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一孔斋论学集 陈伯海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陈伯海 著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伯海 著著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字数:313千字
    • 页数:383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912062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孔斋论学集

    作  者:陈伯海 著
    定  价:60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页  数:383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9120622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文学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珍贵的结晶,也是全世界文学之林中耀眼的瑰宝。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就总体而言,不论是文献的整理或考辨,还是理论的概括与分析;不论是纵向或横向的宏观综论,还是对作家或作品的具体探索;不论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作研究,还是借用了外来的新论来阐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人材之多、论著之富与质量之高都是靠前、举世瞩目的。
    这批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一些名家的代表性论著,本身也有学习与传承,总结与研究的重要价值。为此,陈伯海编著的《一孔斋论学集》邀请一批当代在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实绩、有影响的名家,由他们自选其有代表性的专论结成一集。这些学者年龄不等,照顾到各自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每一集文字都曾经为学术史的推进铺下过坚实的一砖一石,都曾经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过读者的心扉,拨动过大家的心弦,都null

    作者简介

    陈伯海,1935年生,湖南长沙人。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原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曾担任国家和上海市社科规划文学学科组成员、上海市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兼及文艺理论、美学、哲学、中国文化诸相关领域,在倡扬文学史宏观研究、致力唐诗学学科建设、推进文化传统的现代阐释和建构生命体验论诗学与美学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及上海市各类社科规划课题9项,发表著作及编撰20余种,论文150多篇,获首届中国“鲁迅文学奖”(很好理论评论奖)和多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著作奖与论文奖。专著“唐诗学弓I论))得韩国学界人士译介出版,获韩国学术院奖。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于2008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卜周年杰出学术贡献奖。

    精彩内容

    目录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自选集小序
    辑 古代文论的现代观照
    “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
    唐人“诗境”说考释“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
    第二辑 唐诗意象艺术谭
    为“意象”正名
    唐前诗歌意象艺术的流变
    唐诗与意象艺术的成熟
    “诗到元和体变新”——古典诗歌艺术转型之枢纽谈
    “温李新声”与词体艺术先导——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另面观
    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
    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
    第三辑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宏观的世界与宏观的研究
    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格
    中国文学史之鸟瞰
    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寻求宏观与微观的会通
    《中国文学史学史》编写导言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编后记
    陈伯海著作成果一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