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 郑娅,池永文 著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郑娅,池永文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郑娅,池永文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5-01
    • 字数:233千字
    • 页数:207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6037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

    作  者:郑娅,池永文 著 著作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页  数:20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6037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郑娅、池永文编著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体论及教育人类学理论为基础,基于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困境,提出教育培养是新生非遗传承人成长的主要方式;进而以巴东县“撒叶尔嗬”口传教育为实例阐释学校教育必然成为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传承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以湖北民族学院为案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中心环节,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效手段,并重点从营造非遗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课堂教学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方案四个方面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路径。

    作者简介

    郑娅,湖北恩施市人,土家族,党员。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从事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地厅级很好论文二、三等奖各1篇;主持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民宗委科研课题4项。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源起
    一  “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公益活动带来的思考
    二  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新思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  实践认识
    二  理论分析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路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有效路径
    二  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  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四  推动文化旅游,促进恩施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论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界定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体论
    一  本体论研究概论
    二  马克思哲学实现的本体论变革及新方向
    三  本体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一  教育与人的本质
    二  文化价值与教育
    三  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传承人之间的有机结合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一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二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
    三  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及传承现状
    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内容
    一  土家族简介
    二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三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述要
    第二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一  以健康状况为中心的传承人现状
    二  基于传承人健康状况的传承困境分析
    第三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的思考
    一  政府主导,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现有传承人
    二  科技支撑,对现有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调查采录
    三  教育培养,新生传承人成长的主要方式
    第四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模式选择
    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述评
    第二节  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实例的分析
    一  撒叶儿嗬传承历史概述
    二  当代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取得的成效
    三  对巴东县撒叶儿嗬传承模式的反思
    第三节  高校教育传承是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选择
    一  中小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困难
    二  高校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
    三  恩施地方高校教育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第五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路径探索――以湖北民族学院为案例
    节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概况
    一  湖北民族学院简介
    二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取得的初步成效
    三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经验与不足
    四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启示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中心环节
    一  开展理论研究,培养研究型传承人才
    二  开展专业教育,培养专门型传承人才
    三  开展普及教育,培养储备型传承人才
    四  开展基地建设,培养定向型传承人才
    第三节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有效手段
    一  校园文化活动源起
    二  校园文化活动概述
    三  校园文化活动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要路径
    四  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最好平台
    第四节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路径探析
    一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遵循的原则
    二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完善的机制
    三  探索优化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路径
    第六章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
    节  恩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
    一  吴修富、刘守红:用形体演绎肉连响艺术的土家人
    二  蒋品三、蒋西城、卢碧川、田玉先、邓玉书、邓泽清:不会凋零的傩戏之花
    三  李忠和、余定喜:薅草锣鼓传承下诞生的双子星
    四  全友发:被灯歌渲染的传承人
    五  王兆梧、苏国明:情系围鼓数十载
    六  董兴林、黄知培:耍出精彩人生
    七  李仕洲:痴情守候地盘子
    八  田宗堂:八宝铜铃舞出土家魂
    九  谭绍康、谭文碧、谭大翠、费天凤:盛情演绎巴东堂戏一家亲
    十  周树庭、侯安星:使滚龙连厢精彩流传
    十一  田延江、向前和:三棒鼓情结
    十二  杨洪顺、叶荣明:三片竹板,演绎不一般的人生
    十三  刘耀武:满堂音的骄傲
    十四  彭昌松、彭承金:摆手之乡摆手人
    第二节  “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成员访谈
    一  笔者与团队成员座谈
    二  摘录“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成员感言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节  全书总结
    第二节  前景展望
    附录  “恩施地区非遗传承人健康调查”团队走访传承人名单(2011年10月)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