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分子生物学 杨荣武 主编 大中专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荣武 主编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荣武 主编著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01 00:00:00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9-01
    • 字数:1500千字
    • 页数:62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518469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南京大学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

    作  者:杨荣武 主编
    定  价:118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页  数:620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518469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动态、身边的分子生物学及其探究、分子生物学传奇、分子生物学与健康等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按照细菌、古菌及真核生物三大系统来组织内容。

    作者简介

    杨荣武,生于1965年3月7日,南京帅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1993年),南京大学博士(2006年),先后作为访问学者赴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现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杨荣武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以“启发诱导式的双语教学、善于将复杂深奥的内容简单化和形象化以及与多媒体的紧密结合”为自己的教学特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行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国生化教学界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2016年,先后荣获亚洲及夫洋州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教育奖(FAOBMB Education Award 2016)和宝钢教育基金很好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5-2017年,连续获得南京大学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我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一、传递遗传学
    二、分子遗传学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三、“中心法则”
    四、基因工程
    Box 1-1让“酵母君”酿造鸦片,你相信吗?
    五、分子生物学的其他进展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学习方法
    科学故事——朊病毒的发现
    第二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 细菌转化实验
    (二) Hershey  Chase的噬菌体实验
    二、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三、某些蛋白质具有遗传物质的特性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Box 2-1环状非编码RNA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
    (一) 第一代DNA测序
    (二) 第二代DNA测序
    (三) 第三代DNA测序
    (四) 第四代DNA测序
    (五) 单细胞基因组DNA测序
    三、核酸的二级结构
    (一) DNA的二级结构
    (二) RNA的二级结构
    Box 2-2为何是DNA而不是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四、核酸的三级结构
    (一) DNA的三级结构
    (二) RNA的三级结构
    五、核酸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
    (一) D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
    (二) 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科学故事——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第三章 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
    第一节 基因
    一、对基因的认识
    二、基因概念的扩展
    (一) 移动基因
    (二) 断裂基因
    (三) 假基因
    Box 3-1假基因,真表达,真功能
    (四) 重叠基因
    三、基因的种类和结构
    (一) 基因的种类
    (二) 基因的结构
    四、基因的大小和数目
    (一) 基因的大小
    (二) 基因的数目
    Box 3-2我们究竟有多少个基因?
    (三) N值矛盾
    五、基因簇与重复基因
    (一) 基因家族和基因簇
    (二) 重复序列
    第二节基因组
    一、病毒基因组
    (一) DNA病毒基因组
    Box 3-3大病毒、大惊喜
    (二) RNA病毒基因组
    (三) 类病毒和拟病毒基因组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
    (一) 细菌基因组
    (二) 古菌基因组
    (三) 质粒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
    (一) 核基因组
    (二) 细胞器基因组
    Box 3-4线粒体夏娃
    四、人类基因组
    第三节基因组学
    一、结构基因组学
    (一) 基因组作图
    (二) 基因组测序
    (三) 基因组计划
    二、功能基因组学
    (一) 转录组与转录组学
    (二)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
    (三) 表观基因组学
    (四) 宏基因组学
    (五) 比较基因组学
    Box 3-5甲基化让人类和猴子分了家?
    三、生物信息学
    (一) 生物信息学资源
    (二) 生物信息学的目标和任务
    科学故事——维生素C与假基因
    ..............
    第十三章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一节重组DNA技术简介
    一、基因克隆的载体
    (一) 质粒载体
    (二) 噬菌体载体
    (三) 黏粒
    (四) PAC和BAC
    (五) YAC和HAC
    (六) 真核细胞病毒载体
    二、将外源基因或序列导入载体的工具
    (一) RE
    (二) DNA连接酶
    (三) DNA聚合酶
    (四) 逆转录酶
    (五) 核糖核酸酶H
    (六) 多聚核苷酸激酶
    (七) S1核酸酶
    三、宿主细胞
    四、将重组DNA引入到宿主细胞的途径
    (一) 转化
    (二) 转染
    (三) 电穿孔
    (四) 脂质体介导
    (五) 弹道基因转移
    五、重组体的选择和筛选
    (一) 直接筛选
    (二) 间接筛选
    第二节重组DNA技术的详细步骤
    一、外源DNA序列和目的基因的获得
    二、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一) 黏端连接
    (二) 平端连接
    (三) 含有平端和黏端的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连接
    三、重组DNA导入特定的宿主细胞
    四、含有目的基因序列的克隆的筛选和鉴定
    第三节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一、文库的建立
    (一) 基因组DNA文库
    (二) cDNA文库
    (三) 文库的筛选
    二、DNA序列分析
    三、表达外源蛋白
    四、转基因动物、植物及转基因食品
    (一) 转基因动物
    (二) 转基因植物
    (三) 转基因食品
    五、基因治疗
    六、研究基因的功能
    七、寻找未知基因
    (一) 从基因的终产物开始鉴定新基因
    (二) 从核酸水平上寻找新基因
    第四节聚合酶链式反应
    一、RTPCR
    二、反向PCR
    三、巢式PCR
    四、递减PCR
    五、原位PCR
    六、菌落PCR
    七、简并PCR
    八、多重PCR
    九、不对称PCR
    十、热不对称交错PCR
    十一、标记PCR
    十二、实时定量PCR
    第五节蛋白质工程
    一、随机突变
    二、定点突变
    Box 13-1胰岛素的定向改造
    第六节研究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第七节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一、免疫共沉淀
    二、亲和层析
    三、共价交联
    四、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五、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六、酵母双杂交
    (一)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
    (二)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
    (三)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第八节SELEX技术
    第九节生物芯片技术
    一、基因芯片
    (一) 基因芯片的种类和制备
    二、蛋白质芯片
    (一) 蛋白质芯片的基本构成
    (二) 蛋白质芯片的应用
    第十节基因组编辑技术
    一、大范围核酸酶
    二、锌指核酸酶
    三、拟转录激活蛋白效应物核酸酶
    四、Cas9
    Box 13-2CRISPR技术进军基因治疗
    科学故事——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和发展
    专业词汇英汉对照和索引
    常见英文缩写
    主要参考书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