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基于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王士良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王士良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士良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00:00:00
    • 版次:1
    • 页数: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2465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基于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作  者:王士良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2465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将康有为的孔教思想与实践置于“儒学是否宗教”之争的背景下对其进行定位,以古典宗教社会学为理论视角和基本框架,从宗教的定义与本质、宗教的“社会相关”(宗教形成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宗教的“彼岸世界”观念、宗教的教会组织形式等基本问题域出发,对康氏的孔教思想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本书详细梳理了康有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础与时代关切,揭示了康氏孔教“源于天道、发于人道、兼存神道”的本质,从宗教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说明了孔教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前景,论证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孔教理路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康有为组织孔教会的思想基础与实践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中西比较研究,从而拓展了康有为孔教思想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深化了“儒学是否宗教”之争中相关问题的理解。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绪论(1)
    一“儒学是否宗教冶之争背景下的孔教论(1)
    二康有为孔教思想的相关学术史梳理(5)
    三古典宗教社会学的视角何以成立(16)
    第一章康有为倡立孔教的思想基础与时代关切(24)
    第一节少涉百家之学,长通六经之恉:康有为早期的儒学根基(25)
    第二节潜心佛典,长斋静坐:康有为的思想转向及其影响(30)
    第三节于人心既不忍,以为人道莫宜于孔子:康有为向儒家的复归(35)
    第四节兼读西书,穷究物理:康有为的西学基础与主张(41)
    第二章古典宗教社会学的时代课题、理论旨趣与基本问题域(48)
    第一节古典—现代:宗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轨迹(49)
    第二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时代课题:对现代宗教危机的社会学回应(54)
    第三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旨趣(63)
    第四节古典宗教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域(66)
    第三章人道与神道之间:孔教的基本特质(73)
    第一节神道设教(74)
    第二节孔教以人道为教,而亦兼存鬼神(82)
    第三节天道、人道及其内在关联(89)
    一同本于元,同化于气:本体意义上的天人关系(90)
    二天命之谓性:天之于人的统摄性(95)
    三裁成辅相,参赞化育:人之于天的主体性(100)
    第四章孔教的“社会相关冶(108)
    第一节孔教的生成与发展(109)
    一宗教生成与发展的社会根源(109)
    二孔教的生成、发展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联(113)
    第二节孔教的存在形态、历史衍化及现代适应(121)
    一宗教形态与社会阶层(121)
    二孔教的形态及其衍化(127)
    第五章世间法之极者:孔教的大同世界图景(137)
    第一节两个世界:神圣与凡俗(139)
    一宗教力及其表现形式(139)
    二神圣、凡俗及其关系(140)
    第二节宗教共同体及其与现世的紧张(144)
    一宗教共同体的三层含义(145)
    二宗教共同体与现世的紧张(147)
    第三节儒教/孔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153)
    第四节世间法之极者:孔教的世界图像(160)
    一小康—大同:康有为孔教理路的逻辑归结(160)
    二大同之境:孔教的世界图像(164)
    三对大同之境的评价(172)
    第六章康有为孔教会的理论与实践(179)
    第一节先知、教士与大众(180)
    一先知(181)
    二教士阶层(184)
    三大众(186)
    第二节康有为倡立孔教会的理论与实践(188)
    一康有为倡立孔教会的早期思想基础(188)
    二康有为戊戌时期的孔教会构思(194)
    三康有为民国初年的孔教会理论与实践(197)
    第三节建构与解构:现代社会的两种宗教理路(206)
    结论:儒学、孔教与现代社会(210)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7)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