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儒学与民族复兴 张君劢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张君劢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君劢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6-01
    • 字数:333000
    • 页数:492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0816335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儒学与民族复兴

    作  者:张君劢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页  数:492
    装  帧:平装
    ISBN:978720816335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张君劢是一名学贯中西、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哲人,也是“新儒家”八大家之一。《儒学与民族复兴》甄选了三部他很有代表性的小书编辑成册:在《明日之中国文化》中,张君劢试图从对中、西、印三者文化的比较中去探求中国文化的新出路;而在《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他对身处后科玄论战时代的思想界与当时的中国局势作出了反思;《义理学十讲纲要》则是他在旅美期间关于义理之学的演讲,从中可以看出张君劢作为一名儒者对现实深厚关切的一面。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001
    上编明日之中国文化
    自序003
    凡例005
    讲史前时代006
    第二讲文化之起源013
    第三讲欧亚两洲文化之发轫020
    第四讲印度文化(上)025
    第五讲印度文化(下)034
    第六讲欧洲文化(上)043
    第七讲欧洲文化(下)055
    第八讲中国文化066
    第九讲明日之中国文化(上)
    ——过去政治社会学术艺术成绩之评判083
    第十讲明日之中国文化(下)
    ——未来政治学术艺术之新方向093
    附录中华民族文化之过去与今后之发展102
    中编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绪言125
    凡例132
    卷上学术思潮
    讲学术界之方向与学者之责任134
    第二讲中国新哲学之创造175
    第三讲科学与哲学之携手201
    第四讲人生观论战之回顾215
    第五讲思想的自主权230
    第六讲当代政治思想之混沌236
    第七讲德国经济学之特点242
    第八讲中外思想之沟通248
    第九讲东西政治思想之比较252
    第十讲《五十年来德国学术》序261
    第十一讲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274
    第十二讲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284
    第十三讲关于黑格尔哲学答张真如先生312
    第十四讲再与张真如先生论黑格尔哲学318
    卷下民族复兴
    第十五讲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342
    第十六讲从东北热河的失陷说到复兴民族的责任365
    第十七讲民族复兴运动375
    第十八讲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382
    第十九讲历史上中华民族中坚分子之推移与西南之责任389
    第二十讲复王吉占(恒)论广西居民来源书395
    第二十一讲中华历史时代之划分及其第三振作时期400
    第二十二讲山西对于未来世界战争之责任408
    第二十三讲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之复兴412
    第二十四讲常燕生《德意志民族自由斗争史》序418
    下编义理学十讲纲要
    引言425
    讲义理学之名称与性质431
    第二讲义理学与宗教异同438
    第三讲义理学之创始与孔孟443
    第四讲孔孟后儒家传统之构成450
    第五讲义理学对于律己治人之指示与儒家之功罪(上)456
    第六讲义理学对于律己治人之指示与儒家之功罪(下)461
    第七讲义理学与风俗厚薄国家兴亡(上)467
    第八讲义理学与风俗厚薄国家兴亡(下)473
    第九讲义理学与现代科学哲学479
    第十讲义理学与今后大业485
    译名对照表487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