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工业生物技术——上游(2册) (美)M.C.弗利金杰(Michael C.Flickinger) 编 陈薇 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 陈薇译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陈薇译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3221000
    • 页数:135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48331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工业生物技术——上游(2册)

    作  者:(美)M.C.弗利金杰(Michael C.Flickinger) 编 陈薇 译
    定  价:560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页  数:1354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48331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生物制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生物制药产业前景广阔。本书的出版将结束生物制药行业无系统性、全面性、指导性强的专业丛书的历史。本书知识面广,涉及到上游和下游工业生物技术的各个环节;涉及物理数学基础学科、药学、微生物、生物化学、化工等多个专业。通过对本书的研读,可大大提高生物制药行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卷 表达系统与工艺开发
    第一部分 介 绍
    介绍 1
    第二部分 工业细胞生长和基因表达系统
    第1章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 7
    1.1 介绍 7
    1.2 悬浮培养大规模生产所用类型 7
    1.3 悬浮培养反应器 8
    1.4 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9
    1.5 工艺监测与控制 10
    1.6 悬浮培养用培养基 12
    1.7 结论 12
    第2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15
    2.1 引言 15
    2.2 杆状病毒的结构和复制 15
    2.3 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 16
    2.4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17
    2.5 修饰杆状病毒基因组以提高蛋白质产量 21
    2.6 昆虫细胞培养 21
    2.7 杆状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 22
    2.8 结论 23
    第3章 杆状病毒动力学,昆虫细胞培养 25
    3.1 历史与挑战 25
    3.2 杆状病毒 26
    3.3 细胞产量概念 26
    3.4 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同步感染 27
    3.5 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异步感染 32
    第4章 细胞培养,无菌操作技术 37
    4.1 简介 37
    4.2 无菌技术:一般注意事项 38
    4.3 无菌技术:基本规程 39
    4.4 高效空气(HEPA)过滤器 41
    4.5 采用高效过滤的通风橱和安全柜 43
    4.6 单向气流柜和微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45
    4.7 Ⅰ级和Ⅱ级微生物安全柜的测试 47
    4.8 细胞培养用洁净室 49
    第5章 细胞周期在生物工艺中的应用 53
    5.1 引言 53
    5.2 细胞周期 53
    5.3 细胞周期参数的描述方法 57
    5.4 细胞周期在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 59
    第6章 细胞生长及蛋白质表达动力学 64
    6.1 简介 64
    6.2 分批培养动力学 64
    6.3 连续培养动力学 66
    6.4 补料分批培养及灌流培养 69
    6.5 结论 69
    第7章 细胞活力测定 72
    7.1 简介 72
    7.2 通透性分析 72
    7.3 功能分析 73
    7.4 流式细胞术 74
    7.5 物理方法 75
    第8章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物检测 79
    8.1 简介 79
    8.2 历史回顾 79
    8.3 监管问题 80
    8.4 制造和安全检测标准 81
    8.5 病毒污染物举例 81
    8.6 细胞系中病毒污染物的检测 82
    8.7 测试原材料 88
    8.8 支原体检测 90
    8.9 细菌和真菌 92
    8.10 氧摄取率 92
    8.11 内毒素检测 92
    8.12 统计分析 92
    8.13 朊病毒检测 94
    8.14 结论 95
    第9章 培养物保存和生物资源中心 98
    9.1 简介 98
    9.2 培养物保藏资金 100
    9.3 运营 100
    9.4 质量管理 105
    9.5 服务 106
    9.6 小结 111
    第10章 菌种保存 114
    10.1 引言 114
    10.2 细菌菌株的培养和保存 114
    10.3 真菌与酵母菌株的培养与保存 118
    10.4 细胞培养物的培养和保存 119
    第11章 芽孢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阳性菌异源蛋白的表达与分泌 122
    11.1 引言 122
    11.2 主要工业用菌株 123
    11.3 巨大芽孢杆菌 124
    11.4 巨大芽孢杆菌实验方案 132
    第12章 基因在人细胞的表达 137
    12.1 背景 137
    12.2 用人细胞系表达基因的安全和监管方面 139
    12.3 基因在人细胞系中的表达 140
    12.4 人细胞系培养的放大 144
    12.5 结束语 144
    第13章 基因在毕赤酵母和其他甲醇酵母中的表达 147
    13.1 引言 147
    13.2 背景 147
    13.3 蛋白质表达和优化的策略 148
    13.4 发酵工艺 152
    13.5 结论和未来展望 155
    13.6 培养基组成 156
    13.7 毕赤酵母菌株术语 157
    第14章 重组动物细胞和转基因动物中的基因表达 161
    14.1 引言 161
    14.2 综述 161
    14.3 动物细胞的质粒表达载体 163
    14.4 其他直接转移载体 165
    14.5 直接DNA转移 168
    14.6 转染方法 174
    14.7 病毒表达载体 177
    14.8 表达参数和优化:载体和插入序列 189
    14.9 表达参数优化——转基因整合的结果 195
