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 第2版 田亚平 编 生活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2
    • 印刷时间:2021-05-01
    • 字数:507000
    • 页数:31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236031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 第2版

    作  者:田亚平 编
    定  价:69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页  数:31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36031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版自2010年出版以来,用作多所高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硕士课程的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带动了生物分离技术不断出现新方法和新应用,《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孕育而生。第二版将全书分为了三篇:篇生物样品粗分离,第二篇生物样品纯化,第三篇分离技术的融合与集成。从知识内容更新上看,篇中增加生物样品体系改变方法,扩充固液分离的内容;第三篇中加深混合模式层析的介绍,引入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的内容,同时增加工业上单克隆抗体和胰岛素两种重要的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实例介绍。《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第二版配套了封面数字内容资源。《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可作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本科或者研究生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田亚平,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其中各种生物体来源活性物质及可控酶解产物的分离纯化是主攻方向之一。所授课程为本科生生物化学、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及研究生的生化分离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淀。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绪论
    一、生化分离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地位
    二、 生化分离技术的研究范畴
    三、生化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 生物样品粗分离
    第二章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样品体系的改变
    一、加热法
    二、调节pH值法
    三、凝聚和絮凝
    四、添加助滤剂法
    五、添加反应剂法
    第三节 固液分离
    一、离心分离技术
    二、过滤分离技术
    第四节 细胞的破碎
    一、概述
    二、细胞破碎常用方法
    三、破碎方法发展趋势
    第五节 不同材料预处理
    一、植物材料
    二、动物组织
    三、微生物发酵液
    第六节 预处理实例
    一、纳米级微生物细胞破碎原理及实例
    二、β-环糊精共沉淀分离法
    三、壳聚糖沉淀分离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沉淀
    节 概述
    第二节 沉淀方法
    一、盐析法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
    三、等电点沉淀法
    四、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
    五、选择性变性沉淀
    六、生成盐类复合物的沉淀
    七、亲和沉淀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膜分离技术
    节 概述
    一、发展史
    二、作用及存在问题
    三、分类和定义
    第二节 技术原理
    一、压力特征
    二、浓差极化
    三、膜分离理论
    四、膜的截留能力
    五、膜的污染
    六、膜组件的选择
    七、膜的选择及使用
    第三节 微滤技术
    一、概述
    二、膜的分类
    三、膜的特点和分离机理
    四、膜的污染和清洗
    第四节 超滤技术
    一、概述
    二、原理
    三、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膜的改性
    第五节 纳滤技术
    一、概述
    二、分离机理
    三、纳滤膜
    第六节 超-微滤操作技术
    一、预处理
    二、膜的操作
    三、膜的清洗和膜性能的再生
    第七节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一、微滤技术应用
    二、超滤技术应用
    三、纳滤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生物样品纯化
    第五章 层析分离技术
    节 概述
    一、层析的基本概念
    二、层析法的分类
    第二节 吸附层析
    一、吸附层析影响因素
    二、羟基磷灰石层析方法介绍
    第三节 凝胶过滤层析
    一、GFC原理
    二、GFC介质
    三、GFC实验技术
    四、GFC的应用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
    一、IEC相关理论
    二、IEC介质
    三、IEC实验技术
    四、IEC的应用
    第五节 亲和层析
    一、基本原理
    二、亲和配体
    三、亲和吸附剂
    四、AFC实验技术
    五、AFC的特殊类型
    六、AFC的应用
    第六节 反相层析
    一、RPC原理
    二、RPC介质
    三、RPC流动相
    四、RPC实验技术
    五、RPC的应用
    第七节 疏水作用层析
    一、HIC基本原理
    二、HIC介质
    三、HIC实验技术
    四、HIC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电泳技术
    节 概述
    一、基本原理
    二、凝胶介质
    三、检测方法
    四、电泳仪器
    第二节 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基本原理
    二、天然PAGE的类型
    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四、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五、天然PAGE的实验方法
    六、天然PAGE的应用范围
    第三节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SDS-PAGE的分离原理
    二、SDS-PAGE的类型
    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四、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测定
    五、SDS-PAGE的实验方法
    六、SDS-PAGE的应用范围
    第四节 等电聚焦
    一、原理
    二、载体两性电解质和pH梯度的形成
    三、载体两性电解质等电聚焦方法
    四、固相pH梯度介质及其pH梯度的形成
    五、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方法
    六、等电聚焦系统的选择
    七、等电聚焦的应用范围
    第五节 双向电泳
    一、样品制备
    二、等电聚焦
    三、缓冲液置换
    四、梯度SDS-PAGE
    五、检测
    六、蛋白质图谱分析
    七、应用
    第六节 蛋白质印迹
    一、原理
    二、试验材料的选择
    三、蛋白质印迹试验方法
    四、应用
    第七节 毛细管电泳
    一、原理
    二、毛细管电泳的主要类型
    三、毛细管电泳仪
    四、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主要因素
    五、毛细管电泳过程
    六、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分离技术的融合与集成
    第七章 单元融合及创新
    节 膜层析技术
    一、概述
    二、原理和特点
    三、膜层析介质材料及其组件
    四、膜层析的制备
    五、膜层析的应用
    第二节 与双水相集成的分离技术
    一、双水相亲和分配技术
    二、双水相生物转化的集成
    第三节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
    一、概述
    二、离子交换型混合模式层析
    三、亲硫作用层析
    四、疏水性电荷诱导层析
    第四节 扩张床吸附层析
    一、扩张床吸附层析的基本原理
    二、扩张床吸附技术的操作
    三、扩张床基质的特性
    四、扩张床吸附技术的应用
    第五节 模拟移动床
    一、概述
    二、工作原理
    三、模拟移动床模型
    四、模拟移动床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分离纯化的组合应用
    节 概述
    第二节 分离的主要流程
    一、建立分析方法
    二、提取材料选择
    三、提取方法选择
    四、分离纯化方法的探索
    五、均一性的鉴定
    第三节 分离技术的选择和组合
    一、单元分离技术的选择
    二、分离技术组合方案的选择原则
    第四节 典型生物分子分离实例分析
    一、蛋白质(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二、核酸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三、多糖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四、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