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安心之道 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彭鹏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彭鹏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彭鹏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5-01
    • 字数:348千字
    • 页数:33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4351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安心之道 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作  者:彭鹏 著
    定  价:12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页  数:339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4351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安心之道: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心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当代社会精神家园问题。在当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显著失衡、精神心理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加强精神家园问题研究及精神家园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其中所关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复杂深奥的现象之一,而对此探究深入详尽者当属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心文化,以及现代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等流派。
    为此,《安心之道: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尝试汲取东方传统心灵智慧与西方心理学的相关思想与方法,探索现代社会精神家园问题研究与解决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彭鹏(1973-),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哲学原著导读》、《心文化专题》、《道家专题》、《佛教专题》等课程。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东方心文化与西方心理学的比较研究,曾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12CSH065)等多项课题。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四 基本观点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神、精神需要与精神家园
    一 心文化与心理学对“精神”的理解
    (一)心文化的理解
    (二)心理学的理解
    二 心安是归处:精神需要与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关涉人的精神需要
    (二)内在价值与精神家园
    (三)精神家园是“安心之道”
    第二章 心、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 从汉语言文字管窥“心”与心文化
    (一)“心”义探源
    (二)“心(忄)”部汉字蕴含的心理思想
    (三)“心”字词组蕴含的心理思想
    二 体用、工夫与境界:哲学视域中的“心”与心文化
    (一)心之体用
    (二)心之工夫
    (三)心之境界与精神家园
    三 内在超越:宗教和心理学视域中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内外之间与天人之际:中西“超越”路径之殊异
    (二)心性修养工夫:内在超越的根据与途径
    (三)内在超越对精神家园问题的启示
    第三章 儒家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 孔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仁、礼乐与心之体用
    (二)心性与天命
    (三)下学而上达:孔子的内学工夫论
    (四)仁者安仁:孔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二 孟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从仁学到心学:孟子的“本心”论
    (二)反求诸己:孟子的工夫论
    (三)尽心知性知天:孟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第四章 道家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 老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有无同出:道混万物而为一
    (二)有为失道:人心惟危愚之始
    (三)无为返道:圣人无心天下归
    (四)不为而成:长善救失无形迹
    (五)道与精神家园
    二 庄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从道到心:《庄子》的精神世界
    (二)心斋坐忘:庄子的工夫论
    (三)真人与逍遥:庄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第五章 佛教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 禅宗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即心即佛的心体论
    (二)顿悟成佛的工夫论
    (三)圆融不二的境界论
    (四)禅宗心文化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二 净土宗心文化与精神家园
    (一)从印度到汉地:弥陀净土信仰的历史传播
    (二)从慧远到善导:净土宗的立宗进程
    (三)从佛国净土到人间净土:弥陀信仰形态的演变
    (四)从宗教信仰到精神家园:净土宗心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探索精神深处的家园:从行为主义到精神分析
    一 意识与行为:心理学对“心”的科学研究及其反思
    (一)走向科学:早期心理学对意识的探索
    (二)无“心”的心理学: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科学化的特别
    (三)对科学心理学的评价与反思
    二 走向精神家园:精神分析对“心”的深度探索
    (一)潜意识:发现心中的“新大陆”
    (二)本能决定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科学情结
    (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与反思
    三 集体潜意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家园
    (一)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思想的形成
    (二)荣格的原型理论
    (三)荣格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治疗思想
    (四)荣格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第七章 人性能达的境界: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与精神家园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观点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一)需要层次理论及其人性观
    (二)自我实现理论
    (三)高峰体验理论
    三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一)“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四 超个人心理学与精神家园
    (一)超越人本主义:马斯洛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
    (二)超越与整合: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三)意识光谱与大心境界:威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思想
    (四)超个人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
    第八章 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人类精神家园建设
    一 此心不安: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
    (一)精神危机:当代社会精神家园的失落
    (二)精神危机背景下心理治疗的兴起及其不足
    二 精神家园失落的原因分析
    (一)遗忘精神需要:精神家园失落的直接原因
    (二)“二元论”与“碎片化”: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本原因
    三 心文化、心理学与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
    (一)内在超越:心文化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中的意义
    (二)心文化与心理学:重返人类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第九章 心文化价值体系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一 民族精神家园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一)民族精神家园的现状
    (二)原因探析
    (三)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及其局限
    二 心文化与当代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民族精神家园的根基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二)心安是福的幸福观
    (三)德福统一的公正观
    (四)知命自强的自由观
    (五)“转凡成圣”的人本观
    三 心文化教育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一)内在教育理念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二)心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初探
    第十章 正念禅定:心文化视角下的心理治疗与个体精神家园建设
    一 心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心念观
    (一)心文化的心念观
    (二)现代科学的心念观
    (三)心念与修心
    二 禅定与正念:心文化的阐释
    (一)佛教心文化关于禅定的解释
    (二)佛教心文化关于正念的阐释
    (三)儒道心文化视野中的禅定和正念
    三 正念疗法:心理治疗对正念禅定的借鉴与个体精神家园建设
    (一)超越传统心理治疗
    (二)正念禅定的身心效应
    (三)正念禅定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四)反思与展望:个体精神家园建设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
    后记 回家的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