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文文献标引工作实用手册 曹玉强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曹玉强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曹玉强著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260千字
    • 页数:26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305907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文文献标引工作实用手册

    作  者:曹玉强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页  数:26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305907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手册适用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三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与应用部分,重点是文献标引特殊规则的应用。本手册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说明问题,对于某些特殊问题尽可能用实例加以解释,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有实例均来源于“国家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库”。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章文献标引名词术语/1
    1.1文献标引/1
    1.2文献标引工作/1
    1.3 文献标引方式/1
    1.3.1整体标引/1
    1.3.2全面标引/2
    1.3.3重点标引/2
    1.3.4补充标引/2
    1.3.5综合标引与分析标引/2
    1.4互见分类与分析分类/3
    1.5文献主题分析/3
    1.6主题概念转换/3
    1.7标引深度/4
    1.8主题/4
    1.8.1单主题和多主题/4
    1.8.2单元主题、复合主题和联结型 主题/4
    1.8.3整体主题与局部主题/5
    1.8.4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5
    1.8.5专业主题、相关主题和非专业 主题/6
    1.8.6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6
    第2章《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一些符号/8
    2.1参照符号/8
    2.2圈码/10
    2.3其他符号/13
    第3章文献主题标引/15
    3.1文献主题标引的选词规则/15
    3.1.1书写规则/15
    3.1.2标引词选定次序/16
    3.1.3组配标引规则/17
    3.1.4上位词标引规则/17
    3.1.5靠词标引规则/17
    3.1.6自由词标引规则/18
    3.1.7增词标引规则/19
    3.2主题词组配规则/20
    3.2.1组配原理/20
    3.2.1.1概念之间的关系/20
    3.2.1.2概念组配/21
    3.2.1.3字面组配/21
    3.2.2组配的类型/21
    3.2.2.1交叉组配/21
    3.2.2.2限定组配/22
    3.2.2.3联结组配/23
    3.2.3组配规则/23
    3.2.3.1使用专指主题词组配/23
    3.2.3.2主题词组配是概念组配,避免简单的字面组配/24
    3.2.3.3优先使用交叉组配/24
    3.2.3.4不能越级组配/24
    3.2.3.5不得进行相互交叉组配或限定组配/25
    3.2.3.6组配的结果/25
    3.2.3.7分组标引方式/25
    3.2.3.8组配符号及其使用/26
    3.2.3.9组配的词序/27
    3.2.3.10组配级别及标题数量/27
    3.2.4主标题的确定/27
    3.3单主题和多主题的标引/27
    3.3.1单主题的标引/28
    3.3.1.1单元主题的标引/28
    3.3.1.2复合主题的标引/28
    3.3.2多主题的标引/28
    3.3.2.1并列关系主题的标引/29
    3.3.2.2从属关系主题的标引/29
    3.3.2.3影响关系主题的标引/30
    3.3.2.4应用关系主题的标引/30
    3.3.2.5比较关系主题的标引/31
    3.3.2.6因果关系主题的标引/32
    3.3.2.7相互关系主题的标引/32
    3.4各种主题因素的标引/33
    3.4.1主体因素的标引/34
    3.4.2通用因素的标引/35
    3.4.3位置因素的标引/35
    3.4.4时间因素的标引/37
    3.4.5文献类型因素的标引/39
    第4章文献分类标引/41
    4.1文献分类的质量管理/41
    4.2文献分类工作程序/42
    4.2.1文献分类查重/42
    4.2.2文献内容分析/42
    4.2.3文献主题提炼及选择/44
    4.2.4归类/44
    4.2.5编制同类书的书次号/44
    4.2.6分类复核/44
    4.3文献分类基本规则/45
    4.3.1文献分类必须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45
    4.3.2文献分类要遵守所用分类法的规定,体现系统性和逻辑性/45
    4.3.3文献分类的专指性原则/45
    4.3.4文献分类的实用性原则/46
    4.3.5文献分类的一致性原则/46
    4.3.6文献分类的思想性原则/46
