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苦旅 张宝明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宝明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宝明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0-12-01
    • 字数:246000.0
    • 页数:25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1009503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出版社

    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苦旅

    作  者:张宝明 著
    定  价:38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页  数:255
    装  帧:平装
    ISBN:978701009503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张宝明所著的《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苦旅》在注重历史感的同时,重点关注的是人物文化内核中很为敏锐、活跃或说到现在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火花。在历时性中体现共时性,在回眸过去中体现当代性,在价值的摄取里体现批判性,在司空见惯的思想资源里渗透着强烈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在具体的章节叙论中,分论与合论相结合,先分后合是各个章节的共性。分论,一般是从介绍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经历开始,然后对其思想内核中很关键和很富“意义”的资源做必要的涵盖与分析,力求对人物思想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梳理;合论,则将该思想模块人物间的趋同与个性特点作为推销的“卖点”。

    作者简介

    张宝明 男,1963年8月生于安徽蒙城。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出站博士后。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文化思想史研究。曾在《文学评论》、《南京大学学报》、《学术界》、《福建论坛》、《天津社会科学》、《文史哲》、《文艺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报刊发表、转载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自由神话的终结——20世纪启蒙阙失探解》、《忧患与风流——世纪先驱的百年心路》、《20世纪:人文思想的全盘反思》、《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等多部,共计100余万字;主编《回眸(新青年)》(语言文学卷、哲学思潮卷、社会思想卷)。获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null

    精彩内容

        梁氏的思路不可谓不清晰。他对自由的解释也是头头是道。从学理上说,他对自由的理解接近合辙。由此演绎出的自由“精神”底蕴也可以说是切中要害。他列论的四民平等问题、参政权问题、属地自治问题、信仰问题、民族建国诸问题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由政治哲学命题相比也不离其宗。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智慧。
         在20世纪开始的前一年,即是1899年,梁氏接触并接受了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穆勒的思想;无专享偶,就在他接受这位英国大师影响的时候,另一位有名的法国激进思想先驱卢梭也闯进了他的生活。两位西哲的风流与潇洒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我们可以说生命不可承受太轻,但看看梁启超承受的如此之重又不能不感慨中国思想家在动荡岁月里承受的太多了。
         《null

    目录
    前言  在苦旅中憧憬未来
    章  “改造国民性”:世纪初的主潮
      节  “新民说”:世纪启蒙的发轫
        一、梁启超:“两头不到岸”的思想之舟
        二、“国民性”:“公德”与“私德”的交战
        三、“自由”与“权利”的歧义
      第二节  《新青年》:世纪的风流
        一、:由民主而自由的历程
        二、“新青年”:被唤醒的雄狮
        三、“个人”与“社会”的砝码
      第三节  鲁迅:永远的“国民性”
        一、“精神界之战士”
        二、阿Q:“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三、“思想自由”与“民众合力”的吊诡
      第四节  现实关怀·社会关怀·人生关怀
        一、着眼点:同立于思想晕轮的圆心
        二、兴奋点:“同唱一首歌”
        三、归宿点:来自不同终端的关怀
    第二章  自由主义三代人
      节  “自由”:“群己权界论”
        一、严复:激活于英伦
        二、自由:“群”与“己”的摇摆
        三、两种自由的涵盖一
      第二节  “自‘由”:“健全的个人主义”
        一、沐浴在“关雨”中
        二、胡适:内倾的自由观
        三、永恒的价值资源
      第三节  “自由”:“高度的自由”
        一、“五四的儿子”
        二、殷海光:“自由与民主”的辨析
        三、“高度自由”的精神
      第四节  自由:并不一致的代价
        一、“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二、自由的基线
        三、“自由”的歧路
        四、“自由”的结语
    第三章  激进意义下的精神类型
      节  “恨铁不成钢”
        一、“世家子弟之桀骜者”
        二、谭嗣同:诗意浪漫的“激进”
        三、两难:殉道者的悲患与乐观
      第二节  学问家与革命家
        一、双重角色的扮演者
        二、章炳麟:“用国粹激动种姓”
        三、“依自不依他”
      第三节  深情的历史选择
        一、书生革命家的情怀
        二、:“调和”的价值意义
        三、“一力之独行”
      第四节  拒绝平庸:对激进主义检讨的再检讨
        一、“自我”膨胀: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胜利法
        二、“个性”消泯:以“心”入世的乌托邦
        三、“心不从心”:另一种逃避
    第四章  保守主义:另一种文化资源
      节  拯救与逍遥:文化功夫释义
        一、“文化怪杰”
        二、辜鸿铭:“富于想象的理性”
        三、“守”出真性情
      第二节  “整合”:面对“迷乱之现代人心”
        一、“东方之子”
        二、杜亚泉:无法化约的“保守”
        三、“统整”:来自世纪末的初步评价
      第三节  吊诡:在“可爱”与“可信”之间
        一、孤独的哲人
        二、王国维:“科学”与“人文”紧张的典型个案
        三、“死”的意义拷问
      第四节  守成:中心与边缘的涂改
        一、“尴尬”的启示
        二、差异:在谐和的同唱里
        三、相对于“激进”的评价
    第五章  “新儒学”:世纪末的复出
      节  定位:在文化三路向之间
        一、“新儒家”人
        二、梁漱溟:“文化三路向”之说
        三、“中国文化要义”
      第二节  “文化更新”:“以人文精神为中心”
        一、海外新儒家人
        二、钱穆:“人生三路向”
        三、“历史”视野下的“特殊精神”
      第三节  “三统”并建之路向
        一、孤傲的后来者
        二、牟宗三:“离教”与“圆教”
        三、“三统”:道德理想的深层言说
      第四节  “新儒家”:化解紧张之后的紧张
        一、“返本”:一个基本信念的确立
        二、“开新”:体系内部的紧张
        三、文化及其承诺
    结语  在憧憬中感念苦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