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退耕还林效益评估与政策优化 姚顺波 等 著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姚顺波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姚顺波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00:00:00
    • 版次:3
    • 字数:586000
    • 页数:384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ISBN:978703065279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中国退耕还林效益评估与政策优化

    作  者:姚顺波 等 著
    定  价:268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页  数:384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65279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社会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学等交叉或新型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小流域、县域、流域、区域、国家等不同尺度,立足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从时间—空间维度、投入—产出比例、计划—市场调控、承载—供需配置和宏观—微观层面,统筹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和人文五大系统,系统梳理了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的典型试点、全面启动、优化调整、巩固完善、新一轮政策实施5个阶段的政策变迁、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全面研究了退耕工程实施对区域人力配置、减贫脱困、民生福祉和乡村振兴等的效应,优化了退耕工程社会效益评估体系;深入探讨了退耕工程实施对区域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结构、农户生产效率和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丰富了退耕工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系统分析了退耕工程实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质量和碳储量等效应,完善了退耕工程生态效益评估体系。最后,从规划区域、实施规模、坡度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第1章引言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目的2
    1.1.3研究意义3
    1.2文献综述3
    1.2.1退耕还林近20年的研究进展4
    1.2.2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果研究综述14
    1.2.3退耕还林生态效果研究综述21
    1.2.4退耕还林政策优化研究综述24
    1.3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思路27
    1.3.1研究内容27
    1.3.2研究方法28
    1.3.3技术框架29
    1.4主要研究结论29
    第2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历史渊源与现状32
    2.1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标32
    2.1.1退耕政策出台的背景回溯32
    2.1.2退耕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38
    2.1.3退耕政策制定的既定目标40
    2.1.4退耕工程补助标准与方式41
    2.1.5小结42
    2.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44
    2.2.1退耕工程实施的阶段划分45
    2.2.2退耕工程实施的造林面积50
    2.2.3退耕工程实施投资及结构60
    2.2.4小结64
    2.3典型省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述65
    2.3.1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66
    2.3.2四川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68
    2.3.3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70
    2.3.4云南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72
    2.3.5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74
    2.3.6小结77
    2.4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77
    2.4.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77
    2.4.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80
    2.4.3小结82
    2.5本章小结82
    第3章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果评价86
    3.1退耕工程实施的人力配置效应86
    3.1.1退耕还林区劳动力再配置机制87
    3.1.2退耕工程区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变化89
    3.1.3退耕对农户非农劳动力就业的影响91
    3.1.4退耕还林工程对劳动力供需的影响94
    3.1.5小结105
    3.2退耕工程实施的减贫脱困效应106
    3.2.1相对贫困指标体系的构建107
    3.2.2能力贫困指标与模糊函数设定109
    3.2.3材料搜集与数据处理111
    3.2.4工程实施对精准扶贫的影响111
    3.2.5小结116
    3.3退耕工程实施的民生福祉效应117
    3.3.1理论分析框架构建118
    3.3.2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19
    3.3.3工程实施对民生福祉的影响122
    3.3.4小结126
    3.4退耕工程实施的乡村振兴效应127
    3.4.1乡村振兴的内涵128
    3.4.2研究方法与材料搜集128
    3.4.3工程实施对乡村振兴的影响131
    3.4.4小结134
    3.5本章小结134
    第4章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果评价136
    4.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136
    4.1.1研究区概况137
    4.1.2模型构建与数据搜集137
    4.1.3工程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39
    4.1.4小结146
    4.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146
    4.2.1研究区概况147
    4.2.2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148
    4.2.3退耕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150
    4.2.4小结158
    4.3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159
    4.3.1模型构建与数据搜集160
    4.3.2退耕规模对农户生产的影响164
    4.3.3小结168
    4.4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退耕农户收入的影响169
    4.4.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69
    4.4.2研究方法与材料搜集171
    4.4.3工程实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74
    4.4.4小结177
    4.5本章小结178
    第5章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80
    5.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80
    5.1.1研究区概况180
    5.1.2数据来源183
    5.1.3研究方法187
    5.2全国退耕工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188
    5.2.1全国退耕工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188
    5.2.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退耕工程的响应189
    5.2.3小结191
    5.3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192
    5.3.1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192
    5.3.2土地利用/覆被对退耕工程实施的响应201
    5.3.3小结203
    5.4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203
    5.4.1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203
    5.4.2土地利用/覆被对退耕工程实施的响应213
    5.4.3小结215
    5.5本章小结216
    第6章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218
    6.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8
    6.1.1研究区概况218
    6.1.2数据来源220
    6.1.3研究方法221
    6.2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区植被NDVI变化特征222
    6.2.12015年工程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特征222
    6.2.2退耕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变化223
    6.2.3工程实施植被NDVI变化对坡度的响应224
    6.2.4小结226
    6.3黄土高原退耕工程实施植被NDVI变化特征226
    6.3.12015年区域植被NDVI空间分布特征226
    6.3.2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变化228
    6.3.3工程实施植被NDVI变化对坡度的响应229
    6.3.4小结229
    6.4长江中上游退耕工程实施植被NDVI变化特征230
    6.4.12015年区域植被NDVI空间分布特征230
    6.4.2工程实施前后区域植被NDVI变化232
    6.4.3工程实施植被NDVI变化对坡度的响应233
    6.4.4小结234
    6.5本章小结235
    第7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237
    7.1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保持的影响237
    7.1.1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238
    7.1.2黄土高原土壤保持功能变化242
    7.1.3长江中上游土壤保持功能变化246
    7.1.4小结251
    7.2退耕还林工程对水源涵养的影响251
    7.2.1模块运行与数据处理252
    7.2.2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257
    7.2.3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分析259
    7.2.4小结262
    7.3退耕还林工程对生境质量的影响262
    7.3.1数据来源与模块运行263
    7.3.2黄土高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266
    7.3.3长江中上游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273
    7.3.4小结282
    7.4退耕工程实施对区域碳储量的影响283
    7.4.1数据来源与处理284
    7.4.2黄土高原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84
    7.4.3长江中上游碳储量的时空特征292
    7.4.4小结300
    7.5本章小结301
    第8章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优化与效率提升303
    8.1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选择303
    8.1.1指标选取303
    8.1.2模型构建304
    8.1.3实证分析306
    8.1.4小结310
    8.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规模确定311
    8.2.1数据来源311
    8.2.2指标选取311
    8.2.3研究方法312
    8.2.4实证分析314
    8.2.5小结318
    8.3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坡度控制318
    8.3.1数据选取318
    8.3.2研究方法319
    8.3.3实证分析319
    8.3.4小结321
    8.4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补贴标准建议321
    8.4.1研究假设321
    8.4.2模型建立322
    8.4.3实证分析324
    8.4.4小结328
    8.5本章小结329
    参考文献33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