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字数:188千字
    • 页数:18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1193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南京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  者: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著
    定  价:54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页  数:18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1193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特色、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南京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新型城市化建设征程中,不能局限于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还在于文化的创新;在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科学保护与利用城市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充分实现城市文化资源的价值,创造城市差异化的发展优势,让城市文化很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作者简介

    徐宁,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期从事文化宣传与研究工作,对地方文化研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城市形象传播的主题自觉》(《现代传播》2012年靠前、《构建舆论引导的长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靠前2期))多篇论文,主持了多项地方文化研究课题。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梳理
    第一节 南京历史文化在全国的地位
    一 南京古城是中国有名都城格局难得的遗存
    二 南京是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地
    三 南京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当代科教文化基地之
    第二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梳理
    一 物质文化遗产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别
    一 史前文明,先民遗迹
    二 王者之气,都城遗址
    三 古刹梵音,佛教经典
    四 科教昌明,文化遗产
    五 先烈精神,革命遗志
    六 匠心独运,工业腾飞
    七 民俗技艺,代代传承
    第二章 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战略
    第一节 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成效
    一 “保老城,建新城”的保护战略初见成效
    二 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动策略不断创新
    三 古都格局和环境风貌等关键历史文化要素得到重点保护
    四 历史文化集中片区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
    五 文物古迹保护对象不断扩展,并得到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
    六 文博场馆成为宣传南京的重要窗口
    七 重要历史文化景观得到审慎再现
    八 初步建立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第二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分析
    一 老城长期发展的惯性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 历史文化保护资金缺口较大
    三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 民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较低
    第三节 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一 主流的文化保护观
    二 专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三 国外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策略
    四 苏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五 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第四节 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战略建构
    一 继续推行“保老城,建新城”战略
    二 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与规划
    三 多渠道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四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价值
    五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六 提高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第三章 文化基因与城市精神塑造
    第一节 城市精神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绵延不绝的南京精神
    一 “博爱厚德”——南京城市精神的底色
    二 “坚忍不拔”——南京城市精神的脊梁
    三 “天下文枢”——南京城市精神的基石
    四 “创新创优”——南京城市精神的追寻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精神的三种类型
    一 地域人文型
    二 时代导向型
    三 继往开来型
    第四节 南京精神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第五节 南京精神塑造与践行的路径
    一 凝聚南京城市价值的广泛认同
    二 激发南京城市文脉的持续活力
    三 推进城市文明的多层纵向深化
    四 融入建设全新南京的生动实践
    五 建设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载体
    六 提升文化自信自觉的深度实践
    第四章 “一带一路”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
    第一节 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京文化“走出去”的重新审视
    一 南京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资源
    二 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平台
    三 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机制分析
    第三节 南京城市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
    一 重构传播内容,打造城市文化个性符号
    二 丰富传播方式,挖掘文化交流多元途径
    三 融合传播平台,整合新旧媒介实现共赢
    四 拓展传播主体,鼓励纳入各方群体参与
    第五章 雨花英烈精神与红色文化建设研究
    第一节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存量
    一 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
    二 土地革命时期
    三 抗日战争时期
    四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一 主要成效
    二 薄弱环节
    第三节 红色文化的特质功能
    一 主要特质
    二 主要功能
    第四节 红色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
    一 打造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让红魂基因落地生根
    二 培育和践行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三 彰显红色文化特色,让红色旅游形成品牌
    四 健全保障机制,让红色文化建设得到强力支撑
    第六章 和平文化与国际和平之城建设
    第一节 南京和平文化建设实践
    一 国家公祭日提供了新平台
    二 和平文化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三 和平研究不断深化
    四 和平文化交流日益广泛
    五 和平教育首开先河
    六 和平活动方兴未艾
    第二节 加强和平文化建设,提升和平城市新形象
    一 深化和平学研究,为构建国际和平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二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将和平文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
    三 构筑高端平台,拓宽南京国际和平城市建设渠道
    四 举办和平文化节庆活动,打造“和平文化”旅游品牌
    五 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弘扬和平文化
    第三节 南京与国际其他殉难城市和平文化建设之比较
    一 遗址、遗物保护与利用对比
    二 纪念日活动规格对比
    三 和平创建活动对比
    四 殉难城市和平文化建设特点
    第七章 佛教文化资源与培育人文绿都新优势
    第一节 弘扬南京佛教文化的现实基础
    一 佛教文化,历史生成
    二 积淀深厚,贡献良多
    三 优势再造,开局向好
    第二节 充分认识佛教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 历史艺术价值
    二 社会伦理价值
    三 经济发展价值
    四 品牌形象价值
    第三节 弘扬佛教文化存在的不足
    一 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够
    二 佛教资源的深层挖掘不够
    三 佛教文化品牌推广不够
    第四节 弘扬佛教文化,培育人文绿都新优势的思路
    一 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期,确立佛教文化发展新思路
    二 塑造特色佛教文化品牌,展现人文绿都城市新形象
    三 推动佛教文化与旅游融合,彰显人文绿都城市特色
    四 加大佛教文化研究力度,奠定人文绿都软件基础
    五 发挥佛教文化社会教育价值,培育人文绿都发展新动能
    六 积极开展佛教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提升人文绿都影响力
    第八章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与发展路径研究
    第一节 文化旅游的内涵、特征与市场开发
    一 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二 文化旅游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三 文化旅游者的行为与市场研究
    第二节 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供给侧改革引领新方向
    二 “互联网+”创造新需求
    三 时空延伸衍生新消费
    第三节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
    一 历史文化生活体验模式
    二 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开发模式
    三 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衍生模式
    第四节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 资源开发的优势和不足
    二 资源开发的障碍与问题
    第五节 创新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 “五大”战略
    二 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