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无线光通信 (法)奥利弗·布薛特(Olivier Bouchet) 著;韩仲祥 等 译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法)奥利弗·布薛特(Olivier Bouchet) 著;韩仲祥 等 译著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法)奥利弗·布薛特(Olivier Bouchet) 著;韩仲祥 等 译著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字数:259千字
    • 页数:19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1811394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国防工业出版社

    无线光通信

    作  者:(法)奥利弗·布薛特(Olivier Bouchet) 著;韩仲祥 等 译
    定  价:128
    出 版 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页  数:199
    装  帧:精装
    ISBN:978711811394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现代通信,至少在通信的末端(如电视接收器、计算机、录音机、网络游戏控制终端、电子书等)将被“无线化”和高速化:物理链路将不是铜线、光纤、硅或其他介质,而是位于一个发射接收器与另一个发射接收器之间的自由空间电磁波。
    常用的无线链路是无线电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这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它在速度(比特每秒)、频率、功率、兼容性及电磁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信息的传送,我们知道,电磁波频率越高,速率越高。因此,现在实验室正在研究能够传输吉赫兹、太赫兹甚至更高频率的通信系统,太赫兹以上就接近光波了,位于红外线或可见光附近(100~1000TH),可以实现太比特每秒的通信速率。
    随着激光器(发明于1960年)与石英光纤(石英光纤已经在1961年被证明具有应用于通信的潜力)的产生,并伴随着激光器、光电子产品与石英光纤制作加工技术的巨大进步,已经确定性地开启了光纤通信这一发展方向。基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章 光
    第2章 光通信历史
    2.1 基本定义
    2.1.1 通信
    2.1.2 电信
    2.1.3 光通信
    2.1.4 无线频率或赫兹波
    2.2 史前通信
    2.3 光电报
    2.4 编码
    2.5 光电话
    2.5.1 日光通信
    2.5.2 全天候光通信
    2.6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的光电话
    第3章 现代与日常无线光通信
    3.1 基本原理
    3.1.1 工作原理
    3.1.2 光的传播
    3.1.3 电磁学原理
    3.1.4 数据交换模型
    3.2 无线光通信
    3.2.1 户外无线光通信
    3.2.2 室内无线光通信
    3.2.3 学术与技术生态系统
    第4章 传播模型
    4.1 引言
    4.2 基带等效模型
    4.2.1 无线电传输模型
    4.2.2 自由空间光传输模型
    4.2.3 信噪比
    4.3 封闭环境中的漫射传播链路预算
    4.3.1 符号间干扰
    4.3.2 反射模型
    4.3.3 建模
    第5章 光在大气中的传输
    5.1 概述
    5.2 大气信道
    5.2.1 大气的气体组成
    5.2.2 气溶胶
    5.3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
    5.3.1 分子吸收
    5.3.2 分子散射
    5.3.3 气溶胶吸收
    5.3.4 气溶胶散射
    5.4 光大气传输模型
    5.4.1 Kruse和Kim模型
    5.4.2 Bataille模型
    5.4.3 AINaboulsi模型
    5.4.4 降雨衰减
    5.4.5 降雪衰减
    5.4.6 闪烁
    5.5 实验装置
    5.6 实验结果
    5.6.1 实验结果与Kruse和Kim模型的对比(850nm)
    5.6.2 与A1Naboulsi模型的对比
    5.7 雾、霾和水汽
    5.8 跑道可视范围(RVR)
    5.8.1 能见度
    5.8.2 测量仪器
    5.9 自由空间光链路参数计算
    5.10 小结
    ……
    第6章 室内光链路预算
    第7章 辐射损伤、安全、能量和相关法规
    第8章 光器件与光电器件
    第9章 数据处理
    0章 数据传输
    1章 设备和系统工程
    2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