    4.4文献分类的一般规则/47
    4.4.1单主题文献的分类/47
    4.4.1.1单元主题文献的分类/47
    4.4.1.2复合主题文献的分类/47
    4.4.2多主题文献的分类/48
    4.4.2.1并列关系主题的分类/49
    4.4.2.2从属关系主题的分类/49
    4.4.2.3影响关系主题的分类/50
    4.4.2.4应用关系主题的分类/50
    4.4.2.5比较关系主题的分类/51
    4.4.2.6因果关系主题的分类/51
    4.4.2.7相互关系主题的分类/51
    4.5《中图法》的编制理论与编制技术/52
    4.5.1基本序列/52
    4.5.2基本大类/52
    4.5.3体系与结构/54
    4.5.3.1《中图法》的体系/54
    4.5.3.2《中图法》的结构/54
    4.5.4类目的划分与排列/55
    4.5.5类目关系及其显示/56
    4.5.5.1类目纵向关系的显示/56
    4.5.5.2类目横向关系的显示/57
    4.5.6类目注释/57
    4.5.7分类法编制中的若干问题的 处理/59
    4.5.7.1关于依人列类问题/59
    4.5.7.2关于多重列类法/59
    4.5.8类目涵义的划分与辨识/61
    4.6《中图法》标记符号的编制与使用/65
    4.6.1标记符号/65
    4.6.1.1基本标记符号/65
    4.6.1.2辅助标记符号/66
    4.6.2编号制度/72
    4.6.2.1基本编号制度/72
    4.6.2.2编号制度上的变通措施/72
    4.7《中图法》的组配技术及应用/78
    4.7.1通用复分表/79
    4.7.1.1总论复分表/79
    4.7.1.2世界地区表/81
    4.7.1.3中国地区表/84
    4.7.1.4国际时代表、中国时代表/87
    4.7.1.5中国民族表/89
    4.7.1.6世界种族与民族表/90
    4.7.1.7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91
    4.7.2专类复分表/92
    4.7.3类目之间的仿分/95
    4.7.3.1临近类目仿分/95
    4.7.3.2仿总论性类目分/96
    4.7.3.3类目仿分组号要点/98
    4.7.4冒号组配技术与应用/99
    4.7.4.1冒号组配技术在《中图法》中的应用/99
    4.7.4.2冒号组配法使用要点/100
    第5章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文献标引/102
    5.1600 个人名称主题/103
    5.2601 团体名称主题/106
    5.3605 题名主题/110
    5.4606 普通主题/113
    5.5607 地理名称主题/116
    5.6610 非控主题词/118
    5.769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122
    第6章文献标引特殊规则/124
    6.1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文献的标引/124
    6.1.1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文献的标引方法/124
    6.1.2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研究著作的标引/125
    6.1.3六位革命导师传记文献标引/127
    6.1.4六位革命导师理论应用文献的标引/128
    6.2历史主题文献的标引/128
    6.3主题涉及地区的文献标引/134
    6.4传记类文献的标引/137
    6.5文艺著作的标引/143
    6.6专著研究主题的标引/152
    6.7各级、各类教育的各科教材、教学参考书的标引/155
    6.8个人文集、选集、全集的标引/161
    6.9普通读物的标引/164
    6.10“H 语言、文字”类的标引/166
    6.10.1英语类文献的标引/167
    6.10.1.1教材教参类英语文献的标引/167
    6.10.1.2英语读物的标引/171
    6.10.1.3专业英语文献的标引/175
    6.10.2常用外国语文献的标引/176
    6.10.3其他外国语文献的标引/177
    6.10.4汉语类文献的标引/178
    6.10.5对外汉语读物的标引/179
    6.11多卷书的标引/181
    6.12丛书的标引/189
    6.13合订书的标引/191
    6.14词典的标引/192
    6.15百科全书的标引/196
    6.16年鉴的标引/198
    6.17文献目录、索引的标引/200
    6.18文献适用范围与读者对象的标引/203
    6.19改写、改编、缩编文献的标引/204
    6.20哲学家的分类标引/205
    6.21古国名主题的标引/207
    6.22文献文种的标引/209
    6.23医药科学文献的标引/211
    6.24含有地区概念或时间概念先组词的标引/214
    第7章中文图书主题标引的发展史/222
    7.1阶段:1984年至1988年3月,手工标引阶段/222
    7.2第二阶段:1988年4月至1991年,手工标引向计算机标引过渡阶段/223
    7.3第三阶段:1992年至2000年中,计算机标引初级阶段/225
    7.4第四阶段:2000年中至2014年,计算机标引发展阶段/226
    7.5第五阶段:2015年至今,计算机标引新阶段/229
    附录/232
    附录Ⅰ《中图法》第五版的若干修改/232
    附录Ⅱ汉语叙词表主题标引的瓶颈与发展方向/241
    附录Ⅲ《中图法》在联合编目环境下的适应性/246
    附录Ⅳ编目工作的完整性/252
    附录Ⅴ国家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的探讨/257
    参考文献/26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