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孟子旁通(下):离娄篇滕文公篇告子篇(新版) 南怀瑾讲述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南怀瑾讲述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南怀瑾讲述著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01
    • 字数:396000
    • 页数:51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70806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社

    孟子旁通(下):离娄篇滕文公篇告子篇(新版)

    作  者:南怀瑾讲述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页  数:51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708067
    主编推荐

    南怀瑾先生详解文字,对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进行贯通式专题性地分析与讲解,使得全书内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读者获得大量通识性的知识,体现了南先生独特的历史观与哲学观。

    内容简介

    《孟子》今存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很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研究孟子和思孟学派的重要材料。 南怀瑾先生认为,《孟子》各篇多有侧重。如开篇《梁惠王》近乎“总纲”,其学说的哲学基础和全部政治观念都可在其中找到;《公孙丑》篇则是借着与公孙丑的问答,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的中心思想;《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万章》篇阐释君道、臣道、师道、友道等伦理之道,以及君子如何决定用舍行藏等;《滕文公》篇展示了孟子的教化;《告子》包含内容虽广,但都属于内圣之学;《尽心》作为完结篇,则是孟子“在讲完外用之道以后,讲传心的心法”。故分别予以阐述。 南先生讲述《孟子》,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手法,“所谓‘经’,就是《孟子》七篇的本经。所谓‘史’,就是指孟子所处的时代一一如齐、梁等null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精彩内容

    目录
    离娄篇
    出版说明
    离娄章句上
    聪明技巧之外○孟子回家讲课○慈悲而无方法的人○帝王和臣子的著作○凡事皆有原则○不忍人之政是什么○时代的
    怪现象○什么是恭什么是敬○领导人的三大毛病○效法尧舜怀疑尧舜○《书经》记载的尧○顺治与洪承畴的问答○尧如
    何磨炼舜○对人民社会不好的果报○富贵出身的天才○因仁而得不仁而失○废兴存亡四现象○什么是仁○又怕醉又要喝
    ○好心没好报○古语说自求多福○贤者与能者在位与在职○杜牧与贾谊○有道无道○顺逆与存亡的关系○努力振作转弱
    为强○谁能天下无敌○再说杜牧○社会福利要方法○平乱或利用乱○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得民心得天下○长寿富有
    平安享受○獭祭诗书○古代的人口○孟子的预言○良医的趣事○什么是自暴自弃○项羽刘邦的自暴自弃○孟子说的道○
    亲情孝道爱天下人○人与人相处之道○诚是基本○世事正须高着眼○什么是信○承欢膝下○谁明白善○天之道人之道○
    二老归服仁政○鸣鼓而攻之○春秋笔法○非战思想○哲学相法○宦情不厌少低头○恭俭之道○常礼与权变○儿女的教育
    ○“不责善”的真义○曾国藩笔记——《英雄诫子弟》○孝的真义○放纵的挑剔○调和鼎鼐○怎样看待毁誉之间○贵耳贱目
    的故事○聪明不靠耳目○好为人师○人才和才人○朱子的错误○中国的十字架
    离娄章句下
    中国的地域观念○子产施小惠○知识与学问的区别○君臣不能相处○名臣的言行○有能力的人该如何○宗教家的精神
    ○留宽前面路○以“义”为准○君臣相处难○大少爷功业难成○赤子之心○养生送死○由博而约的教育○根本智与差别智
    ○水的哲学○谁是万物之灵○师道是什么○才、德、学兼备○中国历史的公平精神○中国纪年的算法○取与之道○传非
    其人交非其友○圣人能征服自己○新娘为大○公义私情○张弘范与范文程○施琅的故事○人缘不好自我反省○圣人的用
    心○不孝有五○曾子与子思○齐人的故事○古代的三个寓言
    滕文公篇
    出版说明
    前言○少年的烦恼——滕文公○孟子的机锋棒喝○明王以孝治天下
    告子篇
    上篇
    告子的人性论○水流的问题○此白非彼白○人性的先天和后天○什么是社会责任○云门祖师的三句话○乏味的辩论○
    定与敬○各派的人性论○人的四种心理○孟子性善说的疑点○年景好坏子弟不同○性质与本性○吃美食听美乐看美人○
    息”的修炼○正子时的平旦○如何才有成就○息与平旦之气○圣人为何爱下棋○鱼与熊掌舍生取义○欲望比生命重要吗○
    财富饮食礼义○学问与知识不同○养心与修身○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天爵人爵○人贵自立
    下篇
    圣人的笨学生○想当圣人的笨人○亲情之间○“墨道”的侠义精神○墨子与帮派○利益仁义文化○行客拜坐客○两个高
    人过招○谁是关键人物○读书人的品格○做人的进退之道○孔子的秘密○母教的影响○什么是封建○五霸之罪人○秦桧
    逢君之恶○高宗的烦恼○师出无名○姜太公的故事○慎子逢君之恶○助桀为虐的人○了不起起不了○禹王的神话○徒善
    亦足以为政○打丫鬟骂小姐○君子的进退○三种不同的人○动心忍性○察言观色多难兴邦○孟子的教育方法
    附录 历代学者对孟子研究书籍目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