    14.10 基于重组的方法学及基因抑制策略 201
    14.11 转基因哺乳动物细胞产品 208
    14.12 转基因动物应用 210
    14.13 核移植技术 212
    第15章 动物细胞系接种物扩培方法 221
    15.1 引言 221
    15.2 接种物扩培的过程 221
    15.3 细胞库对接种物扩培的影响 225
    15.4 接种物扩培的发展趋势 226
    15.5 技术转移 228
    15.6 结论 228
    15.7 产品网站 229
    第16章 昆虫细胞培养 231
    16.1 引言 231
    16.2 昆虫细胞系 231
    16.3 病毒 232
    16.4 杆状病毒基因表达 233
    16.5 重组杆状病毒构建 234
    16.6 翻译后加工 235
    16.7 应用 237
    16.8 大规模工艺:细胞培养或者幼虫生产 237
    16.9 结论 244
    第17章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247
    17.1 引言 247
    17.2 生长化学计量学 247
    17.3 化学和酶促反应动力学 253
    17.4 微生物和细胞生长的简单模型 259
    17.5 结构化模型 264
    17.6 种群动力学(突变、自选择、质粒转移) 270
    17.7 在各种培养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 271
    第18章 微藻类大规模培养方法 277
    18.1 引言 277
    18.2 微藻类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 277
    18.3 微藻类产量决定因素 282
    18.4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设计 289
    18.5 微藻类大规模培养中的光合效率 292
    18.6 操作注意事项 293
    18.7 结束语 293
    第19章 微生物生长测量 297
    19.1 简介 297
    19.2 微粒直接计数 299
    19.3 菌落计数等同于活菌计数 301
    19.4 生物量直接测量法 302
    19.5 光散射检测生物量 303
    19.6 取样 305
    第20章 微生物培养基的组成 307
    20.1 引言 307
    20.2 基本的营养需求 307
    20.3 物理参数 314
    20.4 培养基设计与组成 315
    20.5 培养基灭菌 321
    20.6 培养基保存 322
    第21章 细胞的显微鉴定 325
    21.1 引言与展望 325
    21.2 显微镜的发展与里程碑 325
    21.3 光学显微术 326
    21.4 激光镊子和剪刀 338
    21.5 扫描探针近场显微镜 338
    21.6 视频显微术和图像处理 339
    21.7 电子显微镜 341
    21.8 结论 344
    21.9 网站 344
    第22章 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 348
    22.1 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及系统命名法 348
    22.2 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 350
    22.3 支原体污染检测 353
    22.4 支原体污染的消除 358
    22.5 检测、去除及防止支原体污染的工作方案 361
    第23章 蛋白质糖基化:分析、鉴定和工程 365
    23.1 引言 365
    23.2 蛋白质糖基化概述 365
    23.3 蛋白质糖基化的作用 368
    23.4 分析糖蛋白、糖肽及其附属的糖的技术 369
    23.5 重组蛋白药物的糖基化作用 378
    23.6 结论 394
    第24章 革兰氏阳性菌异源蛋白表达 409
    24.1 革兰氏阳性菌通过一般输出途径的蛋白表达 409
    24.2 乳酸乳球菌异源蛋白的分泌 410
    24.3 表达体系 411
    24.4 乳酸乳球菌蛋白分泌 413
    24.5 结论 415
    第25章 细菌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419
    25.1 引言 419
    25.2 改变生长条件增加可溶性表达 420
    25.3 改变宿主菌株和载体指导可溶性表达 422
    25.4 改变蛋白质序列增加可溶性 425
    25.5 影响可溶性蛋白得率的生长条件和可变因素 427
    25.6 结论和展望 429
    第三部分 培养基、细胞系和过程开发
    第26章 动物细胞培养基 439
    26.1 引言 439
    26.2 细胞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440
    26.3 基础培养基的发展 441
    26.4 补料培养基的开发 444
    26.5 产品质量 445
    26.6 适当小规模模型和高通量系统的应用 446
    26.7 基础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优化及实施的工业化考虑 447
    26.8 结束语 448
    第27章 动物细胞培养,渗透压与温度的效应 452
    27.1 细胞微环境渗透压的影响 452
    27.2 生物工程系统中温度扰动对细胞生理机能与性能的影响 456
    27.3 结论 460
    第28章 动物细胞的稳定性 466
    28.1 影响内源性基因遗传稳定性的因素 466
    28.2 重组细胞系的基因型和表型稳定性 469
    28.3 遗传不稳定性对重组蛋白质量的影响 471
    28.4 基因型鉴定和遗传稳定性验证 474
    第29章 动物细胞分型,杂交瘤 479
    29.1 引言 479
    29.2 利用体外动物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480
    29.3 人抗体生产新方法(体外免疫,人工淋巴结系统) 483
    29.4 人用抗体的替代品 483
    29.5 展望 484
    第30章 重组人抗体的生产 486
    30.1 简介 486
    30.2 为什么会选择重组抗体并进行生产 487
    30.3 使杂交瘤衍生的抗体更人源化 488
    30.4 重组人抗体的获得 489
    30.5 重组抗体的生产 493
    30.6 重组抗体变体 493
    30.7 重组抗体的应用 496
    30.8 展望 497
    第31章 消泡剂与普郎尼克多元醇,细胞保护 498
    31.1 引言 498
    31.2 普郎尼克多元醇的性能 498
    31.3 普郎尼克多元醇的保护作用 499
    31.4 应用 500
    第32章 生物反应器的小型化 502
    32.1 引言 502
    32.2 生物反应器的监控工具 502
    32.3 生物反应器静态系统 503
    32.4 微加工生物反应器 503
    32.5 生物反应器震荡系统 504
    32.6 生物反应器搅拌系统 512
    ……
    第二卷设备、工艺设计、传感、控制与cGMP实施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