学普及与文献整理
    第十一节 人体解剖学的进步
    第十二节 医学革新的阻力
    第十三节 西医学之传人及其影响
    附录 中国古代医学要事年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