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都会的诱惑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 满建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满建著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满建著
    •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01 00:00:00
    • 版次: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32655151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辞书出版社

    都会的诱惑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

    作  者:满建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1日
    页  数:29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32655151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之间的关系,揭示海派散文作为地域性都市散文的独特生产机制、审美功能和文体特征,探讨其在文学目前的重要意义。同时,梳理了海派散文产生的都市文化空间和物质空间,分析了消闲刊物对海派散文的影响,探究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良友》《天地》《红杂志》等消闲刊物的编辑策略、散文观念及其刊登的散文作品,并评说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得失。本书借鉴都市文化学、文化地理学、阐释学、接受美学、比较文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清晰的思路、翔实的资料、开阔的视野,对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努力形成独到的见解。本书着力填补关于海派散文研究的某些空白,对把握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核、深入认识现代都市的丰富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当前中国现代都市文化建设及当下散文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海派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引言 海派散文研究的上海现代消闲刊物视阈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主要术语界定及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构架
    第一章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生长空间
    第一节 现代都市物质空间与消闲娱乐风尚
    一、中国商业的中心地位
    二、海上移民潮
    三、现代生活方式和消闲娱乐风尚
    第二节 现代都市文化空间与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一、市民读者的高层次文化消费诉求
    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和繁盛时代的到来
    三、现代刊物的高度发达
    四、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生产方式
    一、海派作家的身份转变
    二、海派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生产方式
    三、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凝聚的海派散文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
    第一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期(1872—1912)
    二、成长期(1912—1927)
    三、成熟期(1927—1938)
    四、承传期(1938—1949)
    第二节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的新变
    一、消闲刊物的大众化定位与散文的市民文化品格
    二、消闲刊物的娱乐化倾向与散文的消闲功能
    三、消闲刊物制约下的散文文体类型变化
    第三章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读者市场与消闲风尚
    第一节 消闲刊物的读者意识和市场路线
    一、从栏目设置看《论语》的读者意识
    二、从《人间世》与《太白》之争看林语堂的转向
    三、从《宇宙风》看消闲刊物的市场路线
    第二节 动态制衡:在市民趣味和文人情趣之间
    一、市民趣味的认同与表现
    二、文人情趣及散文格调
    三、消闲功能的提升
    第三节 近情、亲切和谑而不虐的现代都市话语
    一、话语内容:言必近情
    二、话语姿态:自然亲切
    三、话语风格:谑而不虐
    第四章 《良友》:海派散文走向时尚的最前沿
    第一节 《良友》的时尚编辑理念和散文的时尚表达
    一、时尚:《良友》的编辑策略
    二、时尚都市生活的风景线
    三、中产阶级市民生活观念和趣味的表现
    第二节 现代都市的“时尚”话语
    一、文字和图像相互指涉
    二、文学话语的图像化
    第三节 《良友》散文三家:梁得所、马国亮和予且
    一、梁得所:现代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记录
    二、马国亮:抒写心曲,品味生活
    三、予且:市民趣味的倾心表现者
    第五章 《天地》:海派散文与市民日常生活
    第一节 承传与新变:《天地》的编辑理念
    一、《天地》对《论语》等刊物编辑理念的承传
    二、沦陷区特殊文化环境对《天地》编辑理念的制约
    三、日常生活主题:编辑思路的拓展与新变
    第二节 特殊语境中的都市日常话语
    一、“以常人地位说常人的话”:写作姿态的日常生活化
    二、“人情总该是差不多的”:日常生活的呈现
    三、“只要你谈得有味道耳”:日常生活的审美表现
    第三节 苏青:《天地》散文的集大成者
    第六章 《红杂志》:为市民阶层代言
    第一节 新文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一、纸片战争:争夺读书市场
    二、“趣味”:消费文化的自我定位
    三、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第二节 市民生活的多方表现
    一、都市中的衣食住行
    二、都市消闲娱乐生活
    三、奇闻异事与文坛趣闻
    第三节 适应市民阅读需要的散文形式
    一、从“苍蝇之微”着笔
    二、短小精悍、活泼无拘的形式
    三、“以滑稽有味者为合格”
    结语 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影响下的海派散文得失
    一、上海现代消闲刊物与海派散文相互选择
    二、上海现代消闲刊物对海派散文的影响及其文学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