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古早期士僧交往与文学 蔡彦峰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蔡彦峰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蔡彦峰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00:00:00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21-07-0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8392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古早期士僧交往与文学

    作  者:蔡彦峰 著
    定  价:13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页  数:39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8392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玄佛思想合流、早期佛教中心的形成、佛教背景下士僧群体的文学创作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早期士僧交往的形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对支遁“即色游玄”、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等思想范畴的内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会稽、庐山佛教中心山林和文义相结合的特点的形成;东晋诗僧群五言诗创作及其诗史意义;心无宗与陶渊明的自然思想和诗歌艺术;顿悟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境等,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晋宋文学的发展演变。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上编 玄佛合流:早期佛教思想与文学
    第一章 支遁的思想与文学
    引言 玄佛结合与支遁的思想
    第一节 玄佛会通与支遁“逍遥游义”
    一 支遁“逍遥游”新义的提出
    二 支遁与郭象《逍遥游注》之义
    三 支遁“逍遥游义”的内涵
    第二节 “空”的两种含义与支遁“即色义”考论
    引言 玄佛合流与般若六家七宗的形成
    一 玄学与支遁“即色义”的形成
    二 玄学与支遁对“色空”的理解
    三 “虚空”与“本无”:“空”的两种含义与支遁“即色义”
    第三节 支遁“即色游玄”与山水诗
    一 东晋自然观的转变
    二 支遁“即色游玄”与东晋玄言山水诗
    三 支遁与谢氏山水文学传统
    第二章 慧远“实有”的佛教思想与文学
    第一节 求宗体极:慧远的“实有”思想
    一 慧远的“法性论”
    二 慧远的“法身”义
    三 慧远实有思想的渊源
    第二节 “实有”与慧远“形象本体”之学及其诗学意义
    一 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思想渊源
    二 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建构及其美学内涵
    三 慧远“形象本体”之学与晋宋之际的诗歌变革
    中编 早期佛教中心的形成与文学
    第一章 会稽士僧群的形成和文学
    第一节 东晋会稽士僧群的形成
    第二节 支遁与会稽名士群的交往及影响
    一 王濛
    二 谢安
    三 许询
    四 孙绰
    五 王羲之
    第三节 会稽其他士僧群和文学
    一 剡县仰山竺法潜僧团
    二 剡县石城山于法兰僧团
    三 剡县葛岘山竺法崇僧团
    四 若耶山竺法旷、帛道猷、竺道壹僧团
    小结
    第二章 慧远与庐山士僧群体的学风和文学
    第一节 慧远的学问与人格
    第二节 慧远与庐山僧团博雅的学风与文学
    第三节 慧远与士人群的交游考
    一 刘遗民
    二 周续之
    三 雷次宗
    四 张野
    五 张诠
    六 王乔之
    第四节 慧远与宗炳及其《明佛论》
    一 宗炳的生平及与慧远的交往
    二 《明佛论》的佛学思想
    下编 早期士僧交往视域下的文学
    第一章 东晋僧人的诗歌创作
    引言 家族与学术:魏晋家族分隔与学术的分化
    第一节 东晋诗僧群的出身、创作与五言诗史的重建
    一 东晋诗僧群的出身及其学术渊源
    二 东晋诗僧群的五言诗写作
    三 东晋诗僧群的诗学渊源与诗史意识
    四 东晋诗僧群对五言诗史的重建
    第二节 支遁的诗歌创作及其意义
    一 名理和奇藻:清谈与支遁的诗学主张
    二 支遁五言诗的诗体渊源
    三 支遁五言诗的诗史意义
    第二章 士僧交往与文人创作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关系考论
    一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
    二 佛教与陶渊明《形影神》组诗
    三 心无宗与陶渊明的自然思想
    四 心无宗与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第二节 谢灵运与僧人的交往及其文学创作
    一 谢灵运与僧人的交往
    二 慧远“形象本体”之学与谢灵运山水诗
    三 谢灵运山水诗对慧远禅智思维方法的发展
    四 顿悟与神助:谢灵运山水诗学的建构和诗境
    第三章 士僧交往与六朝文艺理论
    第一节 佛教与宗炳《画山水序》的理论建构
    一 宗炳对慧远庐山“形象本体”之学的接受
    二 “形象本体”之学与宗炳《画山水序》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玄佛合流与刘勰《文心雕龙》“太极”论
    一 王弼易学的流行与刘勰的学术渊源
    二 佛教与刘勰对王弼易学的接受
    三 《文心雕龙》“太极”的含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