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适应性调整 李艳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艳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艳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340千字
    • 页数:31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9384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适应性调整

    作  者:李艳 著
    定  价:7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页  数:31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93846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体制转型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它不仅是单纯制度领域的变革,更涉及主体行为和观念的适应性调整。因此,有必要将制度、行为与观念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中,产权制度、政府行为和官方意识形态是体制转型很主要的影响因素。中国体制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在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上的适应性调整。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在这三大领域的调整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的绩效与进程,未来体制转型的趋向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李艳,女,汉族,河北高邑人,1969年11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政府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承担《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政府经济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专题研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学术界》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编著3部著作教材,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项目12项。

    精彩内容

    目录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 核心概念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创新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体制转型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二 国内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五节 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制度、行为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
    一 制度
    二 制度变迁
    第二节 产权、企业产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绩效
    一 产权与产权形式
    二 产权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
    三 产权制度绩效
    第三节 行为者及其利益
    一 企业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二 中央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三 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观念
    一 意识形态
    二 传统文化观念
    第四章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制度变迁主体的适时转换
    二 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的制度变迁方式
    三 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
    四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制度环境
    二 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
    第五章 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外适应力:制度效率的相对性与适应性
    一 制度的外适应力的含义
    二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三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内适应力不足:制度的非耦合与非协调
    一 产权改革、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非耦合
    二 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
    第三节 产权制度的实质绩效不足:国企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目标失衡
    一 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与双重目标
    二 国目标与公平目标的失衡
    第六章 体制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中央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一 中央政府放权行为的主要内容
    二 中央放权行为中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为例
    一 苏南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二 温州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三 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适应性特征
    第三节 政府行为调整中的“制度性悖论”
    一 “诺斯悖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二 中央政府行为悖论及原因分析
    三 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及制度性因素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官方意识形态调整轨迹
    一 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
    二 关于“所有制”与“国有企业”观念的转变
    三 效率与公平的分配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特征
    一 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
    二 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
    三 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四 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特征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与区域性差异
    一 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差异
    二 意识形态调整中的区域性差异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中的“非适应性”问题
    一 意识形态调整滞后
    二 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
    第八章 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 继续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二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三 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培育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四 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以实现其公平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均衡发展
    五 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 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二 政府行为目标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三 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 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
    二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