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妖怪.妖怪学与天狗:中日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王鑫 著 无 编 无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鑫著 | | 无译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鑫著| 无译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265千字
    • 页数:27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14412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妖怪.妖怪学与天狗:中日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作  者:王鑫 著 无 编 无 译
    定  价:128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页  数:27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144124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妖怪学”是日本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于19世纪末开创的一门学问。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指出,“妖怪”中蕴含着普通人的人生观、自然观,是挖掘一个民族固有信仰的重要手段。百余年来,日本的妖怪学研究从未中断。20世纪末,随着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发展,日本掀起了一股“妖怪”热潮,为其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宣传了日本传统文化。 近年来,日本的“妖怪”热以及“妖怪学”虽然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但从现状看我国目前对于妖怪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均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一些基础性工作,如概念的界定与学术史的整理都有待于充分展开。另一方面,日本的妖怪学研究虽然积累深厚,成果丰富成果,但也存在着缺乏“他者”视角和比较视域不足的问题。 本书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对中日“妖怪”与“妖怪学”进行梳理,这是开展妖怪学研究的步。其次null

    作者简介

    王鑫,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主攻日本思想史、文化史。现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讲师。出版过《日本龙文化研究》(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发表过《中国关于关东大地震之报道》《灾害复兴研究》Vol.9 2017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灾害复兴制度研究所编、《近代中国的“妖怪学”研究与井上圆了》日本《进化之”妖怪”文化研究》2017年10月、《日本“妖怪”研究的历史回顾》《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中华日本哲学会会刊)》2017年、《近代中国的妖怪学研究与日本》《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中华日本哲学会会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龙与王权》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天狗食日(月)考》《怪異?妖怪文化の伝統と創造─ウチとソトの視点から》2015年、《中国“妖怪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日本学研究》第23期等论文。承担过北京大学“日法德医患沟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章 序章
    节 日本的“妖怪热”
    第二节 “妖怪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方法论的问题
    第二章 中日“妖怪”的概念比较――从思想史的角度
    节 既有“妖怪”定义综述
    第二节 中日古代“妖怪”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中日“妖怪”概念的嬗变与融合
    第三章 近代中日“妖怪学”的互动――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
    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妖怪学”研究与中国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期日本的“妖怪学”研究与中国
    第四章 中日“天狗”的异同――从形象与功能的角度
    节 日本的天狗研究
    第二节 中日天狗的形象与功能考
    第五章 中日“天狗”的嬗变与融合
    节 儒教中的中日天狗
    第二节 佛教中的中日天狗
    第六章 终